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发布时间:2013-11-13作者:设置

 

 

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31113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首经贸2014博士招生部分实行“申请—审核”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拟招生65名,其中20名首次实行免统一考试的“申请—审核”制选拔。该校研究生部副主任刘玉梅介绍,“申请—审核”制选拔是首经贸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新举措,旨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扩大导师在招生选拔中的自主权,选拔方式取消了以往的统一初试,改为申请人按照相关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由专家进行综合考核决定是否录取。(光明日报,20131113日)

 

大学课堂,缘何吸引力不够?

上课打游戏、聊天、睡觉,在大学课堂里似乎并不鲜见。在近日光明日报一项针对大学生活的调查中,选择“迷惘、发呆”选项的受访者占到近一半。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萎靡,一方面是个人心态所致,但大学课堂的吸引力不够也是一个原因,不少大学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在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的“2013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让大学课堂更富有吸引力,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 对于如何提高大学课堂的质量,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1.首先应推进专业建设,激发学习热情。2.其次,丰富学习材料,增强教学适宜水平。3.应加强师生互动。(光明日报,20131113日)

 

“立德树人”与大学使命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 蒋承勇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大学履行好时代使命具有指导意义。首先,这一根本任务要求大学回归和坚守育人之正道。通常说认为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明传承。“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这一根本任务要求大学育人以德育为先。我认为,“立德树人”最基本的含义是:教育以树人为本,树人以立德为先。第三,这一根本任务要求大学以培养综合素质优良、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为最高目标。在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教育失之功利,模糊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以致有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由此观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旨在强调教育回归育人的本原,育人回归人本传统: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养,使之成为富有创新精神、人格健全的“全人”。 总之,强调“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对当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光明日报,20131113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