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发布时间:2014-03-07作者:设置

 

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37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政策给力“寒门多出贵子”

——代表委员热议“再增长10%

35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这一承诺释放了教育公平的积极信号,将撬动“寒门难出贵子”问题。

    让更多农村孩子上重点大学。2012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制定实施了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面向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县,安排1万名重点高校计划,由222所重点高校采取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录取等特殊政策,使这些贫困地区上重点高校的学生数较2011年增加了10%。专项计划通过增加计划的方式实施,在增加贫困地区学生考试录取机会的同时,不影响非贫困地区考生录取机会。

    切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代表委员普遍认为,“再增长10%以上”的承诺是政府重视教育公平的一个信号,但是对单纯的数字性增长能否带来教育均衡表示了疑问。黄德宽认为,让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只是解决了眼前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并不是治本之道。解决教育公平的根本之策,应当从义务教育阶段,也就是中小学做起,尤其是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教育均衡是治本之策。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寒门难出贵子”问题?“从义务教育阶段就要保证教育均衡。”黄德宽认为,重点高校只是最后一个阶段教育均衡的体现,“但更多的应该着重于前一阶段的义务教育均衡,农村学生之所以竞争不过城市学生,并非只是在高中阶段才出现,而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教育差距,因此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均衡才是治本之策。”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37)

 

全国人大代表李晓红院士:

建立面向结果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后起追赶态势的国家,一定要确保将每一分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一定要科学管理好科研经费,避免对科研经费使用的人为造假或浪费。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院士近日对记者说,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把握科研活动规律,为科研成果产出提供保障,这是科研经费管理的目标。

李晓红建议,国家应建立面向结果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国家层面的科研经费管理应重在对科研经费使用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上,同时要将严格的过程管控转为严格的成果验收和绩效考评,规定科研活动应达到的成果产出要求,明确分阶段任务考核目标,并根据完成情况和效果考核实施科研经费分阶段拨付。至于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方式和经费使用安全合理等问题,应当交由专业审计部门和科研人员所在单位进行监管。同时,建立面向结果的科研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以避免频繁考核、过度量化,为科研人员的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充分调动其创新积极性。(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37)

 

设立专项基金推进人才建设

知识界代表之声 李小亭代表

(民革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大学副校长)

目前,我国标准化人才相当匮乏,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建议通过建立标准化教育基金,培养高素质的标准化人才,满足企业需求和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201437)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