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发布时间:2015-03-10作者:设置

 

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5310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扩,教育质量向上的空间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这是李克强总理3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有关教育部分提纲挈领的一句话。教育公平是保障“有学上”,而教育质量是保障“上好学”。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必然要提升教育质量。重视教育质量提升,并非始自今天,但把教育质量提到如此高的地位,意味着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

教育质量的提升,最终落到人才的质量上。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可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春雨润万物一样,细化、实化、具体化,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呢?这是个需要智慧应对的挑战。

教育部去年3月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三大工作目标、五大统筹任务、十大改革举措,从各个学习阶段推动深化课程改革,强调立德树人。教育部将加强对课程实施状况的督导,将其纳入学校督导评估范畴。

破解农村教师编制难题,发布中小学校长教师专业标准,

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队伍建设,抓住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点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十八大报告将教师队伍建设列为要项。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大棋局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隘,也是窄门,“一着棋活,满盘皆活”。

在构建国家、地方、高校三级“本科教学工程”体系的培养模式改革中,大师、院士、资深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现象很普遍。最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倡导知名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等举措不绝,为本科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高校教师在为中华民族的“梦之队”兑现种种关于教育质量的承诺。

中小学教育质量有了“绿色”指标,

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科学评价,定标准建体系促学生健康成长》。提高质量首先要有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质量的高低。

完善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对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20142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出台《深化教育督导改革转变教育管理方式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并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要,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多元、科学地测评学业成就、教学成就,才能激励教育在“质量”上向纵深推进,这是教育标准和评价这根“指挥棒”的一层含义,而其另一层重要原则在于完善标准体系,逐渐实现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覆盖。

实施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鼓励地方高校转型——内涵发展,找准各类教育质量提升突破点

作为社会民生之首的教育事业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我国实现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倒计时的历史关口,教育如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需要加大调整教育结构力度,从外延扩张走向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是教育改革发展步入深水区的核心词。

2014年,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则对此作出了具体安排。这是国家层面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就地方本科高校改革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6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曾透露,已有130余所高校申请成为转型试点,其中多数是地方本科高校。

2014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卓越计划”等一系列计划取得了积极进展,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于20149月启动实施。(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39

 

代表委员声音

葛剑平委员:高校资源共享需政策“加油”

87%的高校教师赞同高校资源共享,但43%的高校认为资源共享会削弱本校的经济利益,却难以获得相应回报。”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存在覆盖面窄、合作层次低等问题。

葛剑平认为,问题在于我国高校分别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资源共享主管部门条块分割,保障措施不到位。“首先是经济核算及成本补贴机制缺失。”葛剑平举例说,高校体育设施、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突出问题是场地器材设施损耗、维护、人员等费用没得到应有补偿,给高校带来经济压力。

 “其次是缺乏以市场为主导的利益协调机制。”葛剑平说,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涉及不同利益主体,但由于目前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配套政策不完善,导致高校在共享涉及的机构设置、课程设置、人员编制、收费标准等方面的改革裹足不前。

对此,葛剑平建议,政府应积极鼓励高校间形成教育联盟,并从政策、法律、经济等方面为高校资源共享提供保障。同时,政府部门应健全完善关于高校资源共享、管理、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明确权责,特别应针对容易出现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问题,从制度层面予以解决。(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39日)

 

辽宁七项办学权“下放”高校

探索依法自主办学负面清单管理改革

今年辽宁省将下放7项办学自主权给高校。此外,该省还将探索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负面清单管理改革。

为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辽宁省今年将下放7项办学自主权给高校,包括落实和扩大高校科学选拔学生,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自主开展教育教学,选聘教职工,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管理使用学校财产经费,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等。

据悉,该省还将适时开展监督评价,推进高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障学术组织相对独立行使职权,完善校内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健全社会参与监督机制。

此外,辽宁省还将建立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高校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体系,下发高校规章制度建设指导目录,探索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负面清单管理改革,对高校办学中涉及政府管理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推动形成政府依照负面清单监督管理、高校依照章程自主办学、社会通过专业机构评估评价的机制。(来源:教育部网站,2015228日)

 

2014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547.7万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较快,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547.7万人。

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毕业生53.6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721.4万人,在校生2547.7万人,毕业生659.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其中技工学校数据为2013年数据)招生628.9万人,在校生1802.9万人,毕业生633.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万人,在校生2400.5万人,毕业生799.6万人。初中招生1447.8万人,在校生4384.6万人,毕业生1413.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58.4万人,在校生9451.1万人,毕业生1476.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7.1万人,在校生39.5万人,毕业生4.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050.7万人。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9%,其中基础研究经费626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399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129项“863”计划课题。截至年底,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5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098家。(来源:教育部网站,2015227日)

 

广西建高校专业退出机制

就业率低专业将减招停招

日前,广西召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发布《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意见明确,从今年起将试点对区内高校的专业办学情况进行排名,以提高办学质量。

广西提出,要建立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即每年上半年发布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公布当年广西布点数量较多、在校生数量较多、社会需求量较小、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明确为不支持增设专业。

广西还将实行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停招、停办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率低的专业。对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70%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该机制今年将启动试点。(来源:教育部网站,2015213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