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发布时间:2015-07-07作者:设置

 

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201577日)

 

看改革发展信息快递                                          知高等教育发展动态

 

充分认识当前高等教育新常态

李元元    吉林大学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2014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要深入思考,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是什么?如何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新思考,提出新思路。

    第一,在发展原则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体到吉林大学,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核心任务,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知识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办好“三个满意”的高等教育。

    第二,在发展目标上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吉林大学在学校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未来愿景是到建校100周年时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我们的“吉大梦”。

    第三,在发展方式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吉林大学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五大战略”。

    第四,在发展保障上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我们认为,依法治校的地位、作用和要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迫切。高等学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推动落实和规范高校办学自主权,全面推动制度创新,依法落实师生主体地位,营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氛围,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优秀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76

 

3万名教师参与中国教育报微信教师职称评定问卷调查——

七成教师认为职称评聘不能反映真实水平

近日,中国教育报及中国教育报微信、好老师微信推出了有关教师职称评定的系列报道,引发广泛热议和关注。中国教育报微信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近3万名教师参与。结果显示,54%的教师认为职称评定非常不合理,建议取消;37%的教师认为大部分层面需改进与完善。

调查发现,68%的教师认为当前的职称评聘不能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水平;15%的教师认为指标分配不合理,年轻及一线教师机会少;13%的教师认为手续太烦琐,材料太多,占教学时间;16%的教师认为评选过程容易产生猫儿腻,不公平;11%的教师认为评上了的教师容易懈怠。

指标少、评价标准和流程亟须改进、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等,成为教师职称评聘的心头之痛。23%的教师认为改革评聘标准,应更多以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能力作为依据;13%的教师认为职称评聘手续太烦琐,材料太多,占据教学时间;16%的教师认为过程容易产生猫儿腻,不公平;还有22%的教师认为,职称评定标准不合理,不够稳定,常变常新,有时不够清晰,让教师无所适从。

调查中,40%的教师认为普通教师群体评职称最难,18%的教师呼吁学校领导和普通教师分开评聘。同时,有网友建议,在普通教师职称审核中,学术委员会等评审机构要增加一线教师的比例,让一线教师评选一线教师。(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76

 

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在创新创业中践行“允公允能”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全国范围的创业热潮正在兴起。热潮之中,需要冷静的思考。最近有学生来信,对学校发展创业园提出质疑,提醒学校不要盲目跟风。我觉得,这种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正是创新创业教育所要支持和培养的。

第一,学校该不该搞创业教育?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应该在全社会创新创业中找到各自的合理定位,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这就是《意见》提出要“分类施教、结合专业”的原因所在。

第二,学校应该怎样搞创业教育?首先,学业要优先。因为它是为学生长远发展(包括创业)打基础的,基础必须优先,应该毫不含糊地坚持学生“以学为主”的方针。其次,创业要融入学业,以推动学业教育改革。再其次,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实践)要反促学业。

近年来,南开大学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及竞赛、建立线下线上创业平台、拓展创业实践基地等措施,探索实施与学业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训练、融合不同学科、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创业教育,坚定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实施公能素质教育中促进创新创业、在创新创业中培养公能素质的认识和信心。(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76日)

 

专业知识+实践教学+市场推广,东北林大为学生创新创业培土、开路、护航——

创业“三板斧” 一个都不能少

 为创业培土:专业知识不可少。东北林大通过教学综合改革,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推行阶段性考试,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只有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整个育人过程,学生才会明白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才会主动学习。”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斌说。

为创意开路:实践教学展身手。为了让学生的好创意可以更成熟,东北林大不仅每年拿出300余万元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资金,更会根据学生的创业实际,通过“创业沙龙”帮助他们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吴朋就是在学校的帮助下,找到了交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同学,组成了具备车辆工程、自动化、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专业背景的团队。

为创客护航:市场推广显神通。“培好土、开好路,只是把创客‘扶上马’,为了让学生们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稳,东北林大还会再给学生‘送一程’。”李斌说。“送一程”,就是学校会利用各种渠道帮助学生进行市场推广,让学生们的创意能够真的变成产品。

为了让更多学生实现创新、完成创业,东北林大在综合改革方案中,提出了增加创新创业模块、提高创新创业学分等多项举措,同时还将以前鼓励教师去一线实践的政策改为硬性规定。吴国春说:“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老师可以在实践中产生创新的想法,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走上创业之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77

 

师生共议高校思政理论课“05方案”成绩

以“经验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十周年”为主题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王易工作室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近50所高校的150多位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会议,深度探讨了“05方案”实施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致辞中总结了“05方案”实施十年来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主要成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用“回顾过去,信心满满;分析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展望未来,蓝图绘就”对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过去、现状与未来做出总结。(来源:光明日报,201576日)

 

广东3年投50亿元建设高水平大学

广东省教育厅公布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省政府同意中山大学等7所高校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等7所高校的18个学科项目,分别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据了解,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7所高校入选。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面向国际语言服务的外国语言文学创新体系建设、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战略需求的经管学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等7所高校18项学科,列入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单。

从今年起,广东省财政3年将拿出5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重点学科。同时,进入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的高校,生均拨款提高到每生每年1.2万元。(来源:中国教育报,201573

 

郑州轻工业学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编辑:张宁 董星)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