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发布时间:2014-05-12作者:设置

 

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512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困扰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用人机制的瓶颈性因素进一步凸显。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   

把握新一轮改革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内涵发展的要求,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更加强调理性和精细。适应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增强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趋势,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更加强调多元开放。而社会文化多元化、利益博弈增强等情况日趋复杂,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需要更加强调民主性和科学化。

人事改革和综合改革同步推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必须适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在教师分类基础上推进聘用改革。精细化分类管理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趋势。用人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在教师分类基础上推进聘用制度。探索实施新的岗位管理办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职员岗位聘用制。(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12)

顶天立地 实现大学与区域的共生发展

左惟     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顶天立地 把追求学术与服务经济社会有机统一起来。大学与区域共生发展的关系是“顶天”与“立地”的关系。“顶天”,是指大学对学术顶峰的不懈追求;“立地”,是指大学必须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实践服务。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学术能力的强弱决定大学的层次、水平和发展潜力。

互利共赢 构建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共生机制。当前,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共生需要突破由于多主体、多目标,以及不同主体、不同目标之间的混淆导致的产学研合作低层次、低效率和表面化,找到“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协同和合作共赢的机制。   

人杰地灵 推动大学建设追求更高层次。“诚朴勤仁”的大学文化引领和推动着学校向更高更远前进。南京农业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特点,培养农业创新人才、攻克农业领域关键技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和生态文明成为大学新的更高追求。(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12)

 

精英教育 个性化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

——四川大学“323+X”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四川大学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基础、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为目标,在“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和“四个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公平观、教育多样观、全面发展教育观)、“三个全”(“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全方位服务”的育人管理体系、“全员育人”的责任意识)的人才培养观指导下,学校按照“分类指导、个性培养、注重创新、面向世界”的培养原则,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国率先形成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即面向“三大类”创新人才,通过“两阶段”培养过程、“三大类课程体系”建设和若干个支撑项目的实施,促进学生学术能力创新和创业及就业能力的提高。(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512)

 

 

广东工业大学优选研究生培养对象,实施特殊培养——

“拔尖计划”孵育创新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拔尖计划”实施的初衷,是学校希望通过挖掘一批最好的学生,给他们配备最好的导师,进入最好的团队,并送他们到国外最好的实验室,接受本学科最前沿的教育,从而做一些有价值、有深度、高水平、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遴选机制。广东工大每年还拨出300万元设立“拔尖计划”专项基金。“拔尖计划”准备了一批顶尖的导师。目前,广东工大与多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项目,如巴黎七大博士交换生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合作平台、法国南特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等,将培育对象送到海外联合培养基地做研究、参加学术交流,进行联合培养。一年多来,已有22名培养对象前往国()外进行联合培养、参加国际会议、短期学术交流等。(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12)

 

河南大学在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中喜获佳绩

    近日,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的统计结果,河南大学在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中成绩突出。在高等院校总排名中,河南大学位列转载量排名第30名,综合指数排名第34名。在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历史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分学科转载排名中,河南大学名列前茅。

据悉,该排名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研制。该项评价从论文转载量、转载率和综合指数三个量度,形成高等院校、社科院(联)、党政干部院校三大系统和21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期刊和教学科研机构共计160余张排名表。(来源:河南大学网站)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