决策参考2010年第7期

发布时间:2010-11-30作者:设置

北大培养本科跨学科人才

 

借鉴国外顶尖大学在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北大元培学院2008年成立了“古生物学”,在跨学科本科专业方面开始了国内高校的首次尝试。

  “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经费,比起普通专业,跨学科专业教育的成本更高。”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系副教授刘建波认为,跨学科专业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以做精英教育的态度,精耕细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拓展专业成长的空间。

  在元培学院,跨学科专业的建设正在进一步展开,“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已经完成,“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等专业的建设工作正在筹备中……

“学科之间知识组合的模式是无限的,这就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无限的舞台。”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教授说,“知识结构的创新具有基础性。跨学科人才独特的知识结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将有助于他们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

 

 

清华学堂计划让优秀学生领跑

 

  清华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从1998年开始,学校就先后成立了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等。2009年秋季学期,清华开始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此,学校专门辟出清华校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建筑――清华学堂,作为该计划的实施基地。

清华大学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袁驷说:过去分散在各院系自发的、零散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用一个计划将其汇聚在清华学堂。从教学设计来讲,这些不同学科的学生都在一个物理空间中,也可以设计一些交叉学科的培养环节。

  清华学生已经是同龄人中的尖子,为什么还要实施这样的特殊培养计划?袁驷认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整体上非常优秀,但是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特长不一样,对于有志于学术发展的学生还需加强引导。清华学堂计划就是为了引导和激励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充分发展,使其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让优秀学生起到领跑者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促进学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才是学堂计划的根本理念。袁驷说。

  据悉,首批进入清华学堂计划的有4个项目:数学班、物理班、计算机科学班、钱学森力学班,进入计划的学生约200名。今年有化学班、生命科学班两个项目进入计划。学校对该计划实行项目准入制,把目前已经在院系实施的、已取得成效的一些基础学科纳入计划,成熟一个进一个,不追求数量,也不追求轰动效应,只看实效。

清华学堂计划培养人才的核心理念是个性化因材施教,学校不制定统一的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科门类之间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选择。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文雪教授说。入选项目分别设立首教授和项目主任,首教授由该领域的顶尖专家担任。比如,数学班首席教授由国际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茨奖和沃尔夫奖获得者丘成桐担任,物理班首席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计算机科学班首席教授是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力学班首席教授由固体力学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泉水担任,将要开班的生命科学班由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担任首席教授。

  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哪些课程可以免修等都是首教授说了算。比如,姚期智专门为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精心制定了11门核心课程,并执教其中的4门课。该班拥有国际化的师资,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一流高校的23名国际顶尖教授担任讲座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陈卫等资深专家也加入了教学团队。

  在学生遴选与管理、国际交流等方面,清华学堂计划也都有所突破。学校建立了科学的学生遴选机制,大一选拔,再加上高年级选拔,实行多次选拔。选拔有三个标准――“有兴趣、有天赋、肯投入,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张文雪说,根据学科培养人才的特点,计算机科学班、力学班是单独成建制的班,而数学班和物理班是在新生入学后一个阶段,通过校内选拔产生的。一般理科班每班1020人,工科班每班30人,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学堂班实行开放式动态进出机制,如果学生在中途发生兴趣转移,可以退出。

总结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一年的成效,袁驷说,这项计划的实施调动了院系和教师投入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聚了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学者,吸引了一批有志于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而且,领头羊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教师们普遍反映,钱学森力学班学风非常好,也带动了航天航空学院的整体学风。

 

 

南京大学:让他们做最快乐的本科生

 

2009年秋,南京大学正式实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3500多名本科新生是最早的受益者。大一新生可以与学术名家在课堂上交流彼此的观点,教师可以尝试各种生动的授课方式,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创造力;管理者以服务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     

让学生建立学术自信

  新生研讨课尝试小班化教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科框架,培育批判性思维。根据本科生的兴趣和志向,“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培养阶段,以及“学术专业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个性化发展路径,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以及更强的社会竞争力,这便是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关键词。

  南京大学新一轮本科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新生研讨课,2008年年底,各院系开始项目申报,2009年上半年完成专家评审。2009-2010学年,南京大学推出首批70门新生研讨课,几乎涵盖了全校所有院系和全部10个学科门类。其教学阵容也是南大本科课程中最强的,授课教师均来自各院系的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杰青”教授以及精品课程主持人。

  为了打破专业局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科学精神,南京大学同时开设了高水平通识课程。首批建设的5门高水平通识课程向全校2009级本科生开放,采取“大班化”上课形式,每门课修读人数不超过150人。自开课以来,“人与环境”、“认识中国”等通识课程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据粗略估算,95%的大一学生在入校第一年,选修上了12门新生研讨课或高水平通识课。 

恢复“教学岗”教授职称

2009年,学校恢复了“教学岗”教授职称。该措施正是为了让那些把较多精力放在教学上并且具有一定科研实力的教师得到认可,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从今年开始,学校在职称评定上对长期学生评议很差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对教授的考核也有了教学方面的硬性规定。针对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技巧缺乏的青年教师,学校专门开设教学培训班,聘请老教师现身说法,指导青年教师解决“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的困难。

所有课程对全校学生开放

每位09级新生都能组合成“课程拼盘”,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课表”。教务处“本科教学服务中心”随着“三三制”教改应运而生。自成立以来,服务中心深受大一新生的欢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贴心”的学习服务平台。

  由于每个院系的课程都对全校学生开放,因此每位2009级新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选择组合成“课程拼盘”,形成本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课表”。这就意味着3500多名新生会有3500多份课表。教务处对新生研讨课做了报名统计分析,并努力实现课表的网络化。排课时间也很有讲究,教务处要求排课尽量不撞车,要把“饮料”、“素菜”、“荤菜”和“甜点”等分门别类安排好,使学生在每一类都能挑到自己满意的课程。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2009级新生转系转专业,管理者也煞费苦心。“三三制”教改之前,学生转系操作相对简单,各个院系设定好百分比,然后按照大一学年的学分绩进行筛选。教改实行后,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权,真正体现教育公平,教务处通过多种管理手段保证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如要求各院系明确制定学生可以达到的“准入、准出标准”等。今后,教务处计划让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网络教务系统申请转系转专业,几分钟便可在网上搞定,最大程度减少了人为的干扰因素。

据悉,今年暑假,南京大学通过学生评议等方式进行新生研讨课总结,保留受欢迎课程,调整不受欢迎课程,同时增加“新品种”。“适宜学生发展的,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表示,“适合南大的才是最好的。今后,南京大学将扎扎实实地走好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的每一步,保证教改可持续发展,把南京大学的本科教育办成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之一,让南京大学的本科生成为中国最快乐的本科生。”

 

 

独立思考从创新实验开始

 

20006月,北邮出现第一个创新实验室开始,到目前为止,创新实践基地已经覆盖全校9个学院。10年的探索,让“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改变重理论、轻实验的倾向――为学生营造主动学习的空间

20005月,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实验教学老师韩玉芬等几位教师打破传统实验教学的专业框架,建立了北京邮电大学第一个创新实验室,除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外,还建立了计算机网络资料查询数据库,配备了多种现代化软件和开发工具。

20006月,面向本科二年级学生、全新的创新实验课程开设了。学生自愿报名,自由结合组队,自主选题,自主立项,教师对立项内容进行把关。23名学生组成一个研究小组,要在5周时间内完成从市场调研、立项、设计、调试、制作、结题演示、答辩和撰写研究报告等诸多的学习任务。

  “这个创新实验室的建立,成为北邮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发端。”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主任张瑞芹说,“它为那些有创新思想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明创造、研究开发的实验平台,让学生们在本科学习阶段就有机会接触实际项目的系统设计方法和研究手段。”

     从“无处着手”到“科研能手”――一批批创新成果在学生中涌现

201055,北邮第二届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展示交流会的参展作品数是第一届的两倍之多,全部为本科生作品,其中半数以上作品都有论文发表或者获得了专利。他们的创新成果成为校园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从一门课到11个批地――学生不修满创新学分不能毕业

2007年,北邮成为首批60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之一。从一个学院的一门创新实验课程开始,目前北邮全校已建成11个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已占到实验课程总数的90%以上。

  “刚开始,一个基地仅仅能吸引十几名学生,现在学生们则是争着要来,要经过选拔才能进来。这种转变就是因为看到了创新基地培养学生的效果。”学校教务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郭莉说,“经过创新基地锻炼的学生,研究生导师抢着要,用人单位争着要,国外大学也欢迎。”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投入以及人才培养的效果,让学校尝到了甜头。2009年年初,北邮集中优势,整合资源,成立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大基地,统一管理各学院的创新基地。20092010学年,学校用于学生创新项目实施以及创新基地建设运转的费用已达150万元。

  目前,北邮已开展实施的国家级、北京市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274项,累计投入经费300多万元,参与学生2000多人次,有800多人次在国家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物理实验等各项学科竞赛中获奖。

  据悉,从今年起,北邮将从2009级学生开始设立“创新学分”。大学4年,如果学生不参与创新实践修满4个创新学分,就无法毕业。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说:“创新人才培养中,独立思考能力尤为重要,这种思考能力的培养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这种创新性思维的空间,而创新实践基地所营造的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术氛围,正是这样的尝试。”

 

 

北京理工大学:学科竞赛成为创新人才

成长“熔炉”

 

  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支持实施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两年一次,今年已步入第16个年头。2009年报名参赛的学校达到923所,比上届增加20%,参赛学生达到2.7万多名,比上届增长了30%。

  竞赛中,由一个个参赛团队分别设计、制作完成一个有特定工程背景的题目,其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一个课程群而非一门单一的课程。让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显利印象特别深的是,1994年第一届大赛的时候,只有一半学生能完成竞赛题目。“不是竞赛题目太难,而是学生对命题不适应,反映出当时我国高校只注重书本知识教学,缺乏动手能力培养的倾向。”赵显利说,如今,大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竞赛也从最初的几个地区的小范围活动,发展到今天全国性规模的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为大学生创新环境的营造创造出充分的条件。

  电子设计竞赛的企业支持方――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川崎成,一开始不相信学生能够在三四天时间内做完题目。当他看完了比赛并参与了现场测试之后吃惊地说:“中国的学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理论设计到完成一定功能的设备、作品,这是很了不得的。”

  据竞赛组委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的,占60%以上;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参加竞赛对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

  据了解,除了电子设计竞赛,教育部近年来还委托相关的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构设计竞赛、化学竞赛和智能汽车竞赛等,并将部分学科竞赛纳入国家“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支持项目。2009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达到4.5万多人,来自全国1100多所高校,参赛人数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创历年新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组委会主任李大潜说:“参加竞赛,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为尖子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组建了各类创新班、强化班和教学改革试点班,总数达25个,学生数占在校生的10%,每届达到600多人。学校为这批尖子生量身定制了一套培养方案,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学分和课程认定方法、单一的学业成绩评定标准、程序化的教学组织和学生学籍管理方法,采取导师制、小班上课、个别辅导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

  一是实施尖子生培养的优才优育模式。20093月,学校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签署“基因组科学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按照“2.5+1.5模式组建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创新班学生从相关专业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学生前5个学期在学校学习,后3个学期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学习、研究和工作。学校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派教师跟班落实。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选派专家,以兼职形式对创新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并担任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二是探索实施本硕连读和本硕博连读等长学制培养模式。20099月起,学校开展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长学制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学术研究型人才。组建了机械类、工程力学、材料类、化学类、数学类等5个创新班。创新班在本科阶段强化通识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硕士阶段强化学科基础和研究开发训练,博士阶段强化深入研究和创新发明。

  三是试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组建产学研创新人才实验班,低年级在校接受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入各种创新实践基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先后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广东省合盛律师事务所、香格里拉酒店、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四是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试验班。从20086月开始,华南理工按照“2+2+2模式,每年从二年级理工科在读学生中选拔学生学习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两年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学习后进行分流,部分学生直接从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部分学生免试直接攻读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

  学校积极为培养创新人才打造平台。近年来,该校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实验室,整合学科、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建设了25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高标准建设了一批校内实习基地,并建设了336个校外实习和创新实践基地。该校先后与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了2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平台。

据悉,该校从2002年启动百步梯攀登计划,每年投入100万元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再投入200万元经费,启动了面向广大本科生的学生研究计划。2002年至今,学校共投入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经费约2100万元,立项项目达到5440项,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约2.5万人,目前全校约40%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接受过科技项目初步训练。

 

 

山东大学本科生“第二校园”长本领

 

山东大学“第二校园经历”经过8年探索实践,构建起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核心价值,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基本原则,以跨区域高水平大学为合作平台,以大规模长周期学生互访为主要形式,以学分互认、待遇平等为制度基础,以培养学生开放视野和过硬竞争力为最终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校园经历”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实施,要求派出学生必须在访学高校修满与本校教学计划相对等的课程学分。派出学生的学费在本校交纳,住宿费、教材费等在访学高校交纳。每年选派访学学生时,山东大学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由学院向所有学生公布派出计划,引导学生自主申请。学生报名后,由学院根据选派标准进行综合考评,按学习成绩和综合考评结果进行排序,择优确定名单并张榜公示。

  迄今为止,山东大学已与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22所高校共同实施本科生“第二校园经历”计划,并由此推广到学校间高层次学术交流、相互接受免试推荐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互聘、教师进修、干部挂职锻炼等合作项目。“第二校园经历”计划的实施弥补了山东大学自身教学资源的不足。新山东大学是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等高校合并组建而成。合并之初,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以建筑学科为例,刚合并时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很有限,学生上课时意见特别大。实施“第二校园经历”计划后,山东大学将部分建筑学科的学生送到同济大学访学。学生们在同济学了一年后,专业视野甚至超过了山大的教师,这就逼着学校不得不改革。后来,山东大学不仅从建筑设计院等引进了师资,也加大了案例教学,建筑学科的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校园经历”计划的实施同样促进了山大优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合作高校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都是把比较优势的专业拿出来进行交流。也就是说,山大的优势学科如文史类,如果不继续保持相对优势,吸引不了其他高校本科生过来学习,也就难以把自己的学生送出去了。

  参与“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无疑是这一计划的最大受益者。他们通过访学,不仅开阔了视野、优化了知识结构,还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据山东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统计,2008届本科毕业生中,参加过“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读研率高出平均升学率11.2个百分点,出国深造率高出全校平均值近1倍。

  如今,山东大学“第二校园经历”计划已发展为“三跨四经历”。山东大学教务处处长王仁卿告诉记者,所谓“三跨”,指的是“跨学科、跨学校、跨国界”。山东大学现有6个校区、114个专业,在校内就可以实现学生的“跨学科”交流学习。“跨学校”就是“第二校园经历”计划,学校计划近两年将双向交流高校扩大到30所。“跨国界”就是加大本科生短期海外访问、留学的力度。目前学校已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高校结成了友好校,双方互派留学生。与此相对应,也就产生了“校内、第二校园、社会实践、海外”等4种学习经历。仅2009年,山大在国内名校进行半年到一年交流学习的本科生有近700人,短期出国的也有近500人。

 

 

直接参与本科教学 经常讲授示范课

 

  近年来,四川师范大学按照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以教学名师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狠抓师范生培养质量。20083月、20096月,该校分别启动了第一届、第二届校级教学名师的评选工作。

  该校教务处处长杜伟介绍,在现有岗位津贴基础上,学校每年给予校级教学名师一定的特殊岗位津贴,在精品课程、教改项目、校级规划教材立项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和鼓励。学校每周还组织教学名师为全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公开示范“精彩一课”,带动全校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促进教学名师成长,学校从授课情况、教学建设、教学效果、青年教师培养、人才培养效果、科学研究等环节对校级教学名师进行综合考核。 

四川师大党委书记高林远认为,师范院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通过高素质师范生的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而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关键在教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师。只有师范院校的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才能不断提升。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四川师大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把学校基本建设成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四川师大近年来始终坚持把人才资源配置工作与校内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分配制度和与教学、科研业绩紧密联系的奖励措施。 

  周介铭说,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农村基层学校特别需要既精通一门主干课程教学,又能兼任其他课程教学,既能执行国家课程教育教学,还能胜任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既能从事课堂教学,还能辅导学生身心健康、指导学生发展的“一岗多能”教师。为满足这种需求,四川师范大学实施了“西部地区跨学科复合型师资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已被教育部2007年“国家高等质量工程”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实验区。

  近年来,该校在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尤其是灾区教师培训、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两项由首届校级教学名师主持的教改项目被评为省级教改项目;由首届校级教学名师主持的4门精品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巴登尼玛教授主持的“多元文化教育学”入选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学名师郭英教授主持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被批准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四川师大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祁晓玲表示,教学名师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该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级学生饶真珍目前正在仁寿县华兴中学实习,她说:“教学名师不仅直接参与本科教学,还经常讲授示范课,名师们所表现出来的谦虚严谨、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品质,对我们未来的为师之道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江南大学至善学院成教学试验田

 

200910月,江南大学秉承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筹备成立至善学院,以培育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为目标,努力塑造知识、能力、素质、修养四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今年新学期,从全校20085000名本科生中严格选拔,225名具有特殊专长或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成为首批至善学生。

至善学院采用虚拟学院的运行机制,优胜劣汰,通过能力强化、资源优先、荣誉吸引等举措,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希望至善学院成为学校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试验田,至善学生成为学校完成教改实践和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的突击队

  与此同时,至善学院注重名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学生一进学院就配备学业导师,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并鼓励学科交叉。目前,学校已聘请来自各个学院的80位教授担任至善学院特聘指导教师,这些导师全部是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

  至善学院实施素质创新课程自由选课制度,打破原有的班级概念,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学校聘请教学名师授课,已开设科学与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与管理、特色与综合4个系列共8门课程。

至善学院的学生全员参与国家、省和校级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院鼓励学生跨学院进入各学院创新实践基地参加培训,设立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计划,征集创新项目,通过实际项目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前,第一批14个科技创新项目组和创新项目已组合征集完毕,30个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也已完成申报。

据悉,至善学院专门设立了至善讲坛,企业家曹伟勋、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王南新等先后走进至善讲坛传授成功之道,深受学生喜爱。

 

 

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完全学分制给学生

更多选择

 

2008年开始,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在全院经济管理类6个专业和理工类19个专业推行完全学分制,围绕学分制改革,在教学管理上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实行专业注册制、课程选修制、学业导师制、书院管理制全新模式。

  给学生更大的专业选择权,就是给他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实施完全学分制,学生可以专业选择自主、课程选择自主、教师选择自主。学校承诺,录取专业由考生自主选择,所有专业面向所有学生放开。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东港学院明确规定,学生高考被录取的专业是虚拟专业,进校注册时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专业。第一学年的教学不细分专业,而是按大类进入相应的文科基础平台和理科基础平台学习。第三、第五学期每个学生都可以重新注册专业,不收转专业费。在规定的学习年限里,东港学院学生还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同批次专业学习,在毕业时按其所学习的专业进行毕业资格审核。

  东港学院的完全学分制,不仅体现在专业的自主选择,还直观地体现在课程的选择性。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东港学院努力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整合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自主创新学习5类课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比例达到了40%,而且选课的范围覆盖到全院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

原先由学院安排教师和课程,教师按班级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管理模式被打破了,实行了教师挂牌上课,学生网上自主选课,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全院平均每个学期开出课程300余门次,选课总人次达到近3万人次。实行完全学分制前3个学期,2008级学生平均取得学分84,最高学分95.8,平均学分绩点3.2,最高学分绩点4.58,与学年学分制相比提高了15.5%,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郑州大学实施创新学分制度

 

在郑州大学,对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获得发明专利、公开发表科研成果及作品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已成为学校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举措。

  郑州大学建立了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办法,开展创新活动并达到要求目标的学生可获得创新学分。学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积极实施创新教育的院系。目前,全校已审定224名学生的240余项成果,学校创新学分委员会给予这些学生创新学分

育人紧密结合专业教育,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创新型人才就一定会脱颖而出。郑州大学党委书记郑永扣说。

 

 

河南师大本科生人人参与创新实践

 

近几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以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为载体,通过创新项目、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走出一条科研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

河南师大现有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5个国家级实验室或基地、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等10余个省级学科平台、社会福利与服务研究中心等6个校级特色与应用研究基地。“这些学科平台拥有一流的设施和人才,开展的都是国内前沿的研究。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些平台对所有本科生开放。”

  为了让本科生真正深入学科平台,河南师大专门成立了学科平台建设办公室,明确赋予学科平台的育人职责,每年定期进行检查,对做得好的,在科研经费、评优上予以倾斜。

  让学生自带项目进实验室是河南师大通过项目“驱动”学生创新的另一条途径。目前,约1/3的学生自带项目进入学科平台。2008年,学校入选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当年就资助了35个国家级项目、440多个校级项目,参与学生1000余人。早在2003年,学校就启动创新计划,每年投入10万元,资助学生进入学科平台。

  同时,河南师大还积极探索科研育人长效机制,从制度上“驱动”学生进入学科平台。学校明确规定本科生必须进入学科平台参加创新活动并取得学分。2008年,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该校进一步将大学生创新实践纳入本科培养方案,将大学生创新扩展到第一课堂。

项目、制度“双轮驱动”,极大地激发了本科生搞创新的积极性。每当创新性实验计划启动后,该校近90%的学生都会申请。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丁勇祥说,为拯救哼小车、东路怀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带着40多个学生申请了4项国家级、9项校级创新性计划,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科研能力,还为地方发展贡献了力量。

近年来,该校本科生在SCI源期刊发表论文67篇;22名学生参与的项目获国家专利;30%左右的学生升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攻读研究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