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年6月27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就“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环境优化”提出建议
全国政协26日下午在京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就“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环境优化”问题建言献策。
委员们建议,完善政策措施,政府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市场吸收大学毕业生,探索一条政府出资、社会化管理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路子;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努力适应社会需求;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着力营造大学生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尤其要重视困难家庭和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要重视创业,注重培养创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开辟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创业就业的新天地。(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27日)
本科高校将扩大职校生招生比例
国新办今日举办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介绍,教育部将引导和支持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本科高校转型。转型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先从现有的本科高校划出一部分,推动它们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可以是学校里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也可以是一部分专业转型。对于独立学院,如果它们是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鼓励它们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的高等学校。对于2000年以后新设的高等学校,鼓励它们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学校。
针对就业准入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介绍,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两类,一类是准入类职业资格,涉及到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定职业工种,它的前提是要有法律法规依据。近年来,不少行业和单位一直要求增加持证上岗的比例,但有些行业缺少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下一步要加快制定《职业资格设置管理条例》,研究制定职业资格目录,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职业资格予以取消;第二类是水平评价类,将进一步减少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加大职业资格清理力度,取消一批职业资格,坚决杜绝乱考试、乱发证的现象。(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6月27日)
职业教育将扩展至研究生阶段
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回答了“如何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否会增设职业教育的硕士和博士”等提问。
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描绘的职业教育是把原来职业教育包括中职、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扩展到包括本科、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来源:光明日报,
“影子校长”圆桌会议召开
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英职业教育“影子校长”圆桌会议26日召开,来自教育部、英国大使馆、部分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参加会议。该项目起源于2011年,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与中国教育部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中英双方在影子校长项目、现代学徒制项目以及课程开发项目三个领域开展职业教育合作。(来源:光明日报,
北邮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论坛
26日,北京邮电大学迎来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10周年纪念。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较早与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的代表,北邮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论坛。来自北邮、北师大、北理工以及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代表以及国家教育部、英国大使馆文化处、北京市教委的相关负责人共100余人参与了本次论坛。(来源:光明日报,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在“救国”“强国”中一路走来的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不断汲取时代进步的养料,并被赋予更加深刻的内涵。现在看来,“自强不息”,就是要继承并发扬东北大学的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努力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为一流高等学府;“知行合一”,则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统一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学风、文风,接受、传播科技与人文社科的新知识,既用高科技武装头脑与技能,又以新的人文文化涵化精神与心性,做到既能言又能行,言行一致。“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东大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永恒精神信仰!(来源:光明日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