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北京大学实施校地人才合作新战略
日前,全国十九个省(区、市)人事系统相关负责人做客北京大学首届人才论坛,并正式成为北京大学“人才战略伙伴”。据悉,为了更好地履行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责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大学启动了“人才林”工程。该工程以选调生和人才引进为基础,以干部交流和培训为延伸,以校地全面战略合作为目标,计划在今后5年内向“人才战略伙伴”省(区、市),输送1000名选调生和人才引进毕业生,选派1万名在校学生、青年教师到地方调研、实践或挂职,为这些地区培训10万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来源:中国教育报,
南开大学聘请银行行长做学生“实践导师”
南开大学日前聘请了12位银行行长作为“大学生实践导师”,为学生今后在金融领域学习、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导师”今后将主要通过开展主题讲座、讲授社会实践课程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责任意识。(来源:中国教育报,
河南中医学院毕业生服务基层十年不断线
自2003年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以来,该校已选派了10批245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到新疆、陕西、河南贫困县从事支医、支教、支农等志愿服务,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王一硕、“马背上的医生”张欢欢、“不走的志愿者”史峻杰等一大批优秀典型。为构建毕业生志愿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学校创立了“教育、引导、服务、管理”工作理念,出台了《关于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规定》,专门划拨资金对志愿者进行奖励,坚持对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就业去向、学习情况等进行动态的跟踪和管理,并为他们排忧解难。(来源:中国教育报,
西南交大:大学生是创业达人
为鼓励学生创业,西南交大建起了近
山东高校:创业教育是必修课
今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52万人,创历史新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山东各大高校出现了一个景观:将创业教育从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大力建设创业园或者孵化基地。
山东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朱德建表示,学校将此前的“就业指导课”改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并积极申请将此课程改为必修课。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校开设了“创业学”“知识产权”“创业管理与实践”等通选课,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意识。有专家指出,目前把创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还不现实,创业教育应该融入传统教育的各个专业,形成相互交织、补充和促进的关系,这样一种新的教学范式才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掘。(来源:光明日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