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高校毕业生获免费职业素质测评 降低录用成本
为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今年4月至8月,人社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素质测评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测评服务。此次测评内容分为大学生工作动机测试、大学生情商测试、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试和大学生基本素质及潜能测试,皆在通过专业的人才测评方法,帮助高校毕业生全面了解自身工作的驱动力和动力源、个性特点、职业能力和潜在能力,指导毕业生正确选择职业,帮助其实现理性就业。
此次活动在为大学生开通免费测评的同时,也为单位提供免费测评平台,帮助单位在人员甄选中提高效率和准确度,录用到最合适的人选,降低录用不适当人员的风险与成本。(来源:光明日报,
中央财政今年重点支持97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
日前从财政部获悉,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2.97亿元,支持实施97项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重点支持项目包括网络文化、文化旅游、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科技服务等领域。
财政部表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围绕文化领域重大科技需求,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有利于提高重点文化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文化领域技术集成创新与模式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调整和优化,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来源:光明日报,
学生免费跨校选课 高校互认选修学分
上海30余所高校联手推出共享课程
在上海市教委牵头组织下,30多家高校共同成立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管理委员会,推动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向其他高校学生开放。这些高校涵盖了上海所有的“
天津: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可保留学籍还可算学分
天津市科委和天津市教委近日联合起草并下发了《天津市“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意见》,将加大对高校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创业支持力度。根据该意见,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向学校申请保留学籍两年。进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可根据创业绩效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可享受本市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来源:中国教育报,
拓宽学生个性化成才通道
——南京大学本科教学“三三制”改革
从2009年秋开始,南大推行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新方案包含“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培养阶段,以及“学术专业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个性化发展路径,重在构建一套更加灵活、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框架。(来源:中国教育报,
依法治校的创新实践
听证制度在浙江工商大学自2008年实施以来,已经先后举行过10次校内听证会,累计参加人数超过1000人次。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启明说,重大事项听证连同规范性文件制定、校内争议裁决、合同管理以及《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意见》,共同构建了浙商大依法治校工作的制度基础。一系列依法治校的创新实践,形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来源:中国教育报,
构建师生交流新机制
——华中师范大学举办“校领导午餐会”
为了更加深入地实践“以生为本”和“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华中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举办“校领导午餐会”活动,积极搭建校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与学生的沟通平台,开创了师生交流的新机制,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推进学校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来源:中国教育报,
山东大学打造国际化本科课堂
山东大学启动特色专业国际化建设,目前已确定金融工程、哲学等25个国际化专业建设项目。特色专业国际化建设将致力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师资配备以及学生交流的国际化,其中,课程设置国际化是重点,师资配备国际化是保障。(来源:中国教育报,
大连海事大学发明专利可当毕业论文
日前,大连海事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大学生创新年会,128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成果参与巡展。
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规定2个创新学分(36个学时)为必修学分。毕业年级的结题项目如产生重要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等,可以替代毕业论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南京工大:让创业成为一种学校文化
南京工业大学,这所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为办学目标的学校,近年来形成了依托学科、立足地方、循序渐进、联动共赢的创业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创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的公寓我做主
——桂林电子科大探索学生参与宿舍公寓管理
长期以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努力创建“整洁高雅的住宿环境、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的特色学生公寓,力争将学生公寓打造成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来源:中国教育报,
青岛农大心理健康被列为必修课
本学期开始,青岛农业大学2012级学生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接受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
据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以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最终促进全面发展。(来源:中国教育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