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2017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17-04-25作者:设置

  决

2017年第6期(总第84期)

(“新工科”建设专辑)

郑州轻院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17424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撑。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2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并达成了如下共识:

    1.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奠定了良好基础。

   2.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指数级速度展开,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发展新兴前沿学科专业,是推动国家和区域人力资本结构转变、实现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变的核心要素。为应对金融危机挑战、重振实体经济,主要发达国家都发布了工程教育改革前瞻性战略报告,积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要乘势而为、迎难而上,抓住新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发展的机遇,在世界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中发挥全球影响力。

   3.我国高校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一方面主动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新工科建设和发展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需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4.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总结继承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化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发挥自身与行业产业紧密联系的优势,面向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急需,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发展新兴工科,拓展工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构建创新价值链,打造工程学科专业的升级版,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5.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主动作为,以引领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产生新的技术,培育新的工科领域,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掌握我国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主动权。

   6.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7.新工科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教育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对新工科建设进行重点支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策协同、形成合力,在优化相关领域专业结构、改革培养机制、强化实习实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更多的支持措施,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8.新工科建设需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深入推进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通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培训师资、合作开展研究等,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9.新工科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扎根中国、放眼全球、办出特色,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标准,明确新工科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分析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构建新工科人才能力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注入“国际理念”“国际标准”,扩大我国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10.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我们将共同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围绕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等内容开展研究和实践。我们将携手更多高校共同探索新工科的内核要点和外延重点,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边研究、边实践、边丰富、边完善。我们将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勇气、更高的智慧、更强的担当来推进新工科建设,推动形成广泛共识,凝聚各方合力,为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做出积极贡献。(来源:教育部网站,2017223日)

新工科建设的六个问题导向

张大良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最近一段时间,对“新工科”的讨论在高校里逐渐升温。

    在48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天津大学主办的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认为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必须面向当前急需和未来产业发展,提前进行人才布局,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新工科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六问:

    一问产业需求建专业

    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问题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要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调研,掌握产业发展最新的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

要做好增量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注重专业设置前瞻性,积极设置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兴工科,提前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要做好存量调整,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引导高校结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拓展传统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建设重点,形成新课程体系,打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升级版,服务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要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强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二问技术发展改内容

   当前,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企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要面向产业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多视角解决问题的课程、交叉学科研讨类课程,以学科前沿、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推动教学内容更新,把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进一步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教育在师资队伍、实践平台、行业协同等方面的优势,广泛搭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专业化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专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问学校主体推改革

    高校是新工科建设的责任主体。“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立项,既是研究课题,要搞清楚新工科的内涵与规律,也是实践项目,不能坐而论道,要付诸人才培养的实践行动之中,更是改革方案,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体制,激发活力。要增强新工科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历史规律来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与模式发生转型。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必须布局新工科建设,从而获得未来竞争优势。要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校要做好学科专业的整体规划,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和自我更新机制,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大胆实践,探索学科专业设置管理的新范式。要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推进学校综合改革。改革只争朝夕,落实重在方寸。高校要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充分利用好“新工科”这块试验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适应高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探索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紧跟产业变革创新培养模式,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让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问学生志趣变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得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学习动力、注意力变成了稀缺资源。必须根据学生志趣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要坚持并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推进高校学分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教学管理制度,方便学生跨专业跨学校进行学分认定与转换,加快管理者本位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

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借鉴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丰富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向学力”。要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方法变革。

    五问内外资源创条

   为促进学校发展,必须优化配置校内资源,积极获取社会资源,为人才培养创造更好条件。现在,高校面向社会汇聚优质资源的动力和能力还是不足。大学是开放的,要把办学视野打开,推进校企协同、科教协同,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主动联系和挖掘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积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统筹安排学生到实务部门、生产一线实习实践。

要推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经验。要推广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要探索建立一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国家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学院,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建设一批协同育人、共建共享的实践基地或工程创新训练中心。

   六问国际前沿立标准

    要实现我国工程教育由大到强的根本性转变,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实现全面超越,必须站在国际前沿来考量我们的人才培养,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体系。

要加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要关注世界前沿科技进展和发达国家经济转型战略,如未来将在以下领域开展全面竞争:石墨烯技术、全面破解人脑、重组基因组、会学习的电脑、商用太阳能飞机、智能飞机、永不停止的太空竞赛,再如美国正在积极推动再工业化,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实施工业4.0战略,重新树立国家竞争优势。

我们要把这些国际前沿转化成我们的培养标准。

    新工科建设体系要体现“五个强化”

   我们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形成新工科发展体系,新工科发展体系要充分体现五个强化:

   第一是强化新工科人才质量的核心定位。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定位是质量。

   第二是强化一流工科教育教学的评价导向。我们的评价导向是在各自领域办出特色、办出一流水平。

   第三是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既要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也要支撑区域发展需求,要有这样的责任担当。

   第四是要强化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价值追求。新工科建设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项行动,这项行动的价值追求是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第五是强化面向未来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引领。新工科最终要引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不是经济强国,经济强国要靠制造业强国支撑,制造业强国要靠我们现有的制造业和未来的先进制造业来支撑。因此,新工科要面向未来,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六问”最终体现在“五个强化”上。

   近期,为推动新工科建设和发展,我们将组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专家组,提供理论指导和战略咨询;根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面向高校征集项目,在评审之后正式立项。条件成熟时,考虑增加部分新工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点,并通过多种形式支持新工科建设。新工科项目不是牌子,不是帽子,而是要切实地在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上,在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所体现。

建设发展新工科要因时而动,“时”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性交汇,是国家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要返本开新,“本”是中国教育的特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未来和挑战。

返本才有根,新工科的“新”要立足新经济的新,要面向当前急需和未来发展培养新工科人才,把握由来、坚守本来、吸收外来、开创未来。

   相关高校要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勇于创“新”,从而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一大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工科人才,为建设工程教育强国作出贡献,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来源:《光明日报》,20170419)

何谓“新工科”?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521万人,毕业生119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218日,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会议围绕新经济对工程教育的需求和挑战、综合性大学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加快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献计献策。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加快新工科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大良司长分析了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强调新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新工科的建设,一方面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他总结回顾了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前期探索,指出高校要加快培养当前产业急需人才,主动布局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人才培养。为加快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高校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

此次会议有关信息通过复旦大学新闻网迅速传播,学术界对何谓新工科,何谓老工科进行了热烈讨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研究员认为,从会议所传递的信息来看,原工科大学的与传统工业相关的专业为老工科,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工科更加凸显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特点,综合性大学发展出的以理科为基础的工科具有新工科的特点。《高等工程教育》杂志常务副主编余东升教授认为,新工科是从新时期全面创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以适应引领新经济发展的战略视角出发,提出的新观点。无论是新经济发展还是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都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挑战不仅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的理念,推动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积极开展相关政策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求我们重新认识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和内在发展规律。新工科的提出为工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是对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做出的中国本土化的回应。

目前新工科凝聚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其战略意义得到普遍认同,但其内涵和外延仍需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讨论。为了对促进学界对新工科有一个更加具象的认识,里瑟琦智库高等教育委员会根据张大良司长报告的主旨思想梳理了2012年专业目录和2015年本科专业备案与审批结果(20162月发布)中的新工科专业分布情况(表1、表2),供学界参考,敬请留言批评指正。

12012年专业目录“新”“老”工科对照表

0801

力学类

“新”“老”工科类别

080101

理论与应用力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080102

工程力学

0802

机械类

080201

机械工程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4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5

工业设计

08020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080207

车辆工程

080208

汽车服务工程

0803

仪器类

080301

测控技术与仪器

0804

材料类

080401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402

材料物理(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080403

材料化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080404

冶金工程

080405

金属材料工程

08040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080407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080408

复合材料与工程

0805

能源动力类

080501

能源与动力工程

0806

电气类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7

电子信息类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新工科专业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新工科专业

080703

通信工程

新工科专业

08070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新工科专业

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新工科专业

080706

信息工程

0808

自动化类

新工科专业

080801

自动化

新工科专业

0809

计算机类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新工科专业

080902

软件工程

新工科专业

080903

网络工程

新工科专业

080904K

信息安全(注:可授工学或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

新工科专业

080905

物联网工程

新工科专业

080906

数字媒体技术

0810

土木类

081001

土木工程

0810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新工科专业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081004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0811

水利类

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

08110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08110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0812

测绘类

081201

测绘工程

081202

遥感科学与技术

新工科专业

0813

化工与制药类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081302

制药工程

0814

地质类

081401

地质工程

081402

勘查技术与工程

081403

资源勘查工程

0815

矿业类

081501

采矿工程

081502

石油工程

081503

矿物加工工程

081504

油气储运工程

0816

纺织类

081601

纺织工程

081602

服装设计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

0817

轻工类

081701

轻化工程

081702

包装工程

081703

印刷工程

0818

交通运输类

081801

交通运输

081802

交通工程

081803K

航海技术

081804K

轮机工程

081805K

飞行技术

0819

海洋工程类

新工科专业

081901

船舶与海洋工程

新工科专业

0820

航空航天类

082001

航空航天工程

082002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082004

飞行器动力工程

082005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

0821

兵器类

082101

武器系统与工程

082102

武器发射工程

082103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082104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082105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082106

装甲车辆工程

082107

信息对抗技术

0822

核工程类

082201

核工程与核技术

082202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新工科专业

082203

工程物理

082204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0823

农业工程类

082301

农业工程

08230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082303

农业电气化

082304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305

农业水利工程

0824

林业工程类

082401

森林工程

082402

木材科学与工程

082403

林产化工

0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082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2502

环境工程

082503

环境科学(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082504

环境生态工程

0826

生物医学工程类

082601

生物医学工程(注: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0827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注:可授工学或农学学士学位)

082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

082703

粮食工程

082704

乳品工程

082705

酿酒工程

0828

建筑类

082801

建筑学

082802

城乡规划

082803

风景园林(注: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

0829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082901

安全工程

0830

生物工程类

083001

生物工程

0831

公安技术类

083101K

刑事科学技术

083102K

消防工程

22015年本科专业备案与审批结果中的“新”“老”工科专业分布对照表

专业名称

类别

新增数

“新”“老”工科类别

物联网工程

新增备案

61

新工科专业

网络与新媒体

新增备案

47

新工科专业

工程造价

新增备案

44

金融工程

新增备案

44

软件工程

新增备案

35

机械电子工程

新增备案

31

数字媒体技术

新增备案

29

新工科专业

网络工程

新增备案

27

新工科专业

汽车服务工程

新增备案

27

材料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22

通信工程

新增备案

21

新工科专业

物流工程

新增备案

20

车辆工程

新增备案

20

土木工程

新增备案

2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16

新工科专业

风景园林

新增备案

16

生物制药

新增备案

15

新工科专业

制药工程

新增备案

1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新增备案

1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新增备案

14

工程管理

新增备案

13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新增备案

13

新工科专业

测绘工程

新增备案

13

视觉传达设计

新增备案

13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新增备案

12

建筑学

新增备案

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新增备案

11

化学工程与工艺

新增备案

11

环境工程

新增备案

11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新增备案

11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9

新工科专业

城乡规划

新增备案

9

电子信息工程

新增备案

8

新工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8

交通工程

新增备案

8

环境生态工程

新增备案

8

新工科专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8

新工科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新增备案

7

新工科专业

医学影像技术

新增备案

7

医学信息工程

新增备案

7

新工科专业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7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新增备案

6

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增备案

6

能源化学工程

新增备案

6

自动化

新增备案

6

新工科专业

信息工程

新增备案

5

新工科专业

安全工程

新增备案

5

新工科专业

园林

新增备案

5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5

新工科专业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新增备案

5

新工科专业

焊接技术与工程

新增备案

5

交通运输

新增备案

4

机械工程

新增备案

4

质量管理工程

新增备案

4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新增备案

4

飞行器制造工程

新增备案

4

新工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新增备案

4

新工科专业

工业工程

新增备案

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新增备案

4

复合材料与工程

新增备案

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新增备案

3

遥感科学与技术

新增备案

3

新工科专业

采矿工程

新增备案

3

工业设计

新增备案

3

地质工程

新增备案

3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新增备案

3

功能材料

新增备案

3

新工科专业

地理科学

新增备案

3

光源与照明

新增备案

3

生物工程

新增备案

3

材料化学

新增备案

3

生物医学工程

新增备案

3

新工科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新增备案

3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新增备案

2

新工科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

新增备案

2

新工科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新增备案

2

新工科专业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新增备案

2

冶金工程

新增备案

2

植物科学与技术

新增备案

2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新增备案

2

新工科专业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新增备案

2

新工科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新增备案

2

新工科专业

航空航天工程

新增备案

2

测控技术与仪器

新增备案

2

铁道工程

新增备案

2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新增备案

2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新增备案

2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新增备案

2

导航工程

新增备案

2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新增备案

2

新工科专业

机械工艺技术

新增备案

2

纺织工程

新增备案

2

勘查技术与工程

新增备案

1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新增备案

1

新工科专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新增备案

1

船舶与海洋工程

新增备案

1

新工科专业

金属材料工程

新增备案

1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新增备案

1

广播电视工程

新增备案

1

乳品工程

新增备案

1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新增备案

1

飞行器适航技术

新增备案

1

新工科专业

武器系统与工程

新增备案

1

水声工程

新增备案

1

新工科专业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新增备案

1

假肢矫形工程

新增备案

1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新增备案

1

服装设计与工程

新增备案

1

水务工程

新增备案

1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新增备案

1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新增备案

1

新工科专业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新增备案

1

新工科专业

地理国情监测

新增备案

1

酿酒工程

新增备案

1

标准化工程

新增备案

1

海洋资源与环境

新增备案

1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1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

新增备案

1

新工科专业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新增备案

1

新工科专业

分子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1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新增备案

1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新增备案

1

环保设备工程

新增备案

1

新工科专业

矿物加工工程

新增备案

1

信息安全

新增审批

9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新增审批

3

新工科专业

网络空间安全

新增审批

2

新工科专业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新增审批

2

新工科专业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新增审批

2

机器人工程

新增审批

1

新工科专业

材料设计科学与工程

新增审批

1

新工科专业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新增审批

1

新工科专业

水利科学与工程

新增审批

1

交通管理工程

新增审批

1

航海技术

新增审批

1

轮机工程

新增审批

1

安全防范工程

新增审批

1

(来源:大学专业网,2017-02-22

为何要有新工科

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相互影响。发展新工科,对接新兴产业,培养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精准医疗……可能有人会问,这些最新的科学技术到底属于工科还是理科?

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如果涉及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方向,应该属于工科;而要论及算法、程序设计语言、数据挖掘、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等,则应属于理科。计算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数十年,但它究竟对应的是工科还是理科?恐怕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日前在复旦大学召开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针对新经济对工程教育的需求和挑战等问题,达成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提出要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主动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

   “复旦共识中,姓还是姓已不再重要,字才是亮点;促进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学科跨界整合,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学科视野下学习,让创新的链条得以充分延伸,这才是新工科真正带来的理念和范式的转变。

   为何要有新工科?学科是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为导向。当传统的理科和工科已不足以应对时代变革,按需求建专业,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转变,是新工科的重要使命。曾有一位工业物联网企业的负责人向笔者倒苦水:到高校去招聘,不少专业都靠得上,似乎又都靠不实。看来,如果高校教育与企业的胃口相距太远,所培养的人才就很难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新工科怎么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2016年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3,专业布点17037个。工程教育促进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虽然工科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但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不可偏废,不能用新工科去取代老工科,不能应激性地多设一些新的交叉专业,甚至片面追求专业细分。新工科不但要带来更多知识,更要做知识的脚手架,搭建一个知识拓展的平台。

   “新工科还需冷思考。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技术发展迅猛,技术上的无人区越来越多,相应地也带来不少道德伦理问题。无人区也要有伦理规范,新工科既要立足技术前沿、鼓励研发,也要触发学生冷静思考新技术对社会层面的影响,让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进行,培养造就一批多样化、创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发展新工科正当其时。(来源:《人民日报》,2017421日)

“新工科”新在哪儿

【面向未来的“新工科”】

最近一段时间,“新工科”的概念在高校里热了起来。缘由是两个月前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了“‘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随后,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启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于是,一场关于“新工科”的讨论在全国高校展开,“新工科”也成为当前工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传统工科教育与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

“新工科”新在何处?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看我们的工程教育“旧”在哪里?至少以下这组数字让我们看到工程教育的“旧”:到2020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将成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专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会达到750万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950万人,电力装备的人才缺口也将达到900多万人。

“缺人才”不只发生在未来,还发生在当下,目前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新经济领域都出现人才供给不足现象,暴露出我国工程教育与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发展有所脱节的短板。

   事实上,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2016年,工科本科在校生538万人,毕业生123万人,专业布点17037个,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是,“我国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工科教学理科化,对于通识教育与工程教育、实践教育与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存在模糊认识,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太大,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这些分析来自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份报告。

   新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他们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也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对未来技术和产业起到引领作用;他们不仅在技术上优秀,同时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说,新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新的目标定位与需求为“新工科”提供了契机,新经济的发展呼唤“新工科”。

   “人才是发展壮大新经济的首要资源。工程教育跟产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相互支撑的。工程教育改革如果滞后,那就拖了产业的后腿。我们急需发展‘新工科’,来支撑新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说。

   “新工科”要立足新经济之“新”

   “你或许希望每一个在贫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以便在学校取得最好的成绩;你或许希望研发一种能够保护孩子免受疟疾威胁的疫苗;你或许希望设计一款电池,在夜晚照亮孩子的书桌,或者研发一项移动技术,有朝一日能帮助孩子开办自己的公司。如果这正是你们想要做的,就放手去做吧。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环境了。”这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的结语。

   比尔·盖茨的这些话让我们看到未来的创新与创造必将无处不在,这恰恰点中了新经济的要点,也让我们看到“新工科”必须要立足新经济之“新”,而不是亦步亦趋跟在新经济后面设专业、开课程,貌似在建设“新工科”,其实还是走以前工程教育的老路。

那么,“新工科”怎么做才能立足新经济之“新”呢?

   首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不要说四年,两三年间,世界就大不同了。我们现在做微信小程序开发,大学是不是要搞一个专业专门学这个?等你搞出来,可能小程序已过时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快速学习能力。”腾讯公司副总裁、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巨宏说。新经济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经济发展总是在推陈出新,不同时期的经济都有“新”的部分,一定时期的“新”也会逐渐变成“旧”。因此,“新工科”要着眼于互联网革命、新技术发展、制造业升级等时代特征,培养学生最核心的能力——学习而且是快速学习新事物的能力。

其次,学生需要在更广泛的专业交叉和融合中学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做法是学工程也需要理解哲学,商科生也要做工程试验。“因为我们认为在他们毕业时,不只需要理工科知识。他们要成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领袖,就需要去了解政治、哲学、历史和整个世界。我们还做了一件听起来很疯狂的事,学生如果对现有专业不满,可以自己设立一个,然后让老师批准他们设计的专业,并据此获得相应学位。”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高级副院长托马斯·肯尼说。这无疑是切中了新经济的脉搏,“信息化、智能化、脑认知、芯片、精准医疗、大数据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它们算工科还是算理科?创新业态催生大学教育转型,传统的理科和工科已不足以应对时代变革,我们要重构一些核心知识,原来的老知识要升级换代。‘新工科’应该做什么?我认为是科学、人文、工程的交叉融合,是培养复合型、综合性人才,学生要具备整合能力、全球视野、领导能力、实践能力,成为一个人文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领袖人物。”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包信和说。(来源:《光明日报》,2017040305版)

从不同轨道实现弯道超车

——高校建设“新工科”的初步探索

光明日报记者 王庆环

  

“新工科”的概念近期才广受关注,但国内高校的相关尝试和探索其实早已开始。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确立了“新工科”研究实践的三方面力量:工科优势高校将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将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作为工科优势高校,东南大学面向智能制造探索建设了我国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中南大学等则选择了直接面向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浙江大学在学科交叉上下功夫,深耕竺可桢学院这块试验田,开创了“机器人+人工智能”“计算机+大数据”等双学位班。钱学森认为,“纯科学家与从事实用工作的工程师间密切合作的需要,产生了一个新的职业——工程研究者或工程科学家。他们形成纯科学和工程之间的桥梁。他们是将基础科学知识应用于工程问题的那些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借着“国家试点学院”的东风,以“工程科学实验班”为载体探索建设新工科,4年多来,实施了多层面选拔组班制、竞争性分流机制、自由选择专业制、本硕博统筹培养制、全员导师制等一系列改革,并且在课程体系和工程类专业的通识教育上大胆创新,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数理基础和人文素养,善于从工程中发现科学问题,并能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工程难题,能够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仪器仪表领域未来工程领军人才”。

   未来“新工科”可能产生的路径,一方面是现有工科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复合,产生新的学科专业;另一方面是理科特别是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产生新的技术、新的工科领域。因此,除传统工科院校外,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也在发挥理科传统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工科”上进行探索。“北京大学2005年建立工学院的时候,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比如美国实现了页岩气革命,改变了能源的结构,我们国家也面临着新能源的发展、节能减排、环境问题、健康问题等等。在这种背景下,配合我们国家创新型战略和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我们自然而然把北大工学院的目标定位为服务于国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一流的工学院。在这个目标下,我们致力于工程科学新知识的发现和应用,我们定位为新型工科,工程科学,不仅培养学术领军人才,还希望培养产业领袖,把我们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从而引领中国与世界技术的创新。”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王建祥说。

    地方高校最浓重的色彩是服务于地方经济,作为北京市属高校的龙头,北京工业大学的探索与北京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2003年,结合北京市发展需求,该校计算机学院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并以增强工程实践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制定了“校企多次交替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通过“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反复训练学生的实际工程技能。在累计时长32周的实践环节中,学生需从需求分析入手,完成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设计——不仅完成网络架构设计,还要进行具体实施。该专业开设仅仅5年,就先后入选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特色专业建设单位,2011年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我们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前期探索至少已有10年。什么是‘新工科’?为什么要发展“新工科”?如何发展‘新工科’?发展什么样的‘新工科’和怎样培养‘新工科’人才?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已经有的初步答案,正是基于这些探索。”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说。

    有关专家表示,期待不同类别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在各自不同的轨道上实现“弯道超车”,不仅契合新兴产业与新经济的当下需求,更能引领新兴产业与新经济的未来发展。当然,实现这样的目标,还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来源:《光明日报》,2017040305版)

聆听新工科建设春雷

  

未来十年,人类可能会迎来八大科技里程碑。迅猛更新迭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代呼啸而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时不我待。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2017年的人间四月天——

春雷始鸣

惊醒

蛰伏了一个冬季的生灵

“新工科”来了

以天下的情怀

天大的魄力

携工程强国之梦

走进万物复苏的春天

   一、因时而动、瞄准未来,“新工科”应当长成啥样

   218日,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共识”。来自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此共识的研讨。

该共识从“十要”切入,全面阐述了“新工科”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路径。一经发布,瞬间火爆各大媒体圈与朋友圈。

在“复旦共识”中,能够清晰感知建设路径设计上具备的引领性及先进性的专业用心——

“新工科”建设杜绝一刀切,按照分级分类的办学特征有侧重地推进: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48日,天津大学,来自工科优势高校齐聚一堂,“天大计划”再次重磅出击,以“六问”直击塑造未来的新工科:问产业需求建专业;问技术发展改内容;问学生志趣变方法;问学校主体推改革;问内外资源创条件;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并依据双一流建设“三步走”的路线图,描绘和制定“新工科”愿景与规划——

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

站在新的起点看来处。

自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稳步探索7年,而伴随着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国的铿锵步伐和“新工科”的开春之雷,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持续提速。

“当今,高等教育面临五个变化:供求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国家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源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的高等教育面临的变化恰是“新工科”因时而动的依据。

“国家推动和实施一系列重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急需改造升级,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参与竞争,我们的坐标已是国际坐标,我们要定的标准已是国际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谈及“新工科”建设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变化时掷地有声。竞争,变革,建设,创新,推进,引领……因时而动,返本开新。“新工科”的愿景美好而宏大。

   二、远处展望、近处审视,“新工科”究竟新在哪儿

   紧缺!大数据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麦肯锡咨询研究指出,到2018年,仅仅在美国,大数据人才短缺就达50%-6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告急——数据显示,未来三年,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750万人。高层次人才紧缺!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其中人才总量近736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员分别只占人才总量的29%和2%。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兴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空天海洋等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高烧难退”。

  脱节!刚毕业的某工科院校的学生小薛在工作后不久抱怨:“大学4年,学校为我们组织的实习多是到校外工厂参观,能够实际动手的岗位特别少,实习时间也很难保证,工作伊始,感觉特别缺乏对新兴产业工作流程和文化的了解,上岗适应慢。”乱石当空,惊涛拍岸。“新工科”的征程看似一点儿也不平静。远处展望,近处审视。我们依然触摸到“新工科”于以往工程教育探索和实践中所迸发的可预见的勃勃生机。在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报告中,有数据显示,我国工科本科生在校生数量于2014年就已达到721万人次,规模达世界第一;同年我国工科毕业生数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38%,也位居世界首位。此外,我国工科教育人才培养,在层次上也较为完备,近年来工科学生在校本科生与博士生的培养均超过20%,硕士生超过16%,专科生也增长了8.5%可以说,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工程教育已取得有一定影响力的成就。可是,巨大的工程人才缺口凸显工程教育改革已行至深水区。“新工科”如何做好历史担当?其究竟“新”在哪?“简单而言,‘三新’涵盖‘新工科’建设内涵:即新理念、新要求以及新途径。新理念即是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新要求即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培养要求;新途径则是通过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以及协调与共享进行新工科人才培养。”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给出了“新”的定义。在当下“新工科”的探索与实践中,最需要吸收和融入什么?钟登华指出,需要更加注重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打造完整创新链条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意-创新-创业”。从上游激发学生创意,从中游创新实践计划,从下游服务学生创业。“天津大学为此成立了宣怀学院,致力于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跨学科教育和创业生态的构建,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富有企业家精神及勇于投身实践的卓越人才。”钟登华说。“在创新创业年代,怎会需要八股文式样的陈旧教学模式?”天津大学宣怀学院副院长邹强担任《创业策划》的教学工作,致力于探索打破边界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企业领导不知从何处认知企业的历史经验,怎能制定出好战略与战术呢?”在邹强的课上,运用的企业诊断案例皆来自其教学团队操盘过的公司。渐渐地,有企业家慕名而来。邹强会把企业家参与的课堂信息及时互动到校内教学平台,吸引更多大学老师到课堂进行校企联动。如此的跨边界探索,企业家、大学老师、大学生深度融合的体验式教学生态体系就搭建成了。围绕“三新”,新工科建设还应体现什么?“新工科建设应体现战略性、创新性、系统化和开放式等特征,从‘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本土化与国家化’三项关键任务入手,实现以通过制定《工程教育法》,推动协同育人;通过扩大办学自主权,使工程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相适应;通过改革评价体系,让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三项重点突破,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钟登华进一步指出。

   三、消除壁垒、学科交叉,“新工科”怎样活起来

    新工科人才培养,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是更多的知识,还是做知识的脚手架,是学习还是如何学习?

“对于‘新工科’建设要‘授人以欲’。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的见解富有新意。

“创新是探索未知世界或解决实际问题,而未知世界或实际问题是不分学科的,创新的突破点往往是交叉学科。因此,‘新工科’建设尤为要注重学科交叉。我们希望学生不拘囿于传统学科边界,由实际问题来驱动学习和研究。”杨斌说。

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就采用探索国际化、跨学科、密切产业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自主创办了“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三大跨学科研究中心,初期涵盖了13个传统一级学科。

消除学科壁垒,由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组织教学科研活动;放宽招生口径,吸纳各学科最优秀生源;通过简化“三段式结构”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可以说,交叉学科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极大的办学灵活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新工科’的发展过程中,就应该应激性地多设一些新的交叉专业,甚至专业更细分和碎片化。‘新工科’的学科交叉,也并非只是工科,人文、设计、医学等都是‘新工科’的积极参与者。”杨斌指出。

作为具有引领性的工科优势高校,大学如何设置适应“新工科”的新专业,无疑需要更多的校本智慧和更具国际视野的管理手段。

“高校要更多地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角度理解‘新工科’,其并非既有工科之外新增加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优化现存的工科,否则,优势工科以往的优势也会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负担。”杨斌的担忧也是诸多工科优势高校管理者急需的应对。

有专家指出,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引起多元化的挑战,其不再仅仅是依靠知识驱动,而是需要一种“可持续竞争力”为依托。

在“新工科”建设视野中,何为可持续竞争力?

“学生具有对于未来全球事务与国家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意识,能认知到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的变化、科学和工程技术在社会信息化变化中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全球化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晓斌副校长解读道。

这样的解读也恰是“新工科”建设的使命和出处。为此,必然要进行涵盖深、覆盖广的全方位教改及探索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徐晓飞指出:要创造培育方式新特征。人才培养方式上,应体现国际化、智能化、交叉化等特征;要探索工程教育项目代入法学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探究式与小班研讨式等学习方式,促进工科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与跨国交换学习。要明确新人才培养类型。如“新工科”人才是培养科技人才与研发人才,还是培养新兴产业人才、卓越工程师人才、交叉复合型人才,或是培养成具有国际竞争人才及可持续竞争人才等。

在两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新范式的理念被诸多与会专家和学者认同。

“新范式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新理念和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多学科以及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在工程教育领域已倾心探索十数年的汕头大学校长顾佩华是“新工科”新范式的有力倡导者。

在“复旦共识”中则明确定义“新工科”新范式为: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

春雷响,万物长。

就在“天大计划”路线图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布前日,在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组织下,来自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的专家代表不顾连日的车马劳顿及高强度的会议研讨,依然在海棠花怒放的天津大学,共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课题申报指南”事宜,准备尽快通过课题发布方式全面启动“新工科”建设……

  

师生微议

教师——面对新工科建设,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教师应该关切什么问题?

乐永康 复旦大学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工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教师需要注意:不能过度强调综合、创新而忽略基础训练,人才的发展潜力来源于扎实的基础训练、宽阔的视野和广泛的兴趣;局限在书本和教室里的学生潜力有限,要让学生经常接触到社会和生产实践,让学生有“见”有“识”;工科人才不能“浮”,懂很多大道理,却没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比理论更有价值的是“Know-how”。

陈力奋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副教授

作为教师,应密切关注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让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与时俱进中保持生命力;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不仅要重基础重应用,更要强调交叉融合,培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T字型甚至π字型人才,注重工程思维的训练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综合性高校更应注重在人文素养和交融碰撞中催生出新领域,用足够的敏锐度引领未来技术,强化复合型工科人才国家战略以及全人类的使命感。

马新宾 长江学者,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

化学工业作为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面临着新能源、新材料、环境、安全等诸多挑战,化工领域也产生了新的交叉学科和新的技术。在传统工科专业的学生培养中必须注入新的内涵,为传统专业注入新的活力。改革课程结构,关注学科交叉知识体系;改革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与行业和新技术紧密结合;改革教育理念,注意全过程培养;改变传统化工的公众“面貌”,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培养适应于新经济和新工业革命的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复合型化工创新人才。

曾周末 天津大学精仪学院院长

“新工科”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回归专业建设本质,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培养过程,重视效果评价,坚持持续改进。而以往我们更多地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注重教育过程中的教,离专业建设的本质渐行渐远。二是关注产业当前和未来的人才需求,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是社会认可,专业必须正视挑战,改革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载体、调整自己的工作,构建以学生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为牵引的育人环境。

学生——作为学生,如何进行“新工科”素养的训练和学习?

徐辉 复旦大学2014级大数据学院

随着多学科交叉越来越普遍,“新工科”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作为多学科交叉应用的学科,课堂内所学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多学科交叉应用的背景要求我们学生自己去涉猎更多的各门学科知识。比如在计算机学科上,我会较为广泛地去阅读相关的论文,并自己动手实践相关内容。而对于统计、数学等偏于应用的学科,我会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进一步,将理论与应用相互结合也是我们需要在不断尝试中逐渐实现的。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把握了新工科的精髓。

廖文杰 天津大学201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生,美国化工学会天津大学学生分会会长

化工学院鼓励并特别支持本科生参与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这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培养机制,是“新工科”建设中强调的学以致用和跨学科交叉的具体体现。我在本科期间组织了国内首支队伍赴美参加2016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Chem-E-Car竞赛,我们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被动的学习,而是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学习、应用理论知识,甚至自己建立一套理论进行分析,培养了我们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在面对新技术发展带来新挑战时多了一份自信。同时,竞赛现场与全球化工强校师生的交流拓宽了视野,激烈的竞赛促使我们更主动更深入地学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041705版)

应对工学未来重大挑战

张东晓  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

工程学或是工学定义为,通过研究与实践,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积极有效地利用自然材料和力量造福人类的一门学科。因此,20世纪的工学取得了诸如电气化、航天、计算机等重大成就。“新工科”建设迫在眉睫,工学应不止于解决当前人类所需,更要着眼于应对未来的重大挑战。

工程学或是工学定义为,通过研究与实践,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积极有效地利用自然材料和力量造福人类的一门学科。因此,20世纪的工学取得了诸如电气化、航天、计算机等重大成就。新工科建设迫在眉睫,工学应不止于解决当前人类所需,更要着眼于应对未来的重大挑战。

有美国工程师提出工学领域未来将面临14个重大挑战,如经济地利用太阳能、发展聚变能源、大脑反向工程等,辐射诸多行业和领域。不难看出,相较于20世纪的工学注重新技术发明,21世纪的工学则更关注的是人和地球。

新工科如何更好地服务人类和地球?美国工程院发起了一项重大挑战学者计划。该计划通过为重大挑战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或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或创造力;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多学科交叉;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可行的商业模式去创业;通过丰富学生的全球化经验使其能理解多元文化,并通过服务学习,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社会意识。我国的新工科建设也应思考,要以怎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切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可行的经济和商业知识以及认知到合乎时代的文化和社会政治背景,最终培养一大批重大挑战学者。(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417)

新工科的浙大“千生计划”

陆国栋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在于提高学生的适应变化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新形势下的“新工科”发展需明确产业需求,以需求引领产业变革方向,关注“新工科”的动态特征。

而动态特征从何而来?这就需要引入市场化力量,重视企业力量,寻找积极性高的企业参与新工科建设。因此,各高校进行新工科建设,要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工科优秀人才实践能力、科研素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对于新工科建设中的校企实习基地的合作企业选择上,要以大中型制造业、科技型企业为主,岗位类别要多样化。

基于此,浙大联合工程教育委员会提出“千生计划”,首批实习计划就在优选企业,安排1000名以上大学生进行实习,真正做到把岗位的性质和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使学校能建设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0417日第5版)

天大行动划定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路径

20174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工程改变世界,行动创造未来,改革呼唤创新,新工科建设在行动。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步入新阶段。20174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我们的目标是:

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

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

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为此目标,我们致力于以下行动:

1.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

根据世界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在总结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工程范式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工科范式。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推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2.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

加强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调研,做好增量优化、存量调整,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到 2020年直接面向新经济的新兴工科专业比例达到50%以上。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服务地矿、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3.问技术发展改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

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打通“最后一学里”。推动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

4.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大学生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跨专业跨校学习,增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和推广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式。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努力实现50%以上工科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一项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专业化创客空间,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5.问学校主体推改革,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和基层首创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变“争帽子、分资源”的被动状态,只争朝夕,撸起袖子加油干。利用好“新工科”这块试验田,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建立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人事考核评聘制度和内部激励机制,探索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凝聚校内外共识,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开展多样化探索。

6.问内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

优化校内协同育人组织模式,通过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产业化学院等方式,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汇聚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推广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到2020年,争取每年由企业资助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达到3万项,参与师生超过10万人。

7.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

立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追求,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深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既培养一批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工科留学生,又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理念、国际标准,扩大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

新工科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我们将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因时而动、返本开新,以动态的、发展的思维深入探索,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实推进。我们将以天大的魄力、天下的情怀砥砺前行,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增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自信,汇聚起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来源:教育部网站,20170412日)

返本开新建设“新工科”

杨秋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工程教育起源于国防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旨在培养工程科技人才,近代以来,工程科技更直接地把科学发现同产业发展联系在一起,使得工程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也是“新工科”建设的根本遵循。2016年,我国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组织《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在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的背景下,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坚持返本开新,返本则有根,开新则不穷。

近代洋务运动时期,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工程教育是我国早期现代高等教育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工程教育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工程科技人才,推动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我国工程教育在与工业化进程的互动中形成了典型的中国特色:一是价值取向上强调服务国家。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设有律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机械工程等4个学科,其中3个为工科,均为当时国家所急需,鲜明地体现了“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办学宗旨。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特征更加明显。二是发展路径上坚持实事求是。我国工程教育是在工业基础缺失背景下由国家创办的,在模仿对象上经历了美、苏、德、日、法等国模式,顶层设计、试点先行,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过程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包括院校调整、工程硕士制度创建、专业认证等。三是培养过程中重视基础与实践。虽然实践教学是当前公认的薄弱环节,但正是因为重视才更加凸显这一问题。

    历史经验证明,工业始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必须拥有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大而不强。同时,产业发展不平衡,尚处在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的发展阶段,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兴起,创新驱动、“一带一路”、制造强国等战略正在全力推进,迫切需要人才支撑。

    从历史规律来看,科技革命总是先于产业革命,在新旧生产范式冲突过程中确立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驱动教育与其呈现同期或略微滞后的转型。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2016G20杭州峰会上提出《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必须面向当前急需和未来产业发展,提前进行人才布局,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来源:《光明日报》,20170403 05版)

站在变革风口的新工科教育

托马斯·肯尼  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教授

  

过去,计算机、脑科学、云传输、餐馆服务业,这些要素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在未来,它们可能非常相关。它们围绕在“新工科”这个大命题下。

互联网在此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让不相关的行业发生融和,它在改变世界,也在改变大学里的工程教育。在复旦大学近日举行的“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热烈讨论着建立综合性大学工程教育新体系这个有趣的话题。

斯坦福报告:未来工程师也要尝点哲学味

    初看斯坦福大学,理工色彩浓郁———全校有1800名教工,其中工程院有270名教工,占全校教工数的15%。不过自建校伊始,斯坦福就创下建立多学科文理教育的愿景,致力于培育未来领导人。为什么设立这样一个目标? 因为我们学校其实“产出”很小,每年的毕业生才2000人,没办法解决全球的劳动力问题,但我们觉得在培训领导人方面可以扮演重要角色。正是基于培养下一代领导人、而不是培养技师的目标,让我们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文理教育。

    工程师也需要理解哲学,商科生也可以做工程试验

    每年有千名学子进入斯坦福接受本科教育,在这里的一大特色是从一开始是没专业的,我们希望学生在斯坦福学一阵子,再选专业。

我们在第一、第二年先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不受任何院系的控制。我们认为学生一开始需要一个广泛的探索,院系的存在会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希望他们在某专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这两者之间,我们进行了平衡,这也是我们改革的方向。

在第一年,包括未来工程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时间去探索各类方向。因为我们相信在他们毕业时,不只需要理工科知识,他们要成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领袖,就需要去了解政策、哲学、历史和整个世界。

我们花了很多功夫让学生接触广泛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比如在第一年,不管你将来拥有什么兴趣,都要倾听一门课———国家是什么。通过这门课,同学会有历史观,可以用更广泛的视角思考以后的人生。

我们提供了很多可能影响到学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的课程。比如,数学、分析、伦理、哲学课。

过去10年,我们还有一个独特的系统———新生研讨会。它采取小班化形式,一个班16个人,让学生和系里的老师一起学习一个学期。他们首先要知道解决问题需要什么基本架构。同学还能和最好的老师一起午餐,一起工作,一起解决项目中的问题。据此,他们可以对以后要学的课程有早期的了解。这将对他们日后整个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带来关键的影响。

坐落于硅谷,斯坦福是离全球创业基地最近的一所大学,因此本科生非常了解这些企业的文化,当他们踏入社会,对创业氛围将毫不陌生。我们要让他们了解到怎样起草资金申请书、怎样打造创业计划、怎样做一个组织架构。

我们也越来越关注让学生获得一手经验,以补充理论教学。比如我教授的“机电一体化”课程。通过这样的实践项目,让大家了解到机电、电路到底是怎样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如何与其他各学科知识的磨合。

请注意,我们给所有专业的学生都上这样的课,这里头约有1/4的学生不是工程背景,他们有的来自商科,我们帮他们打造一个实验背景。我觉得斯坦福代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典范是:我们有专门的空间、专门的实验室,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以及其他简易的生产工具,供大家随时使用。不同系别的学生都可以来做实验,尽管他们的目的不同,我们坚持设置这些基础设施,是要帮助学生打造机会,实践天马行空的点子。

我们也鼓励学生去国外求学,我们在印度、中国及南非、南美都有夏季实验项目。我们认为不管你将来要选滑雪工程,还是其它什么工程,必须了解到其他国家的视角,而不仅仅是加州视角、斯坦福视角。如果学生付不起差旅费,我们就帮他们支付。

    没适合的专业,那就自己设计一个!

    在第二年中期时,我们希望学生考虑要选择的专业,这时他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专注才可以有所进步。

传统的工程学院分类有计算机科学、科学工程、生物工程等,斯坦福和全球都采用相类似的传统分类标准。过去20年,我们对此也有所创新,那就是跨系别专业,由两到三个系别的老师共同打造一个项目或一个系,形成跨专业的混合专业。

比如大气和能量,涉及地球物理学、化学、空气动力学等很多领域,又比如生物机电工程,生物学骨架,以及机械、电力工程都涵盖其中。还有生物医药计算工程,不仅把医学和生物学结合在一起,还涉及计算机建模。

斯坦福让不同系别在一起商量出跨系别的专业。我们认为建立一个面向未来的专业,是可以考虑的事。

我们还做了一件听起来很疯狂的事,让学生自己设计专业。学生如果对现有专业不满,可以自己设立一个。我们有1800名教师,学生可以去找老师,然后让老师批准他们设计的专业,并据此获得相应学位。

让学生自己设计专业,有趣的事也跟着出现了。有不少学生想要学一点的计算机知识,因为他们想用它作为工具去做生物学、土木工程、地球学等方面的研究。我必须承认,这个年纪的学生很胆大,愿意做别人不敢做或不愿做的事。所以我们觉得要给学生一个机会,去打造他们自己觉得面向未来的专业。我们有10%的工程背景的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专业,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大刀阔斧的举措。

     给学生更大的选课自由度,意想不到的组合出现了

     斯坦福也面临挑战,我们会和其他大学进行对比。世界上有很多了不起的理工学校,但我们坚持认为斯坦福要成为综合性大学,而不是一所技术专科学校。这也是现在普遍在我们学校内部讨论的问题。

我们一方面把文科、理科平衡好,还越来越关注一年级发生的一个情况,大家觉得大一的体验对学生日后的兴趣会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前面学得太窄,后面就没有广泛的思路了。但这样一来,学生压力也不小,要学更多东西。如何平衡,激发了工程系内部很多对话和辩论。

我们意识到要让学生参与课程改革。学生不想总被告之你只有ABC的选择,你应该选AB。我们用这个机会来重新设计课程,在某一个学科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进行调整。

   具体来说,我们减少了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如计算机科学专业,原来的核心课程也就是必修课数量很多,涉及算法、人工智能、系统等。学生现在可以有更多选修课,有更多时间探索斯坦福给他们提供的更多自由度。这就是我们新做法,核心课程缩减了,比如算法课已经缩减到原来规模的一半。这样的话,边缘课程增多了。学生可以参与更多专题研究。又比如电子工程,以前必修课程非常多,有120多门课程,现在只剩下50个核心必修课程,总体数量降低了20%,就是说学生可以自定义在某个专业以专题为导向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以前学生获得的自由度比较窄,现在在新生时就可以参与更多实践。这样的话,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更广泛的视野和机会。

这个改革刚刚开始,过去30年我们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你会发现,所有斯坦福电子系学生必修的课程过去非常冗长,有初级课程、高级课程。这个课程的结构就是要求我们的工程师在各个方面都在行,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今,你能看到核心的热流体、热传导等课程都保留了,但有些二年级必修课程放在三年级上,更多课程放进了选修课。这样的话,课程选择又有深度,又有广度。最重要的是,在结束时把所有课程都有机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改革的方向,学生很高兴看到课程有这样的调整,有时我们也发现学生选了一些课程组合很有意思,是我们从没想过的组合。因为这样的改革,斯坦福的学院规模越来越大了,系规模小了。

    我们的改革吸引了更多学生选择工程专业。我们也希望这种改革能遍及到整个大学。(来源:《文汇报》,20170224日)

  

兼容并蓄培养“新工科”人才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启示

光明日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先营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成为时髦热词,也成为一些国家新一轮创新的增长点,导致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严重供不应求。20153月,一则美国知名交通网络公司优步挖走卡内基梅隆大学下属国家机器人工程中心40多名研究人员的消息不胫而走,令卡内基梅隆大学再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跃入人们视线。

   卡内基梅隆大学坐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建校于1900年。匹兹堡是美国著名的工业城市,而卡内基梅隆大学建校之初的目标是“为匹兹堡的工人阶级子女提供良好的职业培训”。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以应用为目标的办学初衷,卡内基梅隆大学无论是起初作为一所区域性的职业技术学校,还是后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学,都保持了实用为主、服务社会的办学特点。

与哈佛大学等有着悠久历史的美国老牌名校相比,卡内基梅隆大学没有优势,因此学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新进行战略规划。面对资金少、学校小、院系设置不完备的实际情况,学校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瞄准技术革新发展的方向,集中力量发展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如今,该大学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学科专业享誉世界,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学术领袖和业界领军人物。

开放包容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一。为了强化学校的应用能力建设,学校重视学科间的交叉合作,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注重以跨学科为核心,特别重视跨越技术与艺术人文学科。

     在教学方面,从1939年起,卡内基梅隆大学就开展了理工科学生至少选修四分之一人文社科课程的“卡内基计划”,鼓励不同生活背景、专业背景、思想观念的人构建一个开放、多元、包容的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这样培养出的工科人才,就不仅是只会用工程知识解决工程难题的专家,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领袖人物”参与到社区、国家和国际事务中。

在科研方面,该校是全美高校中较早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大学,如设立了横跨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领域的“工程设计研究中心”。很难想象,闻名遐迩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竟是从工商管理学院发展出来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卡内基梅隆大学注重创新,注重把商业教育建立在社会科学之上。

    卡内基梅隆大学强调以开放积极的姿态面对社会,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发展目标。为了更好地与企业对接,卡内基梅隆大学建设了一座大楼,将谷歌、英特尔、苹果等多家高科技企业和工程研究机构汇聚在这里。在人工智能方面,卡内基梅隆大学有着顶尖的研究水平,拥有全美领先的国家机器人工程中心,该研究机构孵化出许多初创企业,并且与卡特彼勒和优步等企业进行合作研发。卡内基梅隆大学一直激励创新成果转化,学生通过与通用汽车、索尼、英国石油公司、IBM、谷歌等公司合作,实现了课堂与工作的无缝对接,在学校中练就了一身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也逐渐培养出一种企业家精神。(来源:《光明日报》,2017040305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