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发布时间:2014-10-29作者:设置

 

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41029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基础研究贡献突出创新效率持续提高

2013SCI收录论文82%来自高校

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中,82.77%产自高校;2013全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75篇第一作者来自高校。高校依然是科技论文发表的“主力军”。

    全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75篇论文出自高校。    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日前发布,结果显示,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统计,2013年度,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际论文共20.41万篇,其中,82.77%的论文产自高校。而在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表现不俗”)的69064篇论文中,仍然有82.7%出自高校,在“表现不俗”的论文占本校全部论文比例统计中,苏州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摘揽前三甲,比例超过45%

    2013年全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中,75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高校,其中,北京大学6篇、浙江大学6篇、复旦大学3篇、哈尔滨工业大学3篇、东南大学3篇。高校依然是科技论文发表的“主力军”。

    高校R&D经费所占份额仍然较低,但科研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13年,高校R&D折合全时人员占全国9%R&D经费占全国7.6%;然而,高校牵头承担“973”项目占全国68%,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占67%,牵头仪器开发专项或承担子任务占90%,获得三大奖占全国60%;发表SCI论文占全国82.77%。也就是说,高校用全国9%的人力和7.6%的经费,实现了发表SCI论文数超过全国80%,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占据半壁江山,有效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部正指导高校创造性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教育部正着力指导高校创造性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主动调整思路和部署,充分挖掘制度红利,坚持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谋划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三并举,实现由学科导向向需求导向、由封闭分割向开放协同、由要素分散向资源汇聚三个转变,提升科技创新、支撑教育、服务发展三种能力,进一步释放创新潜力、催生重大成果产出、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科技强、人才强带动经济强、国家强,肩负起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崇高使命。(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29

 

教育部:严惩教育经费违规使用行为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将重点清理高考录取加分政策,规范自主招生,严惩教育经费违规使用行为。具体包括治理违规招生,强化对教育经费、学校资产和校办企业、基建项目、评审评比评估等方面的监管,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和采购等方面进行整治。

《意见》指出,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和公示,不断扩大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完善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和录取名单的公示和监督制度。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完善经费外拨制度,结合科研人员实际贡献安排绩效支出,推进科研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科研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来源:光明日报,20141029

 

高校小班教学“落地”需要系统改革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近日,清华大学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在课程改革方面,提出“通过小班讨论课、助教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通识教育水平和课程质量”。前不久,浙江省教育厅也公布了《浙江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6)》新课改方案,宣布浙江省高校课堂将扩大小班化教学,推广分层教学。

小班化教学,相对于大班教学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在国外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小班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有多少课程通过小班教学来授课,甚至是评价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

但实行小班教学对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不那么容易。首先,学校需要增大对教学的投入。其次,需要授课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并创新课堂教学。

因而,推进小班化教学,对于高校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以此为出发点重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必须把人才培养作为核心工作,并基于这一核心配置学校的教育资源,不能仅有小班化的概念,却无小班化的投入。因此,从根本上说,小班教学不只是教学形式的改革,而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全面改革。(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29日)

 

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金钥匙”

——记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装备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为了寻找行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的“金钥匙”,学校以开放课堂培养创新思维,以实践平台构建创新环境,以创新引导让最好的学生“冒”出来,“石油天然气装备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今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开放课堂:让创新思维得以迸发。如果说开放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那么创新课程的设置则是“框架”。近年来,机电院以“专业动态优化再设计”为指导思想,改变陈旧信息,精选经典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环节,建立起几大核心课程群。

    实践平台:给创新插上一对翅膀。除了依托校内统一实践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外,机电院还建立起现代制造实验中心、石油天然气装备实践教学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并自主研制了“炼油化工设备系统实验装置”等9套大型实验系统,建立以“ZJ455000米全尺寸钻机”等13套大型设备为主的校内特色实践教学平台。

创新引导:把学生送上“武”台。在机电院学生们的眼中,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是学校对他们的殷殷期待,也是他们自身所努力追寻的方向。(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29

 

美国高校如何招生

王殿军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附中校长

 美国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继续教育学生等不同招生类别都有各自的招生办公室。招生办公室是招生工作唯一的执行和决策机构。

    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的影响力比较大,是决策部门。

而研究生招生决策权则下放到各院系,各院系基本都有自己的招生委员会,主要由教授组成。

继续教育学院是附属于大学的,一般是独立运营,独立招生,招生的事情基本都是继续教育学院自己做主,当然它们的招生标准会考虑学校的品牌影响和基本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大学特别重视体育,许多大学都有自己传统的高水平运动队,如橄榄球队、冰球队、棒球队、篮球队等。这些运动队招收特长生。特长生的招生会参考运动队教练的意见,对于特别优秀的选手,招生办会相应地放低录取要求。

    美国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招生模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确定申请者的综合评价和选拔办法,非常注重多元评价,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不会仅仅看重学生的某个单项指标。例如美国一些大学会拒收个别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中得满分的学生。美国大学这种独具特色的评价和录取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29

 

北大——斯坦福论坛召开

    1020,斯坦福大学教务长艾切曼第在北大——斯坦福论坛上如此表示,他呼吁各国高等教育系统不断改善,培养出更多引领世界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世界的知识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闵维方教授也强调,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知识的生成、传播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认为,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世界经济之中的电力,那么大学就是发电机。

据悉,本次论坛主题为“大学与知识创新和经济发展”,由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高等教育教席、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斯坦福大学孔子学院、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和北京论坛等协办。(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29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