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年4月1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大学排名机构也需规范引导
刘尧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教授、所长
近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以其“大学星级排行榜”在教育界引发关注。我国数十家大学排名机构每年都会发布五花八门的排行榜,让人眼花缭乱。那么,如何拨开云雾,看清大学排行榜的真相呢?
不同的大学排名机构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不同,评价结果大相径庭,并引起争议在所难免。比如英国赫特福德大学1999年在《每日电讯》发布的排行榜上排名第38位,但在《金融泰晤士报》上排名第61位,在《卫报》上是36位,在《泰晤士报》则是83位。这是因为大学排名是建立在大学评价基础上的排序,既然是评价,其结果受到评价目标、指标体系、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任何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结果,所以大学排名结果的千差万别就不难理解了。
教育部有关人士曾明确表示,“第一,我们不搞任何排行榜;第二,我们不赞成任何对大学进行排名的活动;第三,我们尤其不赞成不实事求是的、没有科学基础的大学排行榜。”社会各界要以平常心看待大学排行榜,尤其是大学,只能将排名结果作为工作参考,而不能把提升名次作为学校发展目标来追求。(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公司法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 刘俊海教授
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鼓励大学生“白手起家”。
实缴变认缴登记制,成立公司可以“零首付”。
创业门槛降低,信息监管和诚信要求更高。
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年轻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这个群体有很大的潜力。首先要更新就业观念,大学生不光要比拼就业,更要比拼创业;其次,要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加强精神表彰;再其次,改革大学的评价体系,将创业指标纳入大学竞争力评估指标,引导大学生创业;最后,还要加强做好大学生创业的辅导工作,让大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大学生投资创业成功率。(来源:中国教育报,
高校可自主评聘教授
浙江下放教师职称评审权
浙江省教育厅、省人社厅日前决定,从今年起分步骤下放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探索建立高校自主评聘、政府宏观管理监督的评聘制度。
浙江省提出,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参照不低于省基本要求,自主制定分类评聘标准。评聘标准要体现重师德、重业绩、重能力、重社会服务的导向,注重人岗匹配。高校自主组建相关评聘机构,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依据标准和规定的程序自主开展评聘工作,根据评聘结果自主颁发任期专业技术职务聘书。
此次浙江纳入改革实行自主评聘的范围包括全省地方属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成人高校等。浙江省明确,各高校从今年起全面开展教师各级职务自主评聘工作。到2016年底前本科高校、2017年底前高职高专及成人高校,原则上应全部实现教师各级职务自主评聘。(来源:中国教育报,
实验室闭门造车出不了科技创新
合肥工大:只有生活才能造就“卓越工程师”
“用智慧的眼睛观察生活,用科学的方法思考生活,用工程的创新改变生活”——已经成为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新风尚。作为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合肥工业大学近段时间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2010年以来,该校大学生学科竞赛省级以上获奖1973项,其中国家级1446项。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绝大部分项目来源于大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既体现出较高的工程水平,又贴近生活实际,洋溢着青春的创意和想象力。
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在人才培养中,首先要注重引导本科生学会对生活的体验。
创新发自对生活的关爱。
“工程师是科学家,是艺术家,也是思想家。”该校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总经理、研三学生刘凯向记者感慨道,科技创新不是关在实验室里就能实现的,从某种意义说,只有生活才能培养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来源:中国青年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