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2017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7-04-19作者:设置

2017年第4期(总第82期)

(一流本科教育专辑)

郑州轻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747

编者按: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建设任务、改革任务与支持措施。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国内一流大学都把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其一流本科教育的办学实践,对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为此,本期以一流本科教育为选题,集中选编若干文章,供领导参阅。

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王严淞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510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更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一流大学的基础,本科人才培养的地位与价值不言而喻。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工作方针。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正确理解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概念界定、地位厘清与作用阐释

北京大学在新一轮的本科改革中明确提出立德树人,培养引领未来的人的目标。在此之前,北京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2014),“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开阔、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人才”(20122013)。可见,北京大学对其培养目标进行了“改头换面”的变革。那么,为什么北京大学会在推行本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更改其培养目标呢?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并且起到什么作用呢?

()概念界定

目标是一个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概念,不同学科都对它进行过不同视角的阐释,且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字义上来看,“目”指的是“眼睛”;“标”,木杪末也,即指目力所能注视的地方。在军事学中,目标是“攻击、观察、射击的对象”。在管理学中,目标指工作或计划中拟定要达到的标准。在社会学中,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由此可知,马克思将目标作为一种“观念的存在”。而在哲学中,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目的论,在他看来,整个自然界有规律的运动都是出自某种目的的结果,即“大自然不会徒劳地做任何事情”,这种“自然即是目的”的论述虽然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目的与目标是普遍存在的。康德也指出,“当每一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心意并且往往是彼此相互冲突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时,他们却不知不觉地朝着他们自己所不认识的自然目标作为一个引导而在前进着,是为了推进它而在努力着”,康德所强调的“自然目标”实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历史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可见,哲学中的“目标”具有更为普遍的存在以及更为广泛的含义。

教育学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关人才培养活动的目标,是学校通过对自身发展情况的认知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了解,确定了内在能力水平与外在社会需求,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使命与愿景,而设计出的一种有关学生成长的合理性且理想化的未来图景。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培养目标在具有目标普遍共性的同时,也具有特殊的教育属性。所谓目标的普遍共性,是指培养目标同其他目标一样,都具有指引性和标准性。一个良好的目标就如同一面鲜明的旗帜,为主体指明行动方向并规定出相应的检验标准。同时,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主观性,是主体基于不同价值取向而做出的选择与判断,即培养目标的差异性由制定主体的主观性所决定。所谓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是指作为一个教育概念,培养目标必然具有教育性。首先,尽管培养目标从字面上来看是以“目标”为重心,但实际却是以“人”为中心和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形成的,这是培养目标教育性的根本所在,即“以人为本”。其次,从内容上看,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像军事目标或管理目标一样,拥有明确的对象和标准以及具体的生产规格和要求。这是人才发展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培养目标无法像军事战略目标一样具体准确地描述出对象的特征,也不具有产品生产目标的明确标准和规范化的评估指标,其更多的是一种人才发展方向的指引、教育活动理念的体现以及学校人才培养使命的表达。

()地位厘清

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目标的国家。早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活动,都被列入计划范畴,并且学校的办学方式与办学成效有着明确的规范与要求,人才培养活动当然也不例外。从历史上来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发展的一个拐点。在此之前,我国高等教育目标大多是由国家层面制定并公布,高等学校完全遵照这一目标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活动,其更类似于一种接受命令并完成任务的形式。如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教育暂行规程》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的宗旨为,……以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这一设计就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要求。1985年后,中央下放了高等教育管理权,大部分高等学校都可以自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当时被称为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至此人才培养目标开始具有院校的差异性。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各高等学校仍然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目标,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呈现位置来看,大部分高校都在各自官方网站上的“学校概况”中明确地介绍本校人才培养目标。毫无疑问,高等学校已经将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本校标识的重要部分之一。第二,从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新频率来看,大部分高校都会持续关注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性与前沿性,力求与时代发展相接轨,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北京师范大学在2014年以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勇于实践的高素质创新人才”;2016年,其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了些许变动:由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变为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与我国当前提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背景相契合。可见,高校对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改是基于审慎的考量而进行的。同时,大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更改都是小幅度的调整,这也反映出高校已将人才培养目标视为学校办学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无论是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呈现位置还是从其修订方式来看,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高校办学指导中都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作用阐释

培养目标在我国被广泛重视的现象,表明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能够解决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那么,值得深思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究竟具有什么作用?

首先,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行动方向,具有导向价值。培养目标对人才价值的设计与构思经过了科学的分析、理性的考量以及适切的构思,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方针与根本目标,一切人才培养工作都应该符合该目标的设计,所有工作的开展都应该以促进该目标的实现为依据。

第二,培养目标体现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层次,具有标识价值。尽管培养目标总是志存高远、理想远大,但它同时又必须贴近现实、着眼实际,是基于对现实的审视而做出的合理设计。因此,培养目标一定是符合不同学校的不同发展情况与发展阶段的,是与学校发展相互匹配的。学校的发展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设计,反过来,透过培养目标可以了解到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水平与办学类型,其就像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在表达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使命与愿景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学校的精神与性格。

最后,培养目标影响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士气高低,具有激励价值。培养目标往往都是通过比较简洁凝练的话语勾勒出所培养人才的轮廓,但却饱含了设计者与学校的崇高理想与美好愿望,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培养目标总是正向、积极的,是向善、引真,并最终致美的。这是语言所赋予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也会散发出一定的感染力,激发人们朝着它不懈奋斗。无论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所提出的“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还是梅贻琦的“大学教育……最大目的原在培植通才,……确乎是不在养成一批一批限于一种专门学术的专家或高等匠人”,亦或是陈嘉庚为厦门大学所确立的“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阐扬世界文化”的使命,尽管这些表述不是严格意义上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但也具有培养目标的属性和价值,并且如今读起来仍不免使人倍觉振奋。

二、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及特点

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办学资源和发展经验等方面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称得上是我国的一流大学。作为我国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 “主力军”,毋庸置疑,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着引领示范的积极作用,不仅标志着接受我国高水平高等教育的人才质量与特征,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一流大学对自身人才培养实力的自信程度。因此,有必要探究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并总结归纳其所呈现的特征。

()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内容解读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查找与搜集,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包括:各高校官方网站、各高校在最近几年内发布或上报的《本科教育质量报告》以及部分高校领导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通过上述渠道共获得108所高校的培养目标。随后,对此108所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初步的文本分析。

总体来看,这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方式大多以“培养××的人”为主。如北京邮电大学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中央财经大学为“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富有高度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能力、良好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品质和广阔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精英人才”。从这种呈现方式可以发现,大学培养目标的描述主要包括“定性”与“定型”两类。所谓“定性描述”是指对人才所具备的特征和品质进行白描式的勾勒,整体体现出人才的价值;所谓“定型描述”是指直接以分类的方式对人才的价值进行突出和强调。如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定性描述”分别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富有高度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能力、良好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品质和广阔国际视野”;两所学校的“定型描述”分别是“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精英人才”。

基于上述两大分类,对所收集到的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逐条拆分并分别归为“定性描述”和“定型描述”两大类别。随后,提取出其中的关键词,并依据关键词词性与词义进行人为分类,将表述相同或相近描述划分为同一子类别。如在“定性描述”类别中,针对本科生基础的要求,有“基础宽厚”“厚基础”“基本功扎实”“扎实专业知识”等多所学校的多种表述方式;在“定型描述”中,多所学校提出了要培养“创新者”的目标,包括“创新型人才”“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卓越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等多种表述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这一目标。具体来说,我国一流高等学校共同看重的人才特质包括: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身心健康、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创新精神、视野宽阔以及素质养成九大特质;着力培养的人才类型包括“引领者”“复合者”“国际者”“创新人”“应用人”“学术人”六大类型

1.“定性描述”凸显九大人才特质。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性描述”存在一定的共性。尽管各个大学在培养目标的表述上各有不同,但其重点强调的一些人才特征却存在一致性。如品德、基础、能力、创新等都被绝大多数的高校在培养目标中提及并进行描述。这些一致的特征体现出我国一流大学所关注的焦点并且预示着我国未来一流大学培养出的人才的特质。

经过统计,在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目标中,“素质养成”人才特质最受关注,有65所学校在其培养目标的表述中提及了“高素质”“素质全面”“综合素质”等词语;其次是“主动创新”人才特质,有58所学校提到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等词语;“家国情怀”的人才特质也较受我国一流大学关注,有55所学校提及了“民族精神”“爱国”“国家情怀”“社会责任感”等词语。其他依次为“视野开阔”“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身心健康”“适用面广”以及“理想信念”等特质,分别被48所、47所、44所、28所、20所、13所高校提及。

2.“定型描述”凸显六种人才类型。通过统计,可以发现,我国一流大学着重培养六类人,分别为“引领者”“复合者”“创新者”“国际人”“应用人”“学术人”。其中,“引领者”是指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目标中涉及的“引领型人才”“领军领导人才”“未来领导者”“领袖人才”等的统称,共有15所高校致力于培养“引领者”;“复合者”是指人才培养目标中“复合型人才”的表述,共有22所高校致力于培养“复合者”;“创新者”是指高校培养目标中出现的“创新型人才”“卓越创新人才” “创造性人才”等,共有39所高校致力于培养“创新者”,是高校最为重视的一种人才类型;“国际人”是指高校着重培养“国际化战略人才”“国际型人才”等,共有4所学校提及;“应用人”是指高校培养目标中提及的“应用型人才”,共有20所高校提及;“学术人”是指高校培养目标中提及的“学术型人才”,共有3所学校提及。

()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特点

基于对我国108所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文本解读与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某些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这些共性反映出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在教育观和人才观方面存在一定的共识,也体现出我国一流大学对人才成长的某些特质和类型的关注。

1.突出国家性和社会性。

在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国家性和社会性是受到较多重视的维度。不仅明确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还强调人才自身应该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如中央财经大学提出“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提出“培养……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人才”,东南大学提出“致力于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等。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突出国家性和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高等教育社会化功能的重视和强调,也反映了我国对本土高等教育人才价值的认识,即希望人才能够主动服务国家,贡献社会。

2.重视创新性和视野性。

所谓高等教育观或人才观,其实是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应该具备何种特征的一种回应。从现阶段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观或人才观更为注重人才具有更强的创新性与更广阔的视野性。这种观念的出现与时代背景相契合,也与我国当前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密不可分。尽管大部分高校对于创新要求的表述各不相同,如清华大学强调“创新思维”,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强调“创新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调“创新潜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强调“创新意识”等,但都反映了高校对人才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视与要求。在视野方面,大多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着重强调视野开阔以及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东北师范大学更是提出了培养“有见识”的人。

3.强调综合素质的养成。

素质是一个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既不等同于能力,也不等同于知识,而具有更为复杂深刻的内涵。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侧重于对“素质”一词的使用,但不同学校注重不同维度的养成,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出培养“高素质”的人,中央财经大学提出培养“良好综合素质”的人,还有一些学校提出了明确的素质要求,包括“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但更多的学校关注的是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如北京体育大学提出培养“素质全面”的人,北京邮电大学提出培养“素质协调发展”的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提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提出“既富科学思维,又有人文素质”,等等。可见,相比于能力的提升与知识的积累,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关注素质的养成,而相比于素质的高低好坏,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则更为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全面素质。

三、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是丰富的,能够发挥的作用也是积极多样的。毫无疑问,培养目标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利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有序进行。而从现实来看,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设计上呈现出明显特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将成为今后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着力点与突破口。

()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中的不足

当前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不足包括:一流导向不甚明确、学校特征不够突出、教育理念较为陈旧、自信程度仍需提高等几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并未能真正指引、标识以及激励我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1.目标方向不甚明确,导向价值弱化。定位不明确、方向模糊化是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主要问题。这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存在较大的涵盖性与矛盾性。所谓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涵盖性是指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会在设计中尽可能地涵盖多种人才特征及人才类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培养目标“培养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人文底蕴深厚、科学素养良好、创新能力卓越、身心体魄强健,具有国家情怀、担当精神、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涵盖了八大特征;中国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涵盖了四种人才类型。培养目标涵盖过多,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模糊焦点,致使学校师生困惑真正的培养方向所在。此外,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中也存在一些自相矛盾的设计。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培养目标为“为国家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具备未来教育家发展潜质的高素质师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三博’(博学、博雅、博爱)气质的基础学术型人才及应用型人才”。兰州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兼具宽广的国际视野与浓郁本土情怀的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精英人才”。可见,这两所学校都在其培养目标中提到,既要培养学术型人才,也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培养人才的类型不能依照学校“随心所欲”的想象而进行非理性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学校整体的办学定位、战略目标、资源状况。显然,“应用人”与“学术人”的培养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其需要不同的师资力量、课程体系以及教育制度。这种在一所学校中同时培养出“应用人”或“学术人”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很有可能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难以付诸实践。

2.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标识价值弱化。不同的大学应该具有不同的精神与文化,其内化成大学的气质与性格,外显于大学的办学与实践。校训、校歌、办学愿景、战略规划以及培养目标都应该成为大学精神的载体,具有浓厚的大学个性色彩。鲁迅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所以,提起北京大学,我们总能感觉到它的维新气质与革新勇气。严修与张伯苓先生概括出南开大学的精神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于是,想到南开大学,我们便不自觉地将其与救国、救社会的光荣使命联系起来。然而,我们却遗憾地看到,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并未能充分地体现出学校的个性与精神,多所学校的培养目标雷同,难以通过识读培养目标准确地判断其属于哪一所学校的设计理念。几乎所有的一流大学培养目标都涉及九大人才特质及六大人才类型中的一项或是多项,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进行统一化、标准化地呈现。甚至同区域的高校中还存在“借鉴”“模仿”的现象,如吉林大学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志高远、敢担当、基础厚、能力强、会创新、适应广’的高素质人才”,延边大学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新疆大学为“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石河子大学为“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和拔尖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相比之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则各具特色,如剑桥大学注重“学习力”,致力于“通过教育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力(education which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learn throughout life)”,伦敦大学则着眼于学生未来,提出“将学生培养成为引领者(We will provide our students with th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that equip them for their future roles as leaders)”。不难发现,世界一流大学更加注重将自己的理念渗透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趋同性与一致性。

3.人才培养定位过于保守,激励价值弱化。985工程”“211工程”大学是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主力军与先锋队,这些学校拥有着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与生源,也因此担负着培养一流人才的重大职责。一流的人才应该具有明显的精英性质、拔尖性质并发挥着引领社会甚至世界发展的巨大影响力。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国家的一流大学都致力于培养这样的人才。如哈佛大学旨在培养在全球范围内都大有作为的学科领导者(developing leaders in many disciplines who make a difference globally);康奈尔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追求不可预测的新思路,从而能够引起国内外的变革(encourage each other to pursue unpredicted lines of thinking in order to effect change on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scales);宾西法尼亚大学鼓励学生跟随自己的热情去追寻与发现,并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解决世界上那些最具挑战的问题(encourage students to pursue inquiry and discovery, follow their passions, and address the worlds most challenging problems through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然而,从当前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目标所普遍重视的九大特质与六大类型中,却难以发现明确的一流性。许多被重视的特质与类型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底线与基本,而不能够凸显出我国一流大学的高层次与精英性。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既富科学思维、又有人文素质,既具健全人格、又承担社会责任的合格人才”。显然,对于我国一流大学来说,“合格人才”的目标定位过于低了。如果我们国家连一流大学都仅仅只是将“合格与否”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那么,一流大学的“一流性”也就无从体现了。此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着眼全球、放眼未来的视角相比,我国一流大学更多地只聚焦于本土,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与狭隘性。无论是一流性的缺失,还是视野的闭塞,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一流大学在建设“双一流”、培养精英人才方面仍不够自信,从而使培养目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价值。

()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方向

培养目标不单单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或是平白的事实陈述,其背后蕴含着的是丰富的教育理念与思想价值。不同学校所做出的不同目标定位,不仅仅是由学校自身发展状况所决定,还取决于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正如文辅相教授所指出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视教育目标为教育行为预期结果的标志,而应当把它看成是教育思想的体现,并将它置于教育思想的重要地位。因此,改革培养目标的实质是更新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及育人理念。

1.明确方向:扭转“一次性”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毛入学率较低,社会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很大一部分都只能是“一次性”的,即从大学毕业之后,除了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外,很少有人再有机会进入到高等学校进行“回炉”式学习。这种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的“一次性成才”理念,即通过4年的高等教育让学生成为“无所不能”的人才。这本身是与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相矛盾的,我们知道,人才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多的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学习过程。很多名师大家也都不是在大学毕业之际就能大有作为的。但当时的社会条件与环境以及对于人才的急需程度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上手快”“用得上”的人才。然而,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在不久的将来,会很快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伴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一次性”教育理念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学生将会有更多机会接受多次高等教育,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适度放慢教育的紧张程度,抑制“揠苗助长”的激进化倾向。

2.着重特色:摒弃保守办学理念。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国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一个共同的战略选择就是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各个高校都在其培养目标中加入了“创新”的要求。然而,仅仅在培养目标中提及“创新”的做法仍是形式化、表面化、敷衍化的。创新应该作为一种精神内嵌于大学的观念之中,应该成为一种文化浸润于大学的实践之中。吊诡的是,每一所在提“创新”的高校,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却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目标很少能够进行大胆地尝试,寻求更为精准的定位,更有特色的设计以及更能振奋人心的表述。尽管这种“集体一致性”能够集中地反映出我国一流大学目前所看重的人才特质与类型,但其更多地是体现了我国一流大学过于保守、畏惧改变、拒绝风险的胆怯与懦弱。我国一流大学是否都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可曾担负起“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重大使命?这种“别人不做,我便不做”的保守办学思想使得一流大学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试问,这些大学又何谈能够培养出“开拓进取”“主动创新”的学生呢?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精神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不竭源泉,其应弥散在高等学校办学中的各个方面,通过各种行为举措体现出来。

3.以生为本: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精英人才?这是千百年来教育界一直不断追寻的问题。我国一流大学以培养目标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回应,但按照这些目标所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呢?从一流大学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所培养的“人才”具备扎实的基础,较强的能力,能够主动创新,可以服务社会。但这其实是通过使用知识将学生“武装起来”,致使学生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这种培养理念其实是功利主义思想的衍化。不论是“应用型”还是“学术型”的人才定位,其归根究底都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思想在做主导,二者的区别仅仅是知识的应用方式不同而已。大学应当是“育人”而非“制器”。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增长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的成长与解放。多年来,我们更多重视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更多侧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程度,却忽视了学生自身所获得的价值。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未来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在设计中淡化有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而回归到学生成长的本身。(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8期)

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动向

汤俊雅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

进入21世纪后,知识经济社会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和科学技术的新需求也促使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更加重视内涵发展,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这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一流的本科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长期以来,我国代表一流水平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在本科教学上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过分重视科研,相对忽视本科教学,认为大学的研究水平上去了,本科教学水平自然跟着上去;另一个是大学重视本科教学,认为只要校领导重视本科教学、学校增加对本科教学的投入、保证教师完成足够的教学工作量、定期对教师教学进行考核评估,本科教学水平就会自然提高。但由于教学文化陈旧、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以及教学管理僵化等原因,本科教学水平难以达到一流。因此,我国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要迈向一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5年底,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双一流”建设规划。许多大学已经在一流本科教学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当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实践探索

()招生选拔

优秀的生源是一流本科教学的重要保障,近来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为大学在招生选拔上进行改革探索的重要契机。

大学在招生选拔模式上进行的改革实践主要有4个特点:

1.强调自主性。大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结合本校自身的特色,依法自主确定招生方案、招生计划、招生类型和人才选拔方式。如北京大学根据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和学校自身特色,科学合理地自主确定招生计划与标准;清华大学根据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和学校办学条件等自主确定招生计划、招生方案、招生类型、人才评价标准和录取方式;中国人民大学自主制订具有学校特点的招生标准;天津大学探索具有天大特色的招生选拔机制;南开大学建立具有“公能”素质教育特色的招生选拔模式等。此外,招生选拔模式的自主性还体现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探索建立学生具有自主选择权、大学具有自主选拔权的双向互动招生模式。北京师范大学统筹考虑学生自主选择和部院系发展,制订学生专业分流方案等。但是,各大学在招生选拔模式改革中对学生自主选择的重视明显不够,没有建立起具体、有效的实现学生自主选择的机制,很多大学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强调多样性。这是招生选拔模式改革的核心,这些大学都在探索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单一人才选拔标准,实行多元化综合评价的录取标准。如清华大学探索以“学生自主申请-高校综合评价”为基础,面向多样性人才,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反映学生在高中期间学业表现和综合素质的客观材料及申请材料、反映学生为升学与发展所做准备的客观材料及申请材料,并结合大学考核情况,从学习能力、创新潜质、社会能力、清华特质等几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上海交通大学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建立学生自主申请、大学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建立学校面向不同大类专业的特色测试、高中学业表现和高考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录取体系。

3.强调宽口径。这些大学都在寻求改变传统狭隘的按某一学科专业招生的模式,探索建立按学科大类招生的模式。如华中农业大学遴选2-3个学院试点推行大类招生,采取分段(1.5+2.5)培养模式,前1.5年打通培养,后2.5年分类培养。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推进本科大类招生,以学院甚至学科类别为单位招生录取。厦门大学探索大类招生,逐步实现从专业招生过渡到按学部或学位门类招生等。

4.强调公平公正。大学招生录取的公平和公正既是国家法律政策的规定,也是社会公众对大学的“硬性要求”,这些大学都极力在招生录取的方式、过程和标准的设计上体现出公平和公正。公平性主要是指优秀大学,如“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在招生中要尽量向中西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分配更多的录取名额;公正性主要是指大学在招生录取的过程中要严格保证程序公正、公开,防止招生腐败。如清华大学建立完善招生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运行机制,设立招生委员会,负责审核制定招生政策、制度和程序,建立安全可靠人性化的申请、考核、评价、录取信息化平台,完善招生选拔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学校自我约束、政府和社会参与的监督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本科教育的中心,它主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长期以来,对人才的理解狭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封闭、僵硬,导致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要。因此,各大学在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设计。总的来说,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实践主要特点有4方面:

1.突出多样化。各大学都积极寻求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限,拓展对人才内涵的理解,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要,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如北京化工大学构建“3+5”培养模式,即在“学术型、工程型、复合型”3种人才培养类型,“课堂、校园、社会、国外、网络”5类人才培养环境中实施全方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探索建立人才培养特区,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创新实验班、基础科学班、国际班、辅修/双学位等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多样性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支持各种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自2009年起构建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三三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本科教育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

2.突出个性化。传统上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统一性、标准性,刚性有余而弹性不足,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要。因此,一些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通过有效的激励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设计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如北京大学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探索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探索试点本科生弹性学习年限,逐步放开学生跨院系选课的限制,允许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利用主修/辅修方式推进跨学科培养计划建设,鼓励和吸引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辅修专业。中国人民大学制定科学合理的分流机制,赋予学生对专业和课程的自主选择权,通过适度开放所有专业,创造跨学科专业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学生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指引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专业和学位,实现专业设置与自主选择、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平衡,既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提下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化发展。江南大学积极探索个性化培养的人才试验区,实施“4个自主”管理模式,即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选择毕业年限,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3.突出开放性。针对以往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封闭的弊病,一些大学在改革实践中纷纷探索超越传统课堂教学培养模式,将教育教学的活动场所扩展到实验室、研究所、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科研院所、国外大学等广泛的组织机构中,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开放机制。如清华大学构建“四类课堂”协同培养模式,第一类课堂包括创建挑战性的课堂,第二类课堂包括各类创新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第三类课堂包括校外学生实习基地,第四类课堂包括广泛的本科生海外学习研修等活动。天津大学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和网络“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打破传统课内外教育教学界限,探索建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学分的认定机制和办法、本科生课外教育学分制、书院制、建立校院协同的师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完善海外交流学习学分转换制度。浙江大学构建教学实验室、科研研究平台、校外高水平基地“三位一体”的科教实践创新体系,加大重点实验室和校内高水平科研平台对本科生的开放力度,探索科研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跨学科研究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机制;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校外单位合作,鼓励企业或科研机构设立面向本科生的科研训练项目基金。

4.突出国际化。一流大学和一流的本科教育应与国际接轨并能够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随着我国国际开放范围的扩大、参与国际事务程度的加深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一流大学培养的人才更需要全球视野和应对复杂国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一些大学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国际化的元素。如中国政法大学派遣学生出国学习交流,通过学生互换、联合培养、国际会议、合作研究、学习竞赛、国际实习、开设“国际小学期”等方式,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大力培养通晓国际法律规则,能够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高端法治人才,启动“国际事务高端法律硕士”人才培养项目;引进先进国际课程,国际网络公开课程,引进、试用国际上有影响的优秀教材,让学生选修高品质国际课程和选用优秀国际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坚持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并重,利用学校国际化的办学优势,把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和完善国内培养与国际交流衔接互通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学生赴海内外名校的交流渠道,加大对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支持力度,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浙江大学建立3S”体系,即Sandwich ,Scholarship and Summer SchoolSandwich—与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学生联合培养,Scholarship—为学生国际交流提供有力经费保障,Summer School—充分利用学生假期,开拓学生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参加国际会议等渠道;聘请海外主讲教师直接给学校本科生授课,或者由海外主讲教师带领一定数量的海外学生和浙江大学本科生一起同课堂上课等模式,开设全英文的“原味课程”。

()教学与学习

一流本科教育的目标只能通过高质量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来实现,这是整个本科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一流本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对教与学的考核评价之间是保持高度内在一致性的,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国际视野等素质必须通过运用高阶的认知方式如理解、假设、推理、分析、批判、反思等才能逐渐养成。因此,能够确保学生主动运用高阶认知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才是一流的教学。教学与学习可能是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中最薄弱的一环,并不是说大学不重视教学和学习改革,而是许多大学在改革实践中依然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模式,只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进行修修补补。但是也有一些大学认识到了这一点,做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如清华大学实施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推进基于OBE的培养方案重构,设定各专业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与学习效果,围绕学习成效的达成,设计新的培养逻辑,重构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实行基于OBE的课程设计与评价,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并细化学习成效,设计和优化课程的各个环节,针对学习成效进行课程测试和评价。北京化工大学大力推动“三个转变”即“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建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推行基于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教师以问题为核心开展PBL教学设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华东理工大学依据ABET认证成果,建立以学生能力达成为导向(Outcome-based)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转变教育理念,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注点从“教师如何教,教了什么”聚焦到“学生如何学,学到了什么”。西南交通大学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分析研究学生学习特点,开展学习策略、认知方法、时间控制、海量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指导,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时间管理能力以及网络与信息化素养,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与发展,并提升其终身学习能力;对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与干预,完善学业与课程预警机制,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支持与指导。一些大学在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时比较注重构建“研究型教学”,重视推行“小班化教学”。如重庆大学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模式,依托科研资源优势,实施“本科生科研助手”计划,强化学生科研实践,实现科研活动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效对接;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增加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机会,引导学生介入科学研究,实现教师科研活动与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有效对接;鼓励教师将新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前沿引入课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开展体验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武汉大学改革传统“大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施小班互动式教学,建立弘毅学堂+学研小组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教学与科研互动协调机制,鼓励科研反哺教学,教学中注重科研,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与科学思维。中央财经大学支持教师探索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倡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鼓励采用小班教学和大班教学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化课业和过程训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一些大学在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中注意利用新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精品课程体系,推行诸如“翻转课堂”“线上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结合起来,实行“混合教学”。如北京大学结合网络共享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试验,推进信息化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改革。清华大学充分利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成果,突破课内课外“两个课堂”传统概念,构建“四类课堂”以及网络和成长社区协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推广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推动课堂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成立学校课程中心,建设一批优质的数字课程资源,建立国内外一流大学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机制,鼓励学生选学国内外优质在线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是针对以往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创新”弊端进行的革新。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党和国家层面的重要政策,201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2年,党的十八大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也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201554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掀起了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潮。

总体上看,目前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主要表现为以下4种形式:

一是以“挑战杯”及各类创新创业类竞赛和项目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二是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依托,聘请创业家、成功人士等来校教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三是以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四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如中国农业大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扎实推进虚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在线教学,并结合虚拟实验和在线教学手段推进实验教学方式改革;围绕产学研一体化,全面开展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实习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务、科研、人事、就业、团委、校产等多部门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教学管理体制,搭建“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系统构建创新创业类课程与实践训练体系;完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创业实践孵化园区建设;启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外引资计划;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实施弹性学制,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加大创新创业优秀学生表彰力度。浙江大学完善学校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和单位,系统组织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建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互动的创业教育体系;依托工业技术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创新技术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大学科技园等平台,探索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机制,促进教师专利技术成果与学生创业实践之间的融合共生;推进创业教育工作的国际合作;加强与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创业型大学的合作与交流,结合国际联合学院建设,建设国际创业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校内学生创业园,集聚各种创业要素开展创业活动,条件成熟时,成立“浙江大学创业学院”;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的市场支撑机制,设立创业加速器,做好“大学校区到科技园区的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通过学校投入以及与政府、企业、社会公益基金的合作,为创业团队提供一定的运作资金,并配以特约投资人做创业指导。

()教学质量保障

一流的本科教学是高质量的本科教学,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就是营造大学教学的“质量文化”,让高质量教学的观念融入到大学每一位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以及校领导的头脑中。大学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几乎和大学的方方面面都有关联,并且,越是一流的、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就越是复杂、不确定性越强、越难以管理,因而需要更为灵活、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予以保障。因此,一流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工作必须以“服务教学活动”为基本原则,不是去“管”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人性化、高水平的“服务”。我国许多大学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中过于重视质量文化中的“管理”原则,很少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出发去设计和实施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质量文化中缺乏“服务”内涵。但是,值得欣慰的是,目前一些大学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革实践中注意到了这一点,正在向构建“服务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向努力。

由于一流本科教学的质量保障元素大致上相同,因此各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和实践也基本上类似,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是建立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估体系,如建立并完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教师教学状态以及学生学习状态数据监测体系等。

二是激励教师投入教学,提升教学能力,如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充分的指导、咨询和培训,通过设立优秀教学奖、在职务晋升评价中加大教学的比重等制度,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等。

三是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奖励力度,支持教学研究的项目。清华大学设立教师教学卓越奖励体系和教育改革项目基金,打破院系对课程设置的垄断,支持教师跨院系开课。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实施效果评价、诊断评价、过程评价、毕业生调查、教师自评、专家评价等六维评教系统,在效果评价中,建立基于OBE的三层评估指标,并将助教也纳入评价体系;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量标准,保证教师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中去,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管理办法,在聘任高级职务时向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成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减少教学方面各种评奖和认证的限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推进学生评价体系改革,试行“学生年度发展报告”制度,以综合报告的形式,全面展示学生成长进步;全面梳理学生荣誉体系,优化荣誉结构,规范评定流程,充分发挥荣誉体系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复旦大学明确为本科生授课是教师的基本责任和首要责任,提升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的比例;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参与本科教育教学,设立“复旦学院荣誉教授”称号,打造核心课程的优质教师队伍;在院系定岗、职称晋升中同等评价科研与教学代表性成果;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逐步完善面向助教、新进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等分类分层的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激励教师开展基于一线教学实践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为根本,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交流、学习与研讨;明确制定教师在教学工作的质与量两方面的晋升资格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型教师晋升制度;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明确校院两级管理职责,建立健全课程设置标准和开设规范,加强对本科教学各环节的监管与评估,建立本科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保障本科教育经费投入。

二、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特点

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体现出了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

1.及时性。这次我国大学一流本科教学改革的范围较大,从国家到大学都非常重视,也是适应我国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和目前的经济产业升级对大学所培养人才的新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给予比较充分的支持,这是一项非常必要、及时的改革探索,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国目前正处于综合改革的关键期,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社会处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型时期,改革能否成功、经济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社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大学能否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一大批具有高度创造性、实践动手能力、公民素质和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很显然,依靠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我国大学无法实现这一功能。因此,这次我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是比较及时的。

2.针对性。从实践探索情况来看,这些大学都普遍认识到了传统大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改革的设计有针对性。许多大学在本校改革方案出台之前都进行过“全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关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讨论会”等类似的研讨性活动,集中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找出学校在本科教学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力求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这些大学在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如“实行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类型多样化、增加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推进小班化教学、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科教融合、跨学科培养、国际化培养”等具体的改革措施都是针对以往我国大学在本科教学领域存在的封闭、僵化、单一以及刚性等弊病做出的纠正。

3.自主性。一些大学在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并没有简单套用国内外其他大学一流本科教学的模式和经验,而是在深入考察本校本科教学的特色、传统、文化、实际资源条件以及学校所处环境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改革与建设的目标,创造性地进行改革实践。如一些大学的周边集聚着较多的高科技企业,而学校所处的环境中已经有实力强大的研究型大学,因此这些大学没有采取耗费大量资源推行“科教融合”的改革方式,而是积极与周边的高科技企业建立联系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改革路径,培养具备实践动手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还有一些大学地处西部偏远地区,周边环境经济欠发达,但是学校具有较悠久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校友资源,因此学校积极联络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校友,让他们为本校学生开设讲座和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与此同时,我国大学一流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也表现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首先,对一流本科教学等基本概念的内涵缺乏一致的认同。一流本科教学不是一种技术性的项目,而是一流大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慢慢积累下来的,它有着非常深刻、丰富的内涵。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本科教学实践并不是指向一流,因此这次本科教学改革就不能只是将其当作一种技术性的项目实施,而是要先对“什么是一流的本科教育”“什么是一流的本科人才”“什么是一流的本科教学”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再结合各校的使命、特色和实际进行改革实践的设计。

其次,这些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实践的同质性相当鲜明,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上,一所大学的做法几乎能通用于其他各大学。一所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应该是特色鲜明的,是大学长期持续性办学的精华积淀,而一流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更是如此。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虽然同属理工类院校,但是两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差异很大,他们都为各自的本科教学特色而自豪,而这两校的本科教学都是世界一流的。我国大学本科教学缺乏特色其实和对一流本科教学的内涵缺乏思考密切相关。

第三,培育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文化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这也和缺乏对一流本科教学内涵的思考密切相关。因为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文化的内涵就蕴含在对“什么是一流的本科教育”“什么是一流的本科人才”“什么是一流的本科教学”等基本问题的回答中。目前我国大学在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中主要遵循“拿来主义”,即将国内外各大学的一流本科教学经验直接借鉴来用在本校的本科教学改革中。事实上,即使大学借鉴了国内外大学一流本科教学的各种模式和元素,如打造通识教育课程、小班化教学、研究型教学等,这些模式仍然会在大学传统教学文化的主导控制下失去应有的功能,被传统大学教学文化所同化。例如小班化教学,如果大学的教学文化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教材、学生学习教材、考试考教材的知识传递型教学为主,那么小班化教学的意义可能就只是课堂规模变小了而已。再如“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如果这些教授依然认同传统的教学文化,那么他们的教学也只是知识传授而已,差别可能只是他们能够将某些知识和概念讲得更清楚、让学生吸收得更快而已,但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不会在这些知名教授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培养。(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7期)

教育供给从“配给式”到“供给侧”

——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解读

2016426日,北京大学在校内信息门户网站发布通知,同步公布《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及《北京大学2016年本科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点(试行)》,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教育学习成长体验,一系列创新举措首次亮相,引发舆论关注。《方案》提出,当年5月底之前,各院系完成对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明确专业必修核心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等措施;学校相关部门在7月底前完成有关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系统的改造和研发工作;9月开始,当年入学新生实施新的教学计划;20176月底之前,各院系按照相关规定完成转专业工作,并协助学生做好后续学习安排。

设“荣誉学士学位” 激励学生创新

《方案》指出,北大将修订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要加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

设立学生自主选修学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学生在完成各专业毕业所需最低专业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自主性深度学习,建立个性化知识体系和能力素养结构。

同时,对于条件成熟的院系,《方案》指出可通过设立“荣誉学士学位”和相应的制度,激励学生选修更具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并积极参与实践创新。

2017年 学部内可以自由转专业

对于转专业问题,按照《方案》,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除教育部规定和北大招生录取时明确不能调整专业的情况外,北大在校本科生可以在第一学年末或第二学年末自主申请转专业。方案明确,原则上,学部内可以自由转专业。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4年的数据显示,北京大学设有人文、理学、社会科学、信息与工程、医学5个学部,共有11个学科门类,47个专业类,120个专业。此前,在校本科生可在第一学年末自主申请转专业。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各院系本科必修和限选课程在教学资源许可的前提下,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放。

北大将突破原有院系为基础的专业教学模式,进一步开放院系优质教学资源,设立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培养跨学科人才。

按照《方案》,北大将通过鼓励学部、院系、研究中心及教师团队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包括跨学科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微专业、跨学科系列课程或课程模块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设“卓越教学奖” 表彰优异教师

按照《方案》,学校将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体系,推动教学方式改革,实现卓越教学。

北大将鼓励院系通过开设平行班、滚动开课等措施,减小班级规模,加强教师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鼓励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创造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批判性思考、阅读、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同时,北大还将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设立“北京大学卓越教学奖”作为北大教学领域最高荣誉,以表彰为北大本科教育积极奉献、教学水平优异的教师,分享推广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形成追求卓越的教学氛围。

清华将本科教育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和北大单独将本科生课程改革拎出来不一样,清华则是将本科教育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当中。

201410月,清华大学发表了《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在综合改革方案的指导下,清华大学于2015年在本科教育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深入改革。

清华大学的本科生课程改革的方案,注重考查学生的志趣和能力,建立多样化的招生选拔机制;调整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和核心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自主发展有机结合;探索建立通识课程体系,积极推动通识教育试点项目;探索多样化的成长路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全面推进各类课堂的协同培养;支持各种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北大和清华都是十分重视完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0429日)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学的创新

——中国政法大学的理念与实践

黄 进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把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国家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5115日,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提出,国家将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
作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双一流建设立足法学学科专业的传统优势和深厚底蕴,坚持大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入手,夯实法学本科教育,强化法学研究生教育,着力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并以法学学科为龙头和示范,通过跨学科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方式,系统谋划、稳步推进,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带动与法学相关的学科专业的联动提升,从而总体上提升中国政法大学各个学科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最终把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一、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

()确立以本为本的基本理念

中国政法大学有重视本科教育的传统和文化。法大的本科生生源优良,较为均衡的来自全国各地。法大的学风、教风也比较好,师生共同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氛围。教师敬业爱生,注重教书育人;学生积极、健康、向上,勤奋好学,学风优良;本科毕业生深造率56.24%(其中出国深造率9.74%),在所有“211工程高校中排名14,在文法财经类高校中排名第2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本科教育就没有大学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程中,相对于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本科教育具有更为基本、更为能动的地位。事实上,如果我们着眼于人才培养的整个链条,甚至可以说,缺乏一流本科教育的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本科教育支撑的,缺乏高质量的生源,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难以保证。

基于对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的认识,中国政法大学一直以来坚持奉行以本为本的理念,强调本科教育工作在全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坚持学校所有工作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而人才培养工作以本为本,也就是说全校所有工作以本科教育工作为核心,通力配合和大力支持本科教育。同时,我们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位置。

()确立全人教育的理念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全人教育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人才培养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完完全全的人、正正常常的人、健健康康的人,也就是说真正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强调了全面发展。在推行全人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尤其注重培养合格公民”“好公民,因为全人教育首先是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培养合格公民或好公民,强化学生的公民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大学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
推行全人教育,目标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理解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六个要素:即品德、知识、能力、智慧、身心、人格,也就是说从这六个要素入手来全面培养学生,努力让学生成为品德优良、学识丰富、能力卓越、充满智慧、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高分低能、高智缺德的学生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走全人全程全面的培养路径,做到德才兼修、教学互动、通专并举、虚实结合、内外联动。

我国大学教育推行全人教育,要加大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四型人才是法大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强调促进学生知识复合、能力聚合、素质综合,全面发展;“应用型强调面向社会需求,面向专业实务,基于问题开展教学和学习,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的实务技能和职业伦理培养;“创新型强调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国际型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培养学生熟悉相关领域的国际规则和国际交流能力。

()确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的理念

大学本科教育无疑是专业教育,但不能缺少通识教育。因此,就有了大学本科教育应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或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的主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不仅是对狭窄的专业教育思想的矫正,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识教育通常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其目的是要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科学理性、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开展通识教育,特别要引导学生去追寻大学精神,认同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没有大学精神的大学就没有。大学的硬件可以在十几年、几十年内完成,但是一个大学的精神、传统、文化,则需要很长时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形成,没有时间的沉淀和检验,是不可能形成的。大学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的地方,坚持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是大学的应有之义。这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不是行政机关,不是工商企业,是学术机构,应当克服行政化、功利化、同质化、地方化倾向。大学目前最缺的是对学生展开有效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的培养,审辩式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
中国政法大学通过强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推行全人教育。学校确立了孕育人文精神、增加科学素养、锤炼公共品质、拓宽知识视野的通识教育目标,以核心、主干、一般三层次通识课程均衡选修为基本模式,打造了有灵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确立跨学科培养人才的理念

学科是学术系统化分类的结果,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大学学术的功能单位、细胞组织。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是类聚学者、表达学术、展现学风、分类培养学生的载体。但学科专业作为学术系统化分类的结果一旦形成,也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那就是可能囿于单一学科专业来培养人才和开展研究。然而,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现实问题是丰富多彩、异常复杂的。现实世界、现实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从多学科角度去研究、分析和解决。这就提出了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培养人才的问题。跨学科培养人才,就是打破学科专业界限,运用跨学科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思维能力、跨学科综合素质,它是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重要途径。我校在跨学科培养人才实践中,形成了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跨国境四跨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建立了成思危现代金融实验班”(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合作协同育人)西班牙语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等跨学科培养人才实验班,而且打破学院、学科专业界限设置了一些跨学科教研室,而且聘请实务部门的专家兼职担任学院实务教学院长,协同育人。

()确立国际化办学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网络化的今天,人类已步入以知识为驱动力的社会,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性的问题日益增多。在这种背景下,把大学仅仅定位为本地的大学和本国的大学,还是定位为全球的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已摆在大学特别是有雄心壮志的大学面前。中国政法大学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法科强校。因此,法大必须以国际化为发展战略。
国际化不是要全盘西化,不是简单的与国际接轨。它是指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推进优秀学术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不断提升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加拿大的一流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至少有4点考虑:一是通过国际化发展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明确定位为全球性大学(global university);三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四是要以杰出的研究来创造知识,不仅服务于本地、本国,而且要服务于全世界。我们在本科教育中推行国际化发展战略,是要通过国际化来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贡献。

()确立互联网+”本科教育教学的理念

众所周知,我们已进入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从各个方面进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成为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必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影响。所以,我们确立了互联网+本科教育教学的理念。

二、中国政法大学专、实、博、雅的本科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为了贯彻落实以本为本等本科教育理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秩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着力开展以专、实、博、雅为特色的本科法学教育创新实践工作。

()“:创新模式,打造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是指专业的特色化建设。以法学专业为例,我们除了传统的法学专业建设,还设立了三个实体的实验班和两个虚拟建制的实验班,做到一个专业,多种模式,鼓励不同兴趣和志向的学生,进入不同培养目标的班级进行学习。

1.依托卓越计划,进行法学专业特色化建设。依托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着力建设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部基层型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校围绕建设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先导,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建立健全基地建设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以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及时总结工作经验,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的广泛参与,不断提高法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形成具有鲜明中国政法大学特色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2.因材施教,打造一个专业,多种模式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建设,2015年,学校打破传统学院建制,在传统法学专业的学生中间择优选拔,成立了两个虚拟建制的实验班。一个是培养精通拉美国家法律制度和文化的西班牙语法学专业特色实验班,另一个是以培养法学学术、科研专门人才为导向的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实验班。学校单独为这两个虚拟实验班设计了专门本科培养方案,并从校内外聘请专业性极强的专家学者为实验班学生授课。虚拟实验班另一个创新之处是在本科培养阶段引进导师制,以法学学术精英人才培养实验班为例,每届30人,配备10人的导师团进行专门学业指导,从而促进虚拟实验班的特色化培养。

3.改革课程体系,加大案例研讨类课程比例。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参与式、讨论式、交互式教学方法,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与说教。学校在法学专业选修课组中,除基本选修课之外,专门设置了案例课组、研讨课组、实务技能课组。以法学实验班为例,每门法学专业必修课都搭配了一门对应的案例课和研讨课。目前,案例课、研讨课、实务技能课课程平均每学期均超过100个课堂,上一个学年达到了305个课堂。这些课程均采用小班教学模式,大幅度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研讨。

4.打造虚拟教学平台,加强信息化建设。学校突破既有学制、学时、学分等制度性限制,强化学生在学业修读过程中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探索建立了开放、多维、高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新模式,开创和完善了虚拟第三学期课程运行平台建设工作。虚拟第三学期进一步丰富了培养方案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极大延展了教学运行的周期,形成了各类培养模式之间多维互补的格局,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成长的主体性地位。虚拟第三学期是以网络课程教学为主要载体,以循环开课、自主修读、统一考核为修读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课程运行平台是学校现有的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的补充与延伸,是集网络课程、学分修读、辅学资源、师生互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运行模式与平台系统,为国内首创。在课程资源方面,虚拟第三学期提供包括学分修读课程资源与网络辅学课程资源两部分。学分课程资源是指该网络课程进入培养方案,学生完成课程网络学习,参加网络统一考试成绩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但累计修读学分不超过培养方案要求总学分的5%。目前学校学分课程资源有15门,迄今修读学生已经超过13千人次。辅学课程资源是指该课程不进入培养方案,仅作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辅助资料。目前网上辅学课程资源为72门。自2014年起,学校开始制作数字化的法大微课,通过录制短视频,重点讲授某专业的单个知识点,让学生更灵活地自由学习。目前已经完成10门课程,对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

()“:搭建平台,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务能力

所谓,是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我校努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学校和实践基地的数据共享;另一方面,在传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之外,学校创建了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创设了校内常态化的现场同步实践教学平台。
1.创设校内常态化的同步实践教学平台。传统法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主要是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之后通过实习实践去检验理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要功能:一是向经验丰富的一线司法人员学习,二是熟悉文书和整个办案流程,三是动态参与案件办理,掌握相关技能。学校围绕这三个基本功能,创建了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创设了校内常态化的现场同步实践教学平台。①建立检察案件原始案卷副本档案阅览室、审判案件原始案卷副本档案阅览室、公益法律援助原始案卷副本档案阅览室,受赠原始案例卷宗副本超过60000套,实现了使用真实案例进行教学。②实施实况转播庭审。建设多功能墙幕式教室,和多家全国各级法院签署协议,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法院庭审直播,全校学生观摩学习。③建设实况庭审录像资料库。积极争取法律实务部门捐赠实况庭审录像,建设实况庭审录像资料库,目前录像副本已达3000余盘。

通过以上举措,实现了国内优质司法资源,包括动态的庭审过程、司法卷宗等大批量汇集进校园、进课堂,逐渐创造教室法庭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司法动态氛围中完成四年法学专业学习,实现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步完成,教室法庭同步实践教学已成为我校人才培养的一个亮点。

2014年,学校《创建即时共享 协同融合 学训一体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卓越法律人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项成果是学校为适应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法律人才的需要而创立的人才模式改革与实践的高度总结与凝练,明确提出并构建完整的法学同步实践教学模式,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效果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2.推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学校努力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推动学校和实践基地的数据共享。在现有200多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中遴选出10个高质量、高层次的实习基地,与试点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建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联合培养基地,使法律实务部门深度参与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和实践基地的数据共享。同时,学校建设检察、审判信息系统实训教室,由实践基地向学校定期传送案件数据,让学生在教室内可以随时实现司法系统任何一个角色、岗位和办案环节、流程的模拟和实训,模拟法官、检察官去还原、重走每一个案件的实际办案流程。

3.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在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近三年来,学校以网络犯罪攻防实验室”“法学仿真教学系统实验室等四大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主体,建成了法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网络虚拟攻防、犯罪侦查检验、仿真教学系统、真实案例卷宗仿真等多模块整合培养机制。2015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评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4.开展诊所式教学,强化法律实践操作训练。学校现有6个法律诊所,各学期均开设相关法律诊所课程。作为诊所专业委员会批准设立的诊所资源基地,经常组织或承办法学实践教学培训或研讨活动。2015年,举办了成就与挑战:中国法律诊所教育与法律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师资培训、“2015诊所法律教育年会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与诊所法律教育论坛等。诊所式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强化了法律实践操作训练。

5.发挥学习竞赛平台作用。学校将学习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每年承办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等十余项学习竞赛。学校建立了学习竞赛资助机制,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习竞赛。2014年,学校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学习竞赛9项、国内学习竞赛28项。在国内外学习竞赛中,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学习竞赛的人才培养平台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协同育人,以国际化发展培养闻视野

所谓,是指培养学生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学校在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下,把提高国际化教育水平作为重要抓手和新的增长点,把高端国际合作转化为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探索课程、项目、专业建设的国际合作与双学位联合培养模式等多种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同时,引进优质国际化教学资源,拓展法治人才国际视野,全面提升学生国际交流水平。
1.开设暑期国际小学期为提高学生国际化学习水平,解决缺乏专业外籍教师的问题,学校开设了暑期国际小学期。通过组织安排外籍教师授课、协调教学安排、开设暑期学校等方式,加大学校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力度。2013—2015年,暑期国际小学期先后建立了28个校内暑期学校、100余门国际课程、30余次暑期国际游学项目、7个暑期国际实习实践项目,共有1500余人次的学生参与了国际小学期的学习。

2.开展国际联合办学。学校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3+1+1)等合作项目,主要包括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3+1+1”项目(法学院、商学院)、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合作“3+1”项目等。我校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开创了按照“3+1+1”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合作模式:双方相互承认对方学校相关课程的学分,学生在完成前三学年的学习后,符合英语成绩要求的,可以利用大四全学年,赴诺丁汉特伦特大学修读英方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此前在我校修读的所有课程和学分、成绩,可以冲抵英方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在毕业时可以同时获得我校的学士学位和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学士学位。同时获得双方两个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直接被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从而实现“3+1+1”式的中外联合培养。这是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第一次真正实现学分相互承认,第一次使学生有机会同时获得本校和国外高校两个学士学位,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工作走出了关键一步,本科生批量化、常态化的国际联合培养局面完全打开,学校四个办学目标中的国际化目标开始进入实施的快车道。

3.加大国际交流生选派力度。学校正在形成本科生批量化、常态化的长期交流学习项目。过去三年,已经完成140余个本科生交流学习项目的选派工作,400余名本科生作为交流交换生,分赴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波兰华沙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加拿大圣托马斯大学、日本中央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瑞典隆德大学、瑞士卢塞恩大学、冰岛雷克雅未克大学、芬兰图尔库大学等合作院校,进行为期1学期至1学年不等的交流学习、专业实习,或攻读学位等。长期交流项目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将会逐渐显现。

4.开设小语种语言兴趣班。为给学生创造跨文化、多文化、泛文化的交流机会,提升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同时促进中外学生互动、沟通和了解,学校为在校师生免费开设了多个小语种语言兴趣班。小语种兴趣班课程包括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泰语、越南语等9个语种,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国际交流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孕育人文精神,打造高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

所谓,是指通过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推行全人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上,学校确立孕育人文精神,增加科学素养,锤炼公共品质,拓宽知识视野的通识教育目标,以核心、主干、一般三层次课程均衡选修为基本模式,打造有灵魂的通识课程体系。
1.“核心、主干、一般的三层次通识教育架构。不论何种专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都应该具备知识、能力、德性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形成以求真、趋善、爱美融为一体的完善人格,因此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价值与决定性作用。

学校以核心、主干、一般三层次课程均衡选修为基本模式,打造有灵魂的通识课程体系:以打造文明熔炉为指向,融合不同领域的学术内容,开设《中华文明通论》《西方文明通论》两门跨学科、综合性全校必修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灵魂,使学生自觉意识到他们具有共同的过去,属于同一历史文化共同体,并分享共同的现在、期望共同的未来。以文明为线索,使学生在进入具体知识的学习之前,对自身所生活的世界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以两门核心必修课程作为统合各类通识课程的逻辑主线;在通识课程体系中设置人文素质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与法学类四个通识选修课程板块,并在其中选择与学生四类基本素质最密切相关的领域重点建设了《当代中国社会》《批判性思维》《自然科学史》《艺术修养与艺术鉴赏》等20余门通识主干课程作为限选,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与公共品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关联最密切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作为通识主干课程的进一步拓展与生发,学校还开设了四大类300余门一般通识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对学生更具体发展需求的满足,要求学生均衡选修。有灵魂的通识课程体系,强调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基本形成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结构合理、科学规范的通识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2.开展全人教育,打造创新教育第二课堂。为促进通识教育,学校致力于通识实践类第二课堂的建设,近些年逐步形成本科生学术创新平台和完善本科生学科竞赛的支持体系,并以奖励创新学分等措施鼓励本科生通过参加校内创新实践活动投入学术创新研究。2012年学校开展本科生创新论坛大赛,经过4年建设,年度化、品牌化的本科生创新论坛在强化本科生创新思维,增进学生创新经验交流,展示学生优秀创新研究成果,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研究性学习和参与创新性竞赛,激励本科生创新精神,宣传学术创新典型,形成良好创新人才培养氛围等诸多方面,正在逐渐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建设通识教育新型师资队伍。通识教育改革蕴育出新型教学组织。通识核心课程、通识主干课程建设,需要学校打破传统教学管理中教师被桎梏在某些特定的教研室、研究所中的状况,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教学研究活动,催生出虚拟教研室的概念。师资可以划学科管理,但对人类智识的探求却不应划分学科壁垒,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特殊教学目标的跨学科教学创新团队。这些教学团队拥有与其他传统教研室、研究所同样的权利和待遇,但在教学理念、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很多有别于以往的创新举措。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离不开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需要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机制。中国政法大学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根据双一流的要求,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远没有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建设目标。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人才教育培养质量。(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6

创建一流本科教育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学校明确创建一流本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学校根本任务,从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过程管理、教学结果评价全过程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明确目标定位、确立学术标准

1.明确一流本科目标。学校认为本科教育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本科教学质量是社会评价学校优劣的基点。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实现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人才目标的保障,能够为研究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能够推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是实现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办学目标的根本要求。

一流本科教育是在同等外部条件下,一批具有丰富知识、科学精神、实践能力与学术造诣的教师,在环境优美的校园中,利用优越教学与实验条件,带领一批具有远大志向、坚强毅力、好学勤行并立志报国的学生,共同传承与发展知识、探求真理、服务并引领社会。一流的本科教育必须具有一流的专业、一流的课程、一流的教学活动。检验一流本科教育的根本标准是培养出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卓越人才与领军人物。

一流本科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优质教育服务、为学生的选择提供咨询服务;引导学生追求科学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实现对学生知识传递、技能培养、智慧启迪和品格塑造的统一。大力开展人文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现思想进步与学业提高的统一、合格公民与专业人才的统一。

一流的本科教育必须形成校内教育合力。学校通过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本科教育的教学主管部门和学生主管部门的分工与协同,不断丰富学校的“大德育观”和“大教学观”,形成从思想教育到专业教育、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创新实验到创业实践的完整教育体系。

2.确立一流本科学术标准。由于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作为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的“211”大学,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分为学术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术型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立志从事探究自然奥秘和事物规律的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意识、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善于分析与解决自然与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才,这类人必须具备专业精深、人文关怀、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特质。

一流的本科教育必须通过一流本科教学工作来实现。一流的教学工作应具有明确的学术标准,学校将教学工作的学术标准分为教学过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标准。教学过程标准由教务处制定,通过参考国家要求和一流大学的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状况制定出了《本科课程教学基本规范》、《本科实践教学基本规范》、《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这些文件制定与执行,对规范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具有明显的效果。教学内容标准由教务处提出原则和规范,由各学院负责完成各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各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各实践环节的《实践教学大纲》,这些文件制定使学院、专业、教师、学生明确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

二、强化专业建设、宏扬实践特色

1.开展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2006年起学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及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凸显“学生的自主性”:(1)将全校60个专业按14个学科专业大类进行了划分,完整地构建了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基于学科大类的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主干平台课程和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变化的专业选修平台课程。在此基础上打破专业间的界限,实施按专业大类招生和低年级按大类培养,高年级按专业分流培养,给予学生选择专业的机会和空间,建立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制度;(2)夯实专业实践训练的平台,改革实验实践的内容,加长实习、实践的时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环节中,专门设立8个自主学习学分,要求学生通过读书报告、科技创新、学术论文、社会实践等方式获得,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3)在必修课中引入选修机制,使得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均为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服务,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自我规划、彰显个性。

2.加强专业质量建设。学校以提升质量为中心开展专业建设,主要途径有2个方面:

1)从2002年起启动校级品牌专业建设工作,以品牌专业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建设按照优化结构、确保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健康发展,为学校获得立项建设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5个省级品牌专业奠定了基础,提升了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2)从2005年起对校内已开办四年的新专业,组织专家进行合格评估,帮助新专业找问题、总结经验,规划设计发展前景。对于评估不合格的专业,要求整改并于当年停止招生。目前我校已有23个新专业开展了合格评估,取得较好效果。

3.完善实践平台建设。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重视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1954年建成周口店基地,1984年建成秦皇岛实习基地,2004年建成三峡(秭归)实习基地。三大实习基地建设保障了我校每年4000本科生分赴上述基地开展28周的实习,基地还接待了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高校学生实习、访问,作为学校品牌,基地发挥良好的人才培养辐射作用。三大实习基地经过几十年几代人辛勤建设,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实习路线、实习指导书、实验室、标本、挂图、沙盘、多媒体课件和教室等丰富完备的教学资源,建成公寓式的学生宿舍、食堂及医务室等后勤保障系统,三大实习基地已逐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和国际交流基地。学校各专业结合科学研究和合作单位生产实际,建设了一大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

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抓手,重点建设学生受益面大、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如物理、化学、英语、计算机、电子电工、材料、资源勘查与评价等10个国家级与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上述实验教学中心的建成与开放共享,进一步完善了校内大学生实践创新体系与支撑平台,为本科生开展创新实验和创业实践提供了保障。

三、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学校把课程教学视为一项学术活动,依据课程属性和课程间的内在联系组建课程教学组。课程教学组组长由学术造诣深厚,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学组负责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标准(教学大纲)的制定,强化课程教学组在各门课程内容选择与优化、知识间的衔接、教学组织与研讨方面的责任。新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以往阻碍课程之间相互融通的壁垒,促进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为清晰,课程组内的知识体系更加整合,避免了课程教学内容分割过细、简单拼凑、相互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

2.转变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向知识传递的教学方式,合理选择教学手段与方法,坚决杜绝照本(屏)宣科的讲课方式,倡导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讨论式学习。要求每门专业主干课列出510本参考书和2030篇参考文献,供学生选择性阅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知识鉴赏能力。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将学生学业评价纳入教学全过程。要求任课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结合列出的参考书目,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课堂讨论、作业、小测验、读书报告、文献综述、综合设计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加强学生阶段性学习状况的检测与评估,并及时将检测与评估的结果向学生反馈,使之成为教师改进教学、学生改进学习的主要依据。二是鼓励教师期末考试采取多元多样的方式进行,摒弃简单闭卷笔试的考试方式。阶段性检测与评估重在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期末考试重在检测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调整学生课程结业成绩构成,将学生平时成绩纳入学生课程成绩计算之中,使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的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40%,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60%。学习过程评价权重的加大,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更加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3.构建学生学习与发展全过程指导体系。2006年学校相继出台《关于建立学务指导制度的意见》、《学务指导制度实施细则》,配合选课制全面推行学务指导制度,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到学务指导工作中来。学务指导的核心是导学和育人,基本工作任务:一是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三是指导学生选课、选专业,乃至制定人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2008年设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学习辅导中心,一些学院也成立由高年级获得保研资格学生组成的学习服务中心,实现对低年级学生的朋辈指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丰富了学务指导工作。2011年,学校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专业大类导论课,导论课系统介绍学科与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及相关专业,以利其自主选择和规划未来。专业大类导论课的开设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学务指导制度。

四、实施教育创新、培养一流人才

1.学术型人才培养改革。“李四光计划” 以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名字命名,旨在培养未来的高水平学术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基础知识扎实、学术视野开阔、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勇于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要求学生“大气做人、灵气做事、精英要求、平民心态”。在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特长,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按照完全学分制组织教学,凸显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

“李四光计划”自2007年起,每年选拔30名成绩优秀、英语水平高、具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大一学生,从大二起进入“李四光计划”。学生可在地学类、理工类、经管类相关专业内自由选择课程学习,每名学生由教授担任学务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课并选择学术研究方向,学生接受遴选研究问题、查阅参考文献、设计研究路线、撰写学术论文等一系列的科研方法训练。每届每个学生必须完成专业(或学科)介绍、学术人物介绍、学术专著读书报告和专业文献摘要的撰写并进行会议报告与交流。目前已选拔和培养五批“李四光计划”学生,其中已毕业两批,已毕业的学生70%进入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985”大学和国外名校继续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其中学生部分直接攻博或硕博连读,除个别学生就业外,其余学生留在本校读研。

2.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更好地服务国家目标,学校紧密联系地矿行业发展实际,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自2008年开始,以地质学专业(地质调查方向)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产调查与开发方向)(以下简称“地调”、“矿调”)两个专业为载体,按照“2.5+1+0.5”的阶段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时间和阶段(即:结合学科特色和行业需求的2年半课程学习、教学与合作培养单位工作需要相结合1年的实践训练、半年与合作培养单位工作需要相结合的专业选修课学习和毕业设计,体现“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认知过程),围绕“工作性实践”教学环节,为地矿行业培养大批“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2011年学校及时将“地调”、“矿调”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纳入学校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并将软件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和应用化学(地质分析方向)三个专业也纳入“卓越工程师计划”,设计并探索“3+1”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实施“地调”、“矿调”专业培养计划中,明确提出将“工作性实践”作为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工作性实践”质量,学校制定了《“地调”、“矿调”专业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对学生实习的具体时间、培养方式、实习计划、成果考核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规定。“工作性实践”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以经过教学改造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设定和组织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内容,让学生能以合作单位实际工作为导向,在真实环境中实践学习,完成工作单位的任务,促进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2011128名学生参加了工作性实践,取得了学生、学校及合作单位都较为满意的效果。(来源:教育部网站,2012321日)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谢和平  四川大学校长

本科教学在我心目中是全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我的心思花得最多、考虑得也最多。今天,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做一个真诚的交流。我主要讲3个方面:

第一,川大要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第二,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第三,如何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一、川大要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

为什么要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今年,我们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全面开启了省市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涉及方方面面,核心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尽管现在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首先要把川大办成一个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大学,也就是:

一所提供精英教育的学校;

一所能提供个性化教育的学校,即每个学生在川大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教育的学校;

一所能培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潜质与能力的学校。

二、怎么办最好的本科教育

我们川大要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就是办具有川大特色、打上川大烙印的最好本科教育,首先就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应是专业的工匠,而应是高素养、强创新、多学科知识面、宽视野的“帅才”,真正打上川大的烙印,在谈吐和气质上都应与众不同:

应多一份人文气质、多一些人文素养、多一份人文情怀;

应具备三种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

应充分发挥川大综合型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多学科的知识面。

(一)川大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人文素养

建一流大学首先要培养一流的人才,一流人才体现在哪里?不只是要有知识、能力,核心是要有品行和修养,品行和修养比知识、能力更重要,决定着学生未来人生的高度、宽度。所以,我们提出川大的学生:

既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

既要有智慧,更要有责任和胸怀;

不仅要关注中国,更要关注世界和人类。

我们要培养一流人才,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以外,更应该加强对学生人文底蕴、人文境界的教育、培养和熏陶。学生的素养高不高,应该是川大的第一质量标准。

(二)川大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三种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具备了很好的知识基础,但工作还是完成不好,主要就是由于缺乏三种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批判精神、善于想象创新;具有异想天开、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能力;

创新创业的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品质和本领去创业、去创办高新技术型企业;

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的能力:不仅关心自己、更关心他人,不仅关注自我、更要关注社会,能担当建设中国将来成为世界强国的时代重任。

为了培养学生这“三种能力”,我们构建了“323+X”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真正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双创”人才。

(三)川大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多学科的知识面

川大是一所文理工医门类齐全的综合型大学,多学科综合性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最大的“与众不同”。所以,我们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就应把多学科综合性优势发挥和体现到人才培养上,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后发优势。

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人才、真正成功的创新成果,不但要有创新的思维、能力,更要有多学科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学科视野。

诺奖得主丁肇中先生在我校演讲时曾说过:“光有动手能力并不能做创新,关键还要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和思维来支撑。”诺奖得主绍斯塔克教授在学校发展战略国际咨询理事会会议上讲:“基于兴趣的跨学科合作,使得我作为医学院教授,也能够与天文学家一起做实验、指导天文学院的学生,并产生了创新的成果。”

根据《科学时报》统计,100年来的诺奖当中,有41%的奖项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在近30年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多学科交叉研究获奖比例更是接近70%。最近评选出来的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多学科交叉的典范,三位科学家正是因为大胆地把数学中的拓扑学概念应用到物理学领域,才最终获得诺奖。可以说,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知识面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双创”人才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们提出川大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更看重素养、能力、视野,也就是:学生的素养高不高、能力强不强、视野宽不宽。

川大培养的学生与众不同体现在:

四个具有: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

三种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实际上,抓好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很多方面。延东副总理在前不久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会上明确强调,要抓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

我们认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双创教育的实质应是: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智慧和本领;

让学生都能去谋事业、创事业,读大学不是混文凭,而是要奋斗,去实现基于创新的高层次创业,去成就自己的“双创人生”。

所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应作为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我校双创教育情况

2016年,我们学校获批成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全国高校仅有4个),同时,我们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制定并实施了“双创”教育改革行动计划18条,我们提出:(1)创新创业知识教育——从课程和教师抓起;(2)创新创业能力教育——从课堂抓起;(3)创新创业品质教育——从素养抓起;(4)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从平台抓起;(5)创新创业条件支撑——从条件保障抓起;(6)创新创业制度保障——从体制机制抓起,系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得到了延东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和鞭策鼓励。

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双创”示范基地五大重点平台建设:(1)“双创”教育与实践平台;(2)大学生创新创意实现平台(智造梦工场);(3)变革性技术国际研发转化平台;(4)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5)“一带一路”创新创业平台。2016121112日,学校“双创”示范基地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得到了评估组专家的高度评价。

我们在推进“双创”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差距,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

1、现有的课堂教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双创”教育改革。最近,美国排名第8的杜克大学实施了“推倒重建式”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就是对小到一门课,大到整个课程体系、师资配置甚至是宿舍设计,都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引导进行了全面改革,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只是获得知识,更是应用和创造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实际上,我们学校也一直在推进这项改革。但目前,我们有的课堂教学仍然:习惯于照本宣科、灌输式教育;习惯于标准答案的考试、“60分及格”的考核;这样培养的学生想象力、独立思考能力就不强,批判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更不会强。

2、现有的一些老师还不能很好地胜任“双创”教育任务。我们的老师虽然学历高、学术水平高,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没有创新实践和社会竞争打拼经历。也没有工程项目建设实践环节的经验和体会,并不能完全胜任“双创”指导教师。

我们的老师大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从备课到设计考题还习惯于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还习惯于直接从题库里抽几道题目就拼凑成一张试卷。如果我们用这样设计出来的试卷来考试,怎么能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怎么能促使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有好想法、好创意?

3、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双创”教育要求。我们有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仍然沿用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标准和定位,仍然按照过去应试教育的标准设计:没能真正体现双创教育的内涵、目标、要求;没有真正融入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4、现有的实验教学平台还不能真正适应“双创”教育标准。目前,我们的实验教学及社会实践等环节基本还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缺少对学生创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真正对接“双创”教育;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异想天开、启迪创新思维、培育“双创”能力。

(二)如何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双创”教育改革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所以,我们要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体现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实践与能力培育、国际化教育等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实际上,现在,我们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我们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不缺理念,不缺口号,也不缺投入,关键是怎么抓好落实。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抓手、有行动:

1、抓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要真正推进“双创”教育改革,真正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双创”人才,核心就是要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要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就是要从45分钟的课堂教学抓起。

具体举措:

1)改革的核心是实施小班化、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让启发式讲授、互动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常态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师生互动,鼓励教学相长;

2)改革的重点是打破“标准答案考试、60分及格”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让“非标准答案考试、取消60分及格”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制度化,从制度设计上真正促使学生自发学习,不得不独立思考,从源头上杜绝逃课、考试舞弊、抄袭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从应试教育靠记多少、背多少的高分学霸,转变为靠想多少、思考多少、领会多少的高水平学霸。

3)实施小班化、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

目标要求:通过每堂课45分钟的教学环节,真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学生,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具体举措:全面推进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的课堂教学改革

2011年开始,把新生按照25人左右规模编班,最少的11人一个班,教学投入要翻一番,目前,已开设小班课9024门次,占比达到了70.5%

4)建立和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取消60分及格”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具体举措: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改革传统学生课程学业评价。不是简单地去考学生背了多少,记了多少,而是要考学生思考了多少、领会了多少,只要学生有好想法、好创意,我们就鼓励、就给高分,这样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真学、真想、真领会(目前,我们已开设非标准答案考试课程930门 );实行动态及格线,打破“60分及格”,从每门课开课一直到期末考试结束,整个过程都实行动态考核评价。

目标要求:真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从制度设计上,彻底消除学生逃课、考试抄袭、舞弊等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实施课程学业评价改革,有一个重要前提:老师要有能力设计非标准答案的试卷和题目,而不是直接从题库里抽几道题目就拼凑成一张试卷。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多花很多时间、精力,去精心设计非标准答案的题目,让学生同题给出不同的答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就没有机会去抄袭、去舞弊,也就不会出现因抄袭、舞弊而被开除学籍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也就自然而然会认真听讲,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认真查资料、去独立思考,也就不可能靠考前临时背一下,都能很容易拿到高分。

2、抓专业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

1)全面梳理和完善全校本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

我们要按照“双创”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全面梳理和完善现有的本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真正对接和体现“双创”教育的内涵、目标和内容:无论拿出哪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方式、内容及评价方法上都充分体现和融入“双创”教育;在本科培养方案中适度提高“双创”教育的学分要求;全面实施专业优化改革,对全校专业设置进行全面梳理、调整,优化现有专业的定位和内涵,使专业设置更适应未来学科发展前沿、更适应“双创”教育要求。

2)着力完善“双创”人才校外兼职导师管理机制

具体举措:破解已有教师大多数并不能胜任“双创”指导教师的瓶颈,完善和扩大由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管、管理专家、创业家等组成的学生联合培养导师队伍,为学生讲创业案例和体会,为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学校已聘任“双创”校外兼职导师1372名(全国高校规模最大),为学生开设创业课程339门次。

3、抓“双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我们提出“双创”实验教学的改革就是要具有:先进性、专业性、课程性、创意性。我们要打破原有实验教学只注重简单技能训练的局限,把实验教学环节真正对接“双创”教育,将其改造提升到能够促进学生异想天开、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育学生双创能力的水平。为此,我们要在保证“双创”实验教学平台设备、条件、水平的先进性的基础上,更要有让学生去想象、去创意的空间和环节,由此来推动全校“双创”实验教学环节的系统改革。目前,学校已投入2.15亿元,全面启动了人文社科综合、现代医学、物理前沿与电气新技术探索3个学生“双创”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4、抓“双创”实践与能力培育平台建设。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大学校园里面,如何培育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校园里随时能把自己的创新创意、奇思妙想变成新产品、变成新技术、变成创新成果?

我们进一步加快推进“i创街”建设,专门把新校区原来租给社会的商业街收回来,打造成“培养学生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一条街”、“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条街”(已有80余个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参与学生超过1000人、营业额超过700万元)。

同时,我们正在建设“智造梦工场”等系列“双创”示范基地高端实践平台,与成都市在学校周边将共建2个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楼,努力为学生实现创新创意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

5、抓个性化教育。我们的理念:实施个性化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在川大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也就是在川大学生想学什么就能学到什么。

具体举措:

1)深入推进实施“万门课程计划”

目标:不是去简单追求课程数量,而是实施个性化教育,也就是在川大,学生想学什么就能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撑。我校率先在国内大学中建设1万门课程:学术探索型课程50006000门左右;创新创业型课程2000门左右,教学生如何当高管、如何去创业;实践应用型课程:10002000门左右。目前,已邀请企业高管、杰出校友开设《创业融资研究》《创业众筹》等 “创新创业型、社会实践型”课程2458门。

2)进一步强化学术社团建设

学术社团建设的理解和认识: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载体;个性化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质的重要平台。进一步完善学术社团激励机制:(1)学院:作为年度优秀教学工作奖参评的指标,鼓励学院支持学生学术社团建设;(2)教师:给指导老师计算工作量,给一定的课时费奖励,鼓励老师花时间来指导学术社团;(3)学生:参加学术社团可申请创新教育学分和选修学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术社团。我希望川大的学生下课以后:要么在图书馆,要么在操场,要么在社团。

3)进一步加强特长生培养

对于那些有特长、有潜质、有真才实学的专才、偏才,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条个性化的选拔通道,真正使每个人的兴趣、特长和潜质都能发挥出来。

具体举措:

2009年开始,我们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建立了“双特生”选拔培养制度:面向全社会通过自主招生选拔;从在校生中发现和选拔,进入特长生的培养通道。同时,专门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行“一对一”的导师制培养,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质(已选拔培养41名“双特生”,已有19名毕业生)。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双特生”的选拔培养制度,对具有特殊兴趣、特殊专长的学生打破常规进行重点培养、特殊培养,努力为每个学生潜质、特长的发挥和发展创造条件。

6、抓多学科交叉培养。目标:让川大的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多学科的知识面和广阔的学科视野,具有更强的“双创”能力和后发优势。

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全面实施多学科交叉培养计划:

1)建设多学科交叉专业,在已建成“数学—经济”“计算机—金融” 等交叉培养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多学科交叉专业建设力度;

2)开设多学科交叉渗透课程,在已开设“数学—金融”“数学—管理”等交叉学科复合课程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交叉学科复合课程计划”;

3)设立跨学科交叉研究课题,全校师生都可以申请立项;

4)构建跨学院、跨学科交叉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从学籍管理制度上,支持并要求学生都有跨学院学习半年的经历。

7、抓“双创”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培育。面向未来,我们川大培养的双创人才应有国际视野,应具有世界前沿科学探索能力,更要有国际竞争力。

1)进一步提升“国际课程周”的层次和水平

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我们每年投入2000万元左右专项经费在67月举办为期23周的国际课程周,已经连续5届邀请了牛津、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的2000多名学生和570位外籍专家参与,开设了全英文课程754门,每年受益学生超过3万人次。让每个川大学子在川大校园都能直接聆听世界知名学者授课,都能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生进行“双创”交流互动、共做专题研究。

下一步,我们要逐步将“国际课程周”活动受益面扩大到港澳台高校,让每个川大学生不论出身、贫富都能在川大校园里接受优质的国际化教育,直接聆听世界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授课,都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进行双创交流互动、共同完成双创专题研究。

2)筹建一批高端国际创新创业平台

与牛津大学共同筹建“牛津—川大创新联合中心”;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共同筹建“国际创新合作平台”(UCIP);与剑桥大学合作筹建“喜马拉雅国际研究院”;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耶达研发中心等共同筹建“四川大学—以色列创新创业园区”……真正打造面向全球优秀青年的“创新创业国际版”。

8、抓全方位的条件保障。一所大学所有部门的设置、条件的保障、政策的支持和支撑条件的建设,首先就要为师生服好务,就是要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1)进一步提升本科教学条件保障水平

教学楼不只是用来上课的,宿舍不只是用来睡觉的,食堂不只是用来吃饭的。我们要把学校所有教学楼的走廊、通道、大厅等公共场所,都改造成处处都可以交流、处处都可以互动、处处可以推导公式、可以喝茶、喝咖啡的学术殿堂式的环境和条件,处处都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充分发挥“50亿+”系列双创基金的支撑作用

我们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全力推动“双创”工作,成立了“全球川大校友创业家联谊会”;设立了“50亿+”系列双创基金。

设立这些基金的宗旨:为川大学子提供强有力的双创服务供给、风险投资供给、企业孵化供给、成果转化交易供给,鼓励和支持川大学子、全球优秀青年到中国、到成都、到川大来创新创业。

3)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激励师生“双创”的制度体系

坚持和完善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多元化学籍管理制度,给学生休学创业提供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弹性学习制度……);

进一步改革现有教师、学院和学科的考核评价制度,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评估体系转变为双创教育评估体系;

进一步完善教师挂职和聘任相关行业企业专门人才兼职的相关政策和办法,鼓励和支持老师到世界一流大学、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和国内大型企业进修、挂职。

9、抓加大投入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经费的投入,要舍得投入,努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都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2013年投入本科教学总经费6.42亿元,2014年投入7.06亿元,2015年投入9.3亿元,2016年投入11.5亿元。

特别是,2015年投入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项经费达到约2亿元,用于小班化互动式教室改造的经费近3000万元。

10、抓激励和考核。

1)重奖教学,重奖一线教师

为破解目前高校中不同程度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和倾向;破解长期以来对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表彰多、奖励少的瓶颈和问题。2014年起,我们开展了“卓越教学奖”等系列教育教学奖的评选活动,利用校友及社会捐款设立的教学奖励基金(每年近千万元)重奖:设立这些奖金的目的:重奖一线潜心教学科研的老师,鼓励每位老师都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爱心真正放到学生身上、放到人才培养上、放到教学工作上,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今天,我们表彰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学工作者,特别是通过“卓越教学奖”对潜心工作在教学一线并取得了突出成绩的41位老师进行了重奖。那么“卓越教学奖”奖什么?重奖品德好、学术好、教学好的老师:重奖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线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老师;重奖积极开展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非标准答案考试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老师;重奖在教育教学上有研究、有思想、有自己观点的教育家、思想家;重奖对学生有爱心,课堂内外主动跟学生交流互动的老师;重奖利用科研项目、团队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老师。鼓励每位老师都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爱心真正放到学生身上、放到人才培养上、放到教学工作上。

今天获奖的老师,是立德树人的典范,是我们学校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突出成效的教师代表。希望通过这次重奖,他们能够带动和鼓励更多的老师:能更加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能更加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真正产生在全国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能更加把自己的人品、智慧和知识与课堂教学、双创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双创”人才。

2)评选表彰“无私奉献标兵”

我们既要去关注、表彰那些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学者、大专家,更应该去关注、表彰那些热心公益、默默无闻、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普通教职工。这些教职工虽然很平凡,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奖项成果,但却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为公益事业、校院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积极贡献。

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专门设立了“无私奉献标兵奖”,就是要表彰那些: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的教职工;有强烈的事业心、岗位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的教职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不计名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教职工。

今年校庆期间,我们首次表彰了10位获得“无私奉献标兵”奖的普通一线教职工,就是要在全校上下:树立一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标杆榜样:营造一种不计名利、实干厚道的良好风尚。

3)进一步强化考核

要强化任务目标的考核。我们要以一流大学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来考核工作任务、目标的落实:关键就要落实在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上面;核心就应落实在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队伍建设上面。

要强化岗位的考核。我们要按照一流业绩、一流服务、一流贡献的标准和要求,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岗位特点,严格考核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的落实情况。

我们要通过强化岗位考核:进一步增强每位教职工对本职岗位的责任感和敬畏,引导和督促每位教职工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尽职尽责;真正实现学校的考核、管理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

要强化绩效的考核。年前,我们已经实施了海纳人才计划和配套的绩效工资改革及绩效考核要求,关键在考核:核心就是形成“一流大学、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待遇”的业绩考核与绩效分配紧密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目标就是激励每位教职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我们的教职工只要在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建设中出一流成果、做一流贡献、达到一流水平,就要给一流的待遇、提供一流的条件。

最后,借此机会,还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四川大学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本科教育应作为大学的第一职责;

2)川大的每位教职工都应立德树人,把老师作为第一身份,把上好课作为第一要务,把关爱学生作为第一责任;

3)川大的每个学生都应把优秀作为一种习惯,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习惯的人,首先从管好自己做起。管好自己,天下无敌!

4)教育的改革创新一定要以学生为本;

5)大学不只是提供就业的平台,大学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思想,大学不能偷懒、只能奋斗,大学不仅要有知识、智慧,更要有理想气质;

6)川大的本科教育要舍得投入。

老师们、同志们,我们川大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一流的人才。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本科教学,必须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但我们完全可以在人才培养上率先突破,率先办最好的本科教育,其关键点就是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突破口就是要推进双创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双创”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关键就是八个字“重视、创新、投入、实效”,也就是高度重视、不断创新、持续投入、讲求实效。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学院、每个部门、每个师生员工都能高度重视,并落实到教学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就一定能把川大的“双一流”建设和“双创”教育改革做得更好,真正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双创”人才!(来源:搜狐教育网站,2017111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