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年2月20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颁布,3月1日起实施
教授治学有了制度保障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教育部在广泛调研、总结现代大学制度试点高校及有关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育部令第35号,以下简称《规程》),将于
《规程》的发布,是教育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促进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又一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是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规程》的出台将切实提高学术组织在高校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相互配合,为在高校内部实现教授治学,形成鼓励教师专注学术、发展学术,构建以学术为中心的评价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职权更明确,在学校治理中将发挥更大作用。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指出,此次出台的《规程》,明确了学术委员会的定位和职责,强化其作用与职权,将促进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成员去行政化,向教师和基层学术组织倾斜。孙霄兵介绍说,《规程》界定了学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比例,强调向教师和基层学术组织倾斜。在委员产生机制上,注重发扬基层学术民主,并对委员的代表性和流动性提出要求。
健全运行规则,保障学术权力规范行使。《规程》对学术委员会自身建设的组织与运行规则、议事程序与监督机制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以保障学术委员会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
今天,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思想政治建设、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培养培训、完善考核机制、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等6个方面,对加强教育部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提出了明确要求。
建立健全高校领导干部学习档案制度
列入中央管理的书记和校长初任年龄不超58岁
完善选拔任用机制,校长公开选拔、差额比选
领导干部原则上担任同一职务时间不超过两届或10年
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民主评议差的干部要谈话提醒
党委书记和校长一般不担任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
(来源:中国教育报,
湖州师范学院:
吹响人才强校“集结号”(教改一线)
人才问题,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与“985”、“211”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显然处于劣势,不但难以吸引人才,而且现有人才流失也日趋严重,这已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湖州师范学院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民主治校”四大战略之首,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新路。
政策接地气。对于湖州师院来说,“人才强校”的首要任务是引进人才。为此,湖州师院团购了商品房150套,建造青年教工公寓、争取市里公租房。在经费方面,按照引进人才类别,除给予70—140平方米不等住房外,另给予人才安家费3万—15万元、科研启动费4万—20万元。
氛围暖人心。学校不仅要引进人才,还要为人才培养提升创造良好氛围。刘剑虹说:“人才引进工作不是人才报到了就结束,要关注‘头三年’。头三年是人才适应关键期,要面对水土不服、社会关系短缺、生活方式改变等问题。
平台展身手。相对于物质保障,对于科研型人才更具吸引力的是学校提供的平台支持。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尽力为引进的科研人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并努力为他们创造对外交流合作、互动展示的机会。(来源:人民日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