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中南大学点燃学子创业激情
2001年以来,中南大学先后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评估指标,打造了“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知识和技能,举办创新创业教育论坛等活动,逐步改变学生的观念,并积极搭建平台,提供资助,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以致用。(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授班级“蹲点” 呵护学生成长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实施“教授班级建制”,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之余挤出宝贵时间,成为学生身边的良师益友。土木学院院长于广明说:“实施‘教授班级建制’这一举措,就是希望借此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启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尽早确定职业生涯规划,为将来学习和就业打好基础。”
“教授班级建制”使教授与学生建立了直接快捷的联系,他们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据。(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科大怎样实现本科生100%自主选专业
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尽可能为学生提高专业选择的条件,是国内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共识和努力方向。资源禀赋并不突出的中国科大,到底是怎样率先做到“100%”的呢?
1.10年实现100%。2002年,科大学生在校期间拥有三次自主选专业的机会:入学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学院或学科类;大二结束后可在学院或学科内选择专业;三年级后还可以进行专业调整或按个性化修课计划学习。
2.100%适合学生。刚进大学发现学“错”了专业,可能是因为高考后填报专业的懵懂,但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也未必就没有迷惘,不会犯错。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出清晰而理性的选择,每到大一、大二下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中国科大各院系纷纷以专题报告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专业,各个院系
3.100%畅通无阻。从2009年起,中国科大调研国内外著名大学的课程设置,全面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按照知识结构分层重构课程体系,新的体系分通修课程、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四个层次。而在排课安排上,各学院内部前两年的课程完全一致,只排通修课程与学科群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从第三学年开始排课,专业方向课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排课。全校低年级(一二年级)课程基本一致,学生转到另一学院时,只要补上三四门课,就能跟上新专业的学习进度。(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充分认识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意义。连日来,各地各高校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切实采取措施,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节约校园建设纳入十年规划
重视“整体设计”,是北京师范大学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制胜法宝。该校与国家级设计研究院进行合作,按照调研分析、总体规划、项目申报、设计整合、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进行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规划工作,制订了《北京师范大学节约型校园建设10年发展规划》,在节能节水规划的基础上,加入树立勤俭节约文明风尚建设体系、节约粮食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后勤服务保障成本控制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和技术措施。
北京交通大学:技术创新,科学节能
在北京交通大学,“节俭=创收”的理念深入人心,同学们踊跃参加“五星宿舍评比”、“光盘”行动、废物利用活动等,从身边点滴践行节约理念。 长期以来,北京交通大学不仅倡导节约,还发挥学科优势,秉承“技术创新、科学节能”的理念,积极进行多项节能技术改造。到目前为止,经学校试用、协助开发并推广应用的“节能监管平台系统”、“绿地微喷灌系统”、“IC卡浴室收费系统”等节能新设备、新技术达50多项。其中,仅2012年就为学生宿舍更换节水龙头2600个,为学生公共浴室更换节水喷头700个,为所有教室安装了教室照明节电控制系统,为食堂安装了节气灶等,有效提升了学校节能技术水平。
华中农业大学: 打响“粮食保卫战”
吃完饭,随手发张“光盘”图,如今是华中农业大学校园里的流行事儿,这场名为“粮食保卫战”的节约活动让勤俭节约的意识深入到了每一个师生心中。这样的节约主题活动,在华中农大的校园里还有很多。这其中,有“关注点滴,节水节电大行动”,通过节约水电知识问答、摄影大赛、“不插电音乐会”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争做节水节电的宣传者和践行者;有“同创绿色寝室”文化节、“‘跳蚤市场’里的大节约”,倡导绿色循环节约行为,开展爱心捐赠等活动;也有“废品DIY”创意大赛,引导学生提高废物综合利用意识。同时,该校每年还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禁止“谢师宴”、“答辩宴”,减少“毕业餐”、“散伙饭”等相互吃请活动。提倡毕业生将用不上、带不走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捐献给师弟师妹或贫困山区。
北京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推广节能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把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抓手放在了科学的制度管理上,深入推进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了以严格、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该校还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加强节能节约资源新技术的运用和研究开发,开发出效益好、应用广的节能实用技术。并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等方式和途径,促进节能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发挥良好作用。(来源:光明日报,
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凝聚特色发展的驱动力
四川宜宾学院院长 汪明义
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到目前为止,总数超过600所,占据全国本科院校数一半左右。它们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基本实现了校园面积、基础设施、师生规模等方面的迅速扩张,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一支生力军。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有效地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把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内生动力、实现“中国梦”高等教育篇章的强大引力凝聚起来,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未来发展必须回答的课题。1.新建本科院校要建立起足够的文化自信,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产生强有力的引导力。3.新建本科院校要为实现办学理念而建立切实有效的制度,形成强大的保障力。4.新建本科院校要着力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彰显社会影响力。(来源:光明日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