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发布时间:2014-10-13作者:设置

 

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1013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红七条”能否筑起师德底线?

自教育部9日正式公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后,其首次为高校教师划定的禁行行为“红七条”便迅速引发热议。这也是自去年9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今年7月划定教师禁礼“6条红线”之后,教育部针对师德走样现象的又一次亮剑。

“名利思想重,育人思想薄”成高校师德突出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则用“重要、及时”四字评点此次文件的出台。“重要,是因为高校教师是社会最高层次的知识分子,是青年的导师,社会风尚的引领者。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成长、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及时,是因为当前我们的教育正在遭遇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挑战。社会各种思潮通过各种信息媒体向学校奔涌而来。如果我们不能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引导,我们的青少年可能就会迷失方向,走入歧途。”

师德建设,“长”如何延续,“效”怎么彰显?“此次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包括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相结合的六大机制。”教育部教师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统一规划、协调而动成为此次《意见》的要义,包括将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结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师德教育;将师德宣传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师德考核作为高校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师德建设作为高校教育质量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首要条件等。而对于违反“红七条”行为的,则要依法依规给予相应处分。

解决师德危机,还需多方面入手。“两个方面是最重要的:一是师德的遵守,二是对败德行为的监督处理。”劳凯声表示,“要建立系统、明确、可操作的师德规范体系,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学术活动和社会服务中和大学在师德考评中有章可循;各高校应通过设立专门师德建设机构、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和师德档案制度等方法,完善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与处理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权益保障机制,明确教师合法权益,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则认为,应把“师德为上”在高校落细、落小、落实,使其成为高校教师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将师德为上体现在零零碎碎的小事小情之内,如一堂精彩的课、一场深度有益的师生对话等;要选树‘小人物’,充分发挥师德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高校教师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还要将解决师德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理顺高校教师职务(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待遇、评优奖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高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来源:光明日报,20141013日)

 

北京改革市属高校科研评价机制

晋升奖励与学术项目松绑

    日前,北京市属高校将迎来一轮科研评价机制改革,以科研质量为导向,防止片面地将学术项目、学术成果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挂钩。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与科研项目多少直接挂钩,导致一些专心教学的大学教师面临“没项目—不能晋职—被转岗”的尴尬境地。此次改革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

    北京市属高校的科研评价考核机制改革还包括按照学术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规律,逐步建立一套有效促进和形成优良学风的评价体系。此外,北京将在市属高校科研工作者参加的项目申报、奖励评选、职称评聘、导师遴选等活动中实行学术诚信承诺,并将学术成果公示。(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13

 

西南大学将学术事务交给教授做

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审定、审议、评定、咨询权

    近日,西南大学召开合并组建以来首次教授大会,全校在职在岗的正高级职务教师及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经过投票选举,39名不同学科、专业教授当选为西南大学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据介绍,一线教学科研人员是委员会主体。与原来的学术委员会在地位、职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将原来分散的学术功能进行充分整合,独立运行,行使审定权、审议权、评定权和咨询权等4类职权。

    黄蓉生说,今年5月,新修订的《西南大学章程》获教育部核准并颁布。根据章程,学校修订并颁布了新的《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首次教授大会产生新一届学术委员会,这是学校切实实施大学章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教授治学”的大事。

    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纷纷表示,将切实履行职权,在学校的各项学术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作为全体教授的代表,也要主动加强与其他教授的沟通交流,广泛征询意见建议,更好地在学术决策中体现出教授集体的智慧。(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13

 

西安交大与陕西12市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10,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12个市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西安交大将为12个市区提供实质性成果转化、决策支持、人才智库等全方位支撑,推动各市区产业升级、社会优化和创新发展。

    根据协议,西安交大将全面参与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双方将搭建战略决策咨询新平台、创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与咸阳市的合作将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关天经济区”和“西咸一体化”建设,推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与陕北各市的合作将瞄准能源化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针对陕南各市的生态资源优势,双方合作将聚焦医药、矿产等领域,展开联合攻关。(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13

 

福建师范大学:“好老师”由学生推荐评定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好老师”评选活动举行。此次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推荐、自主展示、自主评议”,评选过程均交给学生,校办公室、纪委办和校团委等相关部门仅仅作为仲裁委员会,负责有关协调与指导工作。

    据介绍,此次评选活动注重引导全校学生参与,首先在每个班级中由学生一人一票推选出“我最喜爱的好老师”候选人,然后和该学院其他班级推选出的候选人进行竞争,每个学院得票最高者晋级参加校级评选。校级评选时,由学生上台讲述推荐理由、好老师的特点及深受学生喜欢的原因等,然后由500名学生代表投票,根据得票数进行评选。

据悉,此次评选活动没有任何职务和职称的门槛,参评的23个候选者中,具有教授职称的仅有6人。最终,该校文学院院长郑家建、社会历史学院80后教师郑士璟等10人被学生评为福建师范大学“我最喜爱的好老师”。(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13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