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年4月18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教育部部署2014年高校科技改革重点工作
为准确把握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部署2014年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主要工作,教育部近日在成都召开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要求,要创造性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挖掘制度红利,努力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杜占元强调,2014年高校科技工作要推进“2011计划”升档提速,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用好用足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政策,落实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加强重大项目策划与组织,深化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进高校信息化工作,加强高水平、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18日)
127名高校专家入选2013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科技部日前公布2013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全国高校共有127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8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7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分别占总数的47.6%、41.8%和44.7%。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是从2011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培育计划,由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四项内容构成,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18日)
学分创新不可助长“考证热”
许智豪
河南农业大学创新学分审核结果公示,共有651项申请通过初审,其中不仅包括学科竞赛、学术论文,获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也被纳入其中。一些高校已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学分的“脸”正在悄悄改变。
近年来,各种技能证书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在很多高校中,评定奖学金加分、冲抵学分成为技能证书的“附加功能”。对于这种“学分创新”,支持的声音不少,理由大致可归纳为三点:为找工作增加砝码、走出书本参与实践、提高综合能力。实际上,这也是诸多学生热衷考证的原因。
“学分创新”的出发点很好,旨在探索多元的人才培养方式。但各种“技能加分”的办法却跑错了道。盲目地将各种技能证书加入到学分和奖学金的评定当中,非但没有多大的意义,反而还会助长学生盲目地考证。(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18日)
五在京高校减少本地招生向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倾斜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5所高校17日联合召开2014年高考招生咨询活动新闻发布会。据5校招生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招生规模基本与去年持平,适当减少北京地区的招生人数,招生计划向农村学生倾斜。
5所学校不同程度减少了北京地区的招生人数,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在京招生计划减少20人,北京邮电大学减少5人,北京交通大学减少3%至5%。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也有不同幅度减少。此外,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今年把招生计划的2%用于面向农村学生进行专项自主招生,还增加了面向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定向招生计划。这几所高校还为农村学生来京考试提供交通和食宿补贴。(来源:人民日报,
华中师大资深教授章开沅“荣休”
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
经过三年四度请辞,88岁的历史学家章开沅今天终于取下了自己头上的“资深教授”桂冠。他也由此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院士待遇”第一人。
章开沅对院士制度改革的呼吁一如既往。这位从此正式开始过退休生活的耄耋老人赠言,“改革的关键在于落实,在于风险的担当和利益分配的调整”。今天的仪式上,华中师大同时授予章开沅“荣誉资深教授”称号,希望章先生继续为学校建言献策。 (来源:光明日报,2014年4月18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