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3年12月19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河南财政教育投入获全国最高等级奖励
2.5亿元补助将向农村校倾斜
近日获悉,财政部核定河南省省2012年财政教育投入状况分析评价综合得分为99.6分,评价结果为最高等级A级,并下达对河南省财政教育投入综合补助资金2.5亿元,为全国最高奖励标准。
据介绍,河南省2011年和2012年财政教育投入连续两年圆满完成中央核定额目标任务,并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最高奖励。为激励各市县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省财政也对全省18个省辖市和24个省财政直管县的2012年财政教育投入情况进行了综合评分,并根据综合得分、财力状况、努力程度等因素,将各市县财政教育投入状况划分为A、B、C三个档次。对综合评价结果为A的17个省辖市和19个省财政直管县,省财政厅将把中央下达的2.5亿元资金分配到有关市县。各有关市县将把这笔资金重点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学校倾斜,以改善农村学校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19日)
英国评出“金砖五国”百所大学排行榜 中国40所大学上榜
英国QS公司日前公布了“金砖五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大陆和南非)的最佳大学排行榜,从上述5国的共4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中评选出前100名。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列一、二,第三名是俄罗斯的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州立大学。
在这份“2013-2014‘金砖五国’百所大学排行榜”上,前10名依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州立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浙江大学和巴西金边大学。中国共有40所大学上榜。
英国QS(全称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成立于1990年,以其创始人的名字命名,是一家为教育及升学就业以及高教人才流动提供服务的组织,在世界多地设有办事处。“QS世界大学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被公认为世界三大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大学排名。(来源:光明日报,2013年12月19日)
东北林大打造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近4年来,东北林业大学着力打造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培养素质全面人才破题。该校按照“整合资源、提高品位、注重特色、发挥实效”的工作思路,建立起扎实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行之有效的学生主导模式,推出了一系列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该校以“二、四、八”为架构助推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管理。校团委相关负责人侯利军介绍,“二”是指基地建设由东北林大校团委和校图书馆两个部门负责;“四”即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活动由校团委和图书馆的4位老师做好政治把关和后勤保障工作;“八”则是稳定开展8项基地活动,以此搭建学生文化大舞台,倡导高尚行为方式,引导正确价值导向。(来源:中国青年报,2013年12月18日)
在创新创业中成就青春梦想
——山东农业大学开展创业教育助学生成长成才纪实
山东农业大学现有在校生3.3万人,创新创业团队260余个,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达3193人,占学生总数的近10%。近年来,该校以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让学生在创业平台上尽情施展才华,成就青春梦想。
创新创业促进了学业。山东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抓好第一课堂,突出以专业为基础的创业实训和模拟,并专门设立了创新创业实践学分。
创新创业带动了就业。近3年来,山东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95.1%,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为98%。2013年,学校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荣誉称号。
创新创业孵化了产业。学校每年设立400多万元的创新创业专项经费,提供5000多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实践场所,发挥校内1500余亩科技创新园和317个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为学生筑起坚实的创新创业平台。(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19日)
建“青桐计划”创业特区、设种子基金等
武汉大学生创业可计学分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宣布,将进一步提供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目前共有12家大学生创业俱乐部为毕业生提供创业服务。
据介绍,今年武汉共有高校毕业生27万余名,真正留汉工作的不到8万名,其中不到1%的毕业生选择创业,主要集中在文化创意、商贸物流等低门槛行业,科技创业较少。为此,武汉市政府推出了一项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青桐计划”,建大学生创业苗圃和创业特区。该市还拿出1亿元资金设立了天使投资基金和创业种子基金,为大学生初创企业提供10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同时,该市规定,对在校大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者,凡初次入园孵化,首年房租全额补贴,此后3年按50%补贴;在校学生休学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其创业时间可按相关规定计入学分,创业之后可重返原校完成学业。(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19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