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3年6月5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高校应该有所担当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
大学的诞生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今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有40万人左右,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80%,汇聚了一大批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学科综合优势明显,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5%以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成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1.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2.加快构建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3.进一步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服务社会中的作用。4.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5.大力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来源:光明日报,2013年6月5日)
大学既要根扎大地更要壮志凌云
西南大学党委书记 黄蓉生
一所好的大学,要有“大楼”和“大师”,还要有“大气”。大学要始终居于学术前沿,要培养“顶天立地”的人才,应该兼有“大师”、“大楼”和“大气”。三者的完善统一,是大学的根之所系。
高水平的大学离不开学识高博、品格高贵的教师队伍,离不开一流的教学科研设备和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凝聚和统领“人”和“物”的,就是大学自身的境界。这是大学的灵魂和方向。大学的办学视野、教育气场、学术氛围,教风、学风、校风都要大气。这是大学的风貌,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选择。大学的风貌也会决定学校自身的发展道路。
“大师”和“大楼”是大学的“硬实力”,大气的精神和文化是大学的“软实力”。大学既需要“硬实力”,也离不开“软实力”。“硬实力”不能软,“软实力”必须硬。要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要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就必须拥有现代的办学条件和一流的设施。只有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设施,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即所谓的“筑巢引凤”。 只有做到“建大楼、引大师、聚大气”的和谐统一,高校才会真正拥有“大学”,成为“大学”。(来源:光明日报,2013年6月5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