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3年11月27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
在培养方案中应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
研究报告、产品开发、发明专利等可作为学位论文主要内容
推进专业学位授予与获得相应职业资格有效衔接
探索导师组制,由学科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研究生
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联合出台意见,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意见提出,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改革招生制度方面,要积极推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分类招生。建立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选拔标准,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办法,重点考查考生综合素质、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潜力。拓宽和规范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渠道。(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改革新亮点
相关学科专家组成导师组,面试考查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南开招博士 考试变考核
南开大学今年改革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推出“申请—考核制”,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将最具有潜力进行创新型科研工作的考生选拔出来。向导师放权,是此次南开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特征。为了既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又能够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南开大学“申请—考核制”强调集体决策和导师意见相结合。面试前,各学院成立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导师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仔细审核,着重关注考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发表论文水平、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等内容。材料审核后导师组成员会打出相应分数,考生根据总分的高低决定能否进入“终极面试”。
【新闻拓展】
在研究生招生中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南开大学副校长 佟家栋
南开大学试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就是要探索在研究生招生中充分发挥导师作用,选拔最具科研潜力的学生。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有计划、有步骤、细规范、重潜力、讲择优的模式,应该是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也是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同时,没有对科研创新取向的导师是不愿意抓住这种机会的,这种选择还是有很大风险的。然而,面对向前有风险,维持现状难以解决局限性的难题,我们的导师们选择了前者,选择了接受改革和风险。这才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来源:中国教育报,
江苏建成1600多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截至2013年10月底,江苏教育厅已批准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606个,实现了13个省辖市全覆盖,涉及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9所高校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电子信息、现代制造、现代农业等诸多领域。据介绍,目前在各个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合作企业为进站工作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落实课题经费,提供必要的学习、研究和生活条件。(来源:中国教育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