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发布时间:2014-04-02作者:设置

 

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42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辽宁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叫停56个高校本科专业

辽宁省教育厅日前向社会公布2014年度建议高校暂缓申请增设的本科专业名单,共56个专业。此次被建议暂缓申请增设的本科专业占全省325个专业的17.23%,涉及专业布点995个。

    面向社会公布建议高校暂缓申请增设专业名单,是辽宁教育厅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校办学实际,建立专业设置预警和服务机制,优化全省高等教育专业布局结构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公布建议高校暂缓申请增设专业名单,有利于引导高校根据全省本科专业布点情况、在校生规模和就业率等情况,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依法依规用好专业设置自主权;同时也为高校提供有效的信息,避免在全省范围和一定时期内不合理重复设置专业。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42)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信息化的核心不在设施而在“化”

王柯敏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

    国家要求在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湖南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必须牢牢把握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带动全面发展。

    突出应用驱动。信息化的核心不是信息技术设施建设,而在于“化”,即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应用程度越深,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就越高,对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作用就越明显。

    突出机制创新。在全省复制和推广企业参与的“华容模式”,这种模式对中西部地区应该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突出强化统筹。教育信息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各个方面,亟需强有力的统筹。(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42)

 

北京市属高校将在中西部地区扩招

日前,从北京市教委获悉,北京市属高校今年将在中西部地区适度扩招。

据介绍,北京市属高校2014年计划招收8.45万人,与上年持平。其中,本科招生计划为4.65万人,高职(专科)招生计划3.8万人。

    今年,北京市属高校京外招生计划数虽然稳中有降,但调整了京外各省市区的计划安排,中西部地区招生计划数不降反升。根据统一部署,北京市属各高校在中西部省市招生不得少于去年计划数,须完成教育部下达的面向河南、贵州、西藏、新疆等9个中西部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3500人。(来源:光明日报,201442)

 

打破“一报定终身”
44.9%
受访者建议先上大学后选专业

专家呼吁高校充分公开各学科信息,使考生填报志愿有的放矢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03人参加),38.0%受访者坦言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与当初判断不一致,40.5%受访者表示当初对所报考的专业内容及就业情况了解不充分。46.9%受访者呼吁建立权威平台,使家长和学生能准确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基本情况。

    毕业时,38.0%受访者发现所学专业就业情况与报考时的判断不一致。调查显示,22.7%受访者表示当初报考所读专业是因为专业热门,23.3%受访者表示是因为就业率高。但在毕业时,38.0%受访者发现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与当初报考时的判断不一致。

    46.9%受访者呼吁建立权威平台,使家长和学生能准确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基本情况。19.6%的受访者报考前没有通过任何渠道去了解专业信息。37.1%受访者认为相关机构要加强专业就业情况发布。

    调查中,44.9%受访者建议可以让学生先上大学后选专业。(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42)

 

一项相关研究表明:

高校就业信息公开状况不佳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于20142月至3月首次对社会发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在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和信息公开方面总体有待提高,其综合平均得分为56.8分。”今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75所高校发布的“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分析后,得出上述结论。在75所高校中,重庆大学综合得分最高,为72.4分。

    教育部通知要求,高校在就业信息公开中,要有第三方评价,但仅有11所高校使用了第三方数据。此外,四成高校未及时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42)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