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发布时间:2014-05-26作者:设置

 

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526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2014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

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今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23年。

调查显示,广大高校学生高度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意愿强烈。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变化,高校学生表现出强烈而理性的爱国热情,对2013年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关注度均处于90%以上。近九成学生认为“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调查表明,广大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3.9%的高校学生认同“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92.1%的高校学生认为“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97.6%的高校学生认可“诚信是做人之本”,93.2%的高校学生认同“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参加志愿服务的学生比例达94.2%,比上年增长6.5个百分点。(来源:教育部网站)

 

教育信息公开须与百姓诉求对接

易承志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近年来,教育部门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了《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4)》,其中的《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显示,2013年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55个国务院部门中,教育部、安监总局、发改委名列前3名。那么,为什么社会公众仍然期待教育信息公开程度不断提高呢?很显然,教育信息公开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引发社会公众的关注并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社会公众也往往会根据自身的体会和感受来评判教育信息公开的效果。

教育信息公开如何才能让公众更满意?

在笔者看来,首先应当规范教育信息公开渠道。

其次,有必要拓展教育决策及教育信息公开的社会参与度。

最后,还应加强教育信息公开问责。

对于教育信息公开来讲,要真正取得长远的效果,制度建设是根本的保障。因此,上述几个方面的措施,也必须立足于制度层面着力加以推进,以获得突破的关键、立足的根基和持续的动力。(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26

 

绩效管理:高校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方向

刘旭涛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绩效管理是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与传统绩效考核相比,绩效管理是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管理工具。

第一,在理念认识上,绩效管理更强调持续改进、追求卓越,而不是简单的“打分排名”。传统绩效考核被认为是一种“考核导向”:存在着“重考核、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评比、轻诊断,重奖惩、轻改进”的倾向。

第二,在制度建设上,绩效管理更强调管理的系统性和闭环性,而不是单一的考核环节。传统绩效考核往往更强调考核的时间节点,考核更像是一种对全年工作的总结和验收,通常到了年底大家才想起还有考核这么一回事。

第三,在绩效文化上,绩效管理更强调全员的认同、参与和有效沟通,而不是单向的上级对下级的施压型考核。传统绩效考核往往更重视上对下考核、打分排名、奖惩等硬手段、硬措施,而这种做法通常会对被考者的心理或行为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极易导致被考者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以及带来考核的失真问题。

第四,在技术运用上,绩效管理更强调现实可行的分析和诊断工具,而不是片面的“量化考核”。

由于受传统绩效考核方式的影响,当前高校考核评价工作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上述问题,并影响绩效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应该借鉴绩效管理的先进理念、制度设计、文化建设和技术运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高校考核评价制度。(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26日)

 

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纪实

 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正是教学管理改革的核心。

打破转专业门槛。不限制转专业人数比例,不要求成绩排名,不设跨类转专业限制,大一、大二各有一次转专业机会。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师学院、理科实验班、黄昆班……北科大积极探索学术型拔尖人才、国际化创新人才、工程研究及应用型人才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以制度的转变促进观念的转变。在北科大,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教学模式的改革,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26日)

 

上海大学:3/4本科生课程由教授执教

上海大学近日公布的“2013年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显示,2013年度该校正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为75.23%,较上年度增加2.3个百分点。

2013年底,上海大学对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前两年的工作量进行了具体细化,强化本科教学占中心地位的办学理念。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介绍,该校正酝酿新政策,把“每年为本科生上课至少40学时”作为教授延聘的基本条件之一,计划明年起施行,从而引导更多教授走上讲台。(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26

 

山东首家国学院落户曲阜

    为充分发挥孔子故里区位优势,大力培养高水平国学人才,山东省首家国学院日前在曲阜师范大学挂牌成立,旨在建成以孔子儒学为特色,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教育教学基地。

    据悉,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设院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集学术创新、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于一体,承担国学人才培育、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由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任名誉院长,曲阜师范大学校长傅永聚教授任院长。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孔子儒学专门研究机构的高校,曲阜师范大学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孔子研究会,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来源:光明日报,2014526

 

 

东华理工大学:学生论文题目来自生产一线

    近日,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正在组织毕业论文答辩,不过答辩委员不仅仅有校内教师,还包括企业代表,答辩的地点也由校内转移到了企业。

据悉,将顶岗实习应届毕业生的论文答辩安排在校外,这样的做法在东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已经持续了近十个年头。“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采取‘双导师’制,即企业代表和教师共同指导论文。”院长何月顺说,邀请企业代表参与毕业答辩,不仅能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上更加投入,且由于论文的题目往往源自企业生产一线,能为企业生产带来较好的应用价值,也实现了实习、论文和就业一体化。(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26

 

榆林学院:产学研合作联盟服务地方经济

近日,榆林市产学研合作联盟成立大会在榆林学院举行。这是陕西首个市级产学研合作联盟。该联盟由榆林市政府和榆林学院共同倡议成立,成员有西安交通大学等陕西13所高校、118家省市县级企业和科研单位,榆林学院为理事长单位。联盟以促进榆林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努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推进榆林经济转型发展服务。(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26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生存体验活动助力学生成长

 178名大学生,四餐一宿的城市两日之旅,每人经费只有5元钱。这是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日前开展的“五元两日生存体验活动”,学生不能带银行卡或求助他人,要自己赚钱,解决两天的吃住问题。

4年来,该学院开展了8次这样的活动,先后有700多名学生参与。如今,这已成为该学院学生工作的品牌活动,学校还建立生存体验爱心基金,学生们把两天赚的钱自愿捐出,作为以后活动的经费。“这次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生存的艰辛,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这两天的记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生存体验日记里,学生刘曦这样写道。(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526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