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2011~2015年建设和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3-10-15作者:设置

 郑州轻工业学院20112015年建设和发展规划

 

“十一五”规划执行以来,我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十一五”规划和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任务,齐心协力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和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科学校区一期工程圆满完成,二期工程顺利启动,博士单位省级立项成功实现,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类型不断丰富,学科建设成绩突出,质量工程成效卓著,科技实力稳步提升,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对外交流广泛深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我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已经全面完成,学校将跨入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新的发展阶段。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振兴轻工业已经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高等教育将超越规模扩展、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振兴轻工业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形势,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建设一所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多科性大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求,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我校为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依据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结合我校长期发展积淀的基础和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校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亮校”的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省部共建为契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博士单位建设、更名大学、新校区建设三大目标早日实现,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多科性大学。

二、“十二五”期间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工程

20112015年我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注重优化结构,加强内涵建设,落实省局共建协议,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加强省级博士单位立项建设、更名大学条件建设、新校区建设,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层次,把学校建成在省内同类高校位居前列,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达到相当规模,成为博士授权单位,特色明显,优势突出,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20112015年我校建设和发展的七大重点工程是:

(一)省局共建工程

把握教育部、国家有关部委及省政府积极支持省部(局)共建高校的机遇,立足我校烟草学科行业特色鲜明的优势,按照“谋划方案、协调推进、明确意向、达成协议和实施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强沟通与协调,争取国家烟草专卖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实现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我校。

 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指导下,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富有特色、体现水平”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省局共建协议,进一步加强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支撑学科建设,推进烟草学科与轻工机械、自动控制、化学化工、工业设计和经济管理等学科的有机整合;健全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形成行业人才立体培养体系;建设以烟草加工为特色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形成面向行业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增强学校服务烟草行业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

(二)人才培养工程

在办学规模方面,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扩大本科教育,加强国内外合作办学,招收留学生,积极发展软件职业教育,兼顾成人教育,经过五年的发展,使各类在校生达到27000人左右,其中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000人左右,研究生1300人左右,其他700人左右。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质量提升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育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人人成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积极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双学位”培养工作,到2015年,达到10个专业5%的在校生纳入“卓越计划”培养体系。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巩固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特色专业、教材、教学资源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期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果。根据教育部二期质量工程项目“整体设计、有限目标、明确重点、分步推进”的建设方针,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充分调动教师投入教学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科建设工程

坚持特色亮校理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学科布局。建设 5个以上省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0 个左右省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增强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建设好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 3 个博士点建设学科,充分发挥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等学科的支撑作用,每个博士点建设学科形成 4-6 个特色明显、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相互支撑的学科方向,其中有 1-2 个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竞争力、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使学科整体实力达到国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要求。

加强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获得10-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50个以上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类别,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达到3个以上,各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达到18个以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招生总规模的50%左右。在拓宽研究生培养渠道、丰富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基础上,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建立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措施,提升研究生创新教育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开展与国内高水平重点大学联合培博士研究生工作,培育博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积累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为独立培博士研究生奠定基础。

加强专业建设。依托重点优势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加强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重点建设15个左右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优势专业;调整专业布局,拓宽专业内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设学科门类和专业,在现有50个本科专业(64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2015年本科专业数量达到58个。

()队伍建设工程

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与学科、专业建设需要,适度增加师资总量,形成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2015年,学校师资总量达到1500人左右,其中在编专任教师1350人左右、外聘教师150人左右(折合数)。

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500人左右,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教授人数达到220人以上,副教授达到330人以上,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教师学缘结构多元化,提高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专任教师数量,引进具有全日制博士、硕士学位的海外留学人员占年度新增师资的20%以上。鼓励工科专业专职教师从事工程实践,到2015年,各工科专业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一年以上的比例达到50%以上。

重点打造一批高层次学术梯队。围绕博士点建设学科,依托省级及以上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引进学科领军人物35人,力争成功申报河南省“百人计划”创新人才1-2人以上,力争达到双聘院士8人以上,省级特聘教授12人以上,校级特聘教授15人以上,省、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70人左右,选拔培养省、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20人左右,逐步形成一批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团队合作与创新意识强的学术梯队。

(五)科研强校工程

努力实现高层次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的新突破。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形成创新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的省级科技创新团队67个,为冲击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奠定良好的基础;力争实现国家教育部、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以国家和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申报和研究为重点,积极主动多渠道争取科研任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6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143项以上,完成横向开发和推广项目250项以上,科研经费总额达到年均3000万元左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成果达到150项左右,取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35项以上,加强与高水平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在国家级科技奖励方面实现突破。

着力实现学校整体学术水平的新突破。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700篇以上, 其中三大收录论文900篇,出版学术著作100部以上(不含教材),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力争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率达20%以上;继续加强学报建设,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为学校科学研究、学术人才培养和对外学术交流提供有利条件。

(六)开放办学工程

加强与国外高校及国外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我校的国际教育从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多样化等方面都有新的飞跃;加快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来校留学人员结构,招收留学生达到一定规模。

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包括港澳台地区高校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积极创新合作形式,不断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

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联系,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烟草及相关行业发展,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友会、基金会建设,不断拓展学校与校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服务与合作,建立社会支持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支撑、服务学校事业发展。

(七)平台建设工程

推进科学校区建设工作,完善新老校区功能定位。积极推进科学校区征地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基本建成科学校区,实现总体规划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合理规划两个校区,建设环境优美的校园。

建设 6个左右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改善公共基础实验室(中心)条件,增设一批特色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3000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7800元以上。加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图书馆馆藏图书达到220万册。建成充分展现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校史馆。

建成安全可靠、先进实用的万兆校园网络,网络信息点数30000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3000 Mbps,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总量300GB,电子邮件系统用户35000 个,建成学校公共基础服务平台,实现数据、设备和应用集中管理,搭建资源共享的业务及应用平台,构筑数字化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环境。

三、确保学校“十二五”规划完成的主要措施

()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坚实的思想基础

1.加强党的建设,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的能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完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的能力。

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干部选拔、教育、培养、考核、监督、使用和管理制度,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师生信得过的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加强干部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理顺校、院(系、部)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工作创新;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做好在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党的观念和党员模范意识。

2.加强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巩固学校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坚持和完善校、院(系、部)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做好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弘扬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乐群的优良教风,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师德培训,完善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培训制度;逐步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纳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工作,并将师德作为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奠定学校发展的文化基石

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对学校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践行“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深入挖掘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凝练和弘扬为全校师生员工广泛认同、独具特色的轻院精神,使之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员工奋发进取的文化力量。制定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建立大学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推动具有轻院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步伐,彰显大学文化的育人和凝聚功能。

(二)凝炼方向,完善制度,搭建平台,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

重点建设好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 3 个博士点建设学科,加强支撑学科建设,使建设学科与支撑学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努力培育学科特色,根据学校现有学科基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科方向的集中度,突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烟草科学)和电机与电器等特色明显的学科研究方向。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通过科学布局和优化配置资源,扶持新兴和交叉学科,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建立以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在做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同时,加强多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建立健全学位点建设、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的评估体系,提高研究生创新教育水平。

2.理顺学科管理机制,完善配套激励制度

加强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对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领导、监督和管理,及时解决学科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发挥院(系、部)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中的咨询与决策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科负责人制度,构建学科建设工作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强化目标和任务的管理考核。

3.建设完善学科平台与公共服务平台

以落实省局共建协议为重要抓手,加大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各层次重点学科的内涵建设,重点保证博士点建设学科和支撑学科在人才引进与培养、学科平台建设与维护、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学位点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进一步建立健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省部级学科平台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建立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学校管理与院(系、部)管理相结合、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三)提升层次,优化结构,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坚持公开招聘制度,加大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引进力度,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结合,注重改善引进博士的结构,优先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或海外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适时调整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校内相关政策,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结构好、学缘结构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2.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完善省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培养对象等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国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完善教师进修、访学、公派出国等有关规定,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进修。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和学习实践,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逐步提高具有工程师经历教师的比例。逐步实行教师学历、学位层次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岗位聘用挂钩制度。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外聘教师管理,发挥外聘教师、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3.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管理与服务体系

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不断完善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继续抓好博士科研基金资助工作,及时落实引进人才待遇。加强对引进博士的考核,发挥博士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对省级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创新人才、年薪制人员等各类人才的年度考核管理和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管理,逐步建立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形成合理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规范院士工作站建设与管理,建立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与岗位设置管理与聘用制度相衔接的教师职称(职务)推荐评审机制,发挥职称评审工作的政策导向作用,对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晋升与考核中要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与发表论文,逐步转向同时重视教师的工程经历、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研合作、技术服务和工程研发等方面。在已有9个学科具备副教授职称评审权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更多学科的副教授职称评审权。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贯彻落实“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多课堂”的指导方针,积极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学分管理制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学校已经开展的“卓越计划”专业立项及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等工作基础上,继承和发扬工科院校重视工程教育的传统,从学校内部培养走向开放的校企联合培养。在已获批的5个双学位本科专业基础上,打破文理科单向思维界限,实现跨学科、跨专业融合,扩大双学位学科门类;以学生为本,通过实施双学位人才培养,拓宽学生学习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竞争力。加强国际教育、软件职业教育、文化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基地的教学基本建设;创新成人教育发展模式,拓展办学空间,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优化专业布局,彰显专业特色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以基础性专业建设为依托,强化理科与文科专业的支撑作用,形成优势集中、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格局。开展专业认证试点,继续加大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建设力度,通过本科专业动态评估,带动专业建设改革,彰显办学特色。

3.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继续抓好一期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建设,构建适合我校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体系;以培育教学名师为契机,以课程团队为依托,构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着力点,加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推进双语教学改革,重点培育和出版一批特色鲜明的优秀教材;加强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构建创新教育基地。

根据教育部二期质量工程“落实纲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引领示范、注重实践”的指导方针,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学生受益为核心、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为关键、以发展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教育资源建设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估为保障,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实践能力、资源共享与信息化建设等四方面工作。

4.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完善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分层次设立研究性教改课题,促进教研成果不断取得突破;鼓励教授尤其是科研水平高的中青年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做到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同等对待,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加强对教学名师教学经验的总结、研究和推广,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建立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技能竞赛,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加强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及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积极实施导师制,以多种形式组成学习研讨班,开展研究性学习,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学术活动、参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积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学科性竞赛活动。支持学生开展课外学术活动、参加社会调查,丰富学生第二课堂。通过立项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与创新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6.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

实施课程评估、专业评估、院(系、部)教学管理工作评估的“三层次评估方案”,逐步实现教学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构建学生评教、同行专家评教、学校和院(系、部)领导评教的“三元评教体系”,充分发挥校、院(系、部)两级教学督导和学生信息员作用,建立顺畅、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科学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完善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教学管理工作评价“三套评价机制”,规范管理,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整合科技资源,壮大科研队伍,提高科研水平

1.明确科研方向

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工作的要求,以省局共建为契机,根据学科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明确学校科研方向。加强科研队伍和科技资源整合,积极融入行业科研体系,形成“拳头效应”,在某些研究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制定、完善科研投入、科研奖励等各项政策措施,以政策机制调动和保护为学校科研发展做出贡献人员的积极性和利益,创造有利于科研工作的政策环境,促进科研工作发展。

3.加强科技团队建设

积极探索科技人才组织模式,打破院(系、部)之间的壁垒,遴选科研创新团队,大力提高研究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形成若干个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学术影响力大、创新能力强的团队。

 4.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继续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力争实现国家教育部、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零的突破,鼓励与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加强对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促进科研机构的健康发展。加强科研基本条件建设,增加科研条件建设投入,鼓励院(系、部)采取各种措施,自筹资金购置必要的科研仪器设备。

5.规范科技产业管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与各类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系,搭建与企业、科研院所技术对接、信息反馈的桥梁通道。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运用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性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率达20%以上。加强与政府联系,为各级政府政策制定、决策咨询提供服务。依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完善科技企业的资本投入和撤出机制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为核心、效益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机制。

(六)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办学,拓展办学空间

1.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国际教育新模式。加强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韩国首尔市立大学等友好学校的紧密合作,切实做好现有“2+2”国际合作项目和校际交换生项目;加强与美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关系,发展新的教育合作伙伴;建立健全留学生教学、管理制度,改善留学生教学生活条件,做好留学生招生工作;探索与国外高校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模式与机制,争取实现研究生层次对外合作办学的新突破。

2.加强国内交流与合作

建立健全与国内知名高校包括港澳台地区高校以及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教育科研合作平台和基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要有效推进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培博士生工作,充分利用知名高校的教育资源,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以开放促发展。认真做好与现有国内合作办学单位的合作办学工作,不断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巩固合作关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认真研究国内合作办学政策的调整与变化,积极寻求新的合作办学项目,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七)加快校园建设步伐,实现两校区协调发展

1.加快科学校区建设步伐

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完成科学校区二期工程建设,推进三期工程建设,开展教职工公寓建设,谋划后期相关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按照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园林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总体要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校园绿化、美化,统筹自然与人文景观建设,形成布局合理、清洁优美、环境宜人、蕴含历史传统和人文底蕴的校园环境。

2.细化两校区功能定位

明确科学校区、东风校区发展需求,统筹考虑校园文化建设、学科专业布局、资源共享、微观管理等需要,细化科学校区、东风校区的功能定位,完善两校区规划方案;统筹兼顾、规范有序地开展部分院(系、部)搬迁工作,做好科学校区、东风校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形成科学校区、东风校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充分发挥科学校区管委会的职能作用,加强科学校区的管理,尤其是做好科学校区与东风校区各项工作的衔接和协调,实现两校区和谐发展。

3.优化两校区资源配置

加强对学校各类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房地产资源、设备资源、无形资产等)分布及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为建立办学效益评估机制奠定基础。有效集成校内资源,有序统筹发展要素,完善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盘活办学资源,促进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有效利用,提高土地、设备、房产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不断健全资产配置体系和运行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能。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水电及公有用房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等工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

4.加强两校区办学条件建设

加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改善公共基础实验室(中心)条件,增设一批特色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的模式,积极推进与烟草及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方面的工作,为学校事业的新发展赢得更多的优质资源。加强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丰富馆藏资源,健全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不断完善“特色服务”体系和内容,全面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和读者服务水平。加快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强化反映学校发展历史、重点项目、重大活动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工作,建成充分展现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的校史馆,提高档案工作水平。

5.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融合集成、资源共享的原则,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校园网络,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加强信息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的建设;建设教学资源库,开发优秀教师教案、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快应用系统建设及整合,实现教学、管理、生活数字信息的全覆盖和统一平台管理。

(八)积极筹集资金,加强财务管理,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1.多渠道筹措资金

充分把握国家和河南省对高等教育增加投入的机遇,积极与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充分挖掘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学校自筹资金收入。加强和银行的联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科学、合理运作信贷资金,降低信贷资金的风险和筹资成本,保证学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2.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重视和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估、防范机制。依法理财,精细管理,厉行节约,统筹兼顾,切实处理好“两个关系”,实现“四个确保”

(九)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管理体制

1.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制定《郑州轻工业学院章程》,依照章程规范管理学校。推进董事会筹建工作,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正确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2.深化校院(系、部)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优化院(系、部)层面的权力配置与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重心下移,充分调动院(系、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院(系、部)的活力,形成规范的校院(系、部)两级管理体制。

3.健全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按照“因事设岗、按岗聘用、公开竞争、以岗定薪、合同管理”的原则,科学设置岗位,完善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以绩效考核为导向,强化目标管理,加大考核与奖惩力度,重点奖励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优秀教师和学术团队。引导各院(系、部)出台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十)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1.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德智并重、知行合一,强化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风建设,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认真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努力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关心教职工生活,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进一步改善民生,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不断改善教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注重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宽松愉快的学术氛围,丰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努力建设良好的工作软环境。积极探索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机制,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加强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

把安全稳定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责任感。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治安教育,协调好周边治安工作,为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防控体系,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附:“十二五”期间建设发展目标年度任务分解表

 

    1.“十二五”期间学校办学规模

年 度

在校本科生(人)

在校研究生(人)

合 计(人)

2011

20600

960

21560

2012

21600

1100

22700

2013

22700

1150

23850

2014

23800

1250

25050

2015

25000

1350

26350

 

 

2.“十二五”期间学科专业发展情况

 

 

年 度

硕士点

 

本科专 业

 

省级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基地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涵盖)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领域)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2011

9

46

3

16

53

4

10

2

1

2012

9

46

3

16

55

4

10

3

2

2013

12

56

3

18

56

5

9

4

2

2014

12

56

3

18

57

5

9

4

2

2015

15

60

3-4

18

58

5

9

5

3

 

    3.“十二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

年 度

专任

教师数

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特聘

教授

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学术技术带头人

2011

1100

52%

26%

3-4

60

2012

1170

50%

30%

4-6

75

2013

1230

49%

33%

6-8

90

2014

1290

48%

35%

8-10

105

2015

1350

47%

38%

10-12

120

   

 

4.“十二五”期间科研开发

年 度

国家级

科研项目

省部级

科研项目

横向开发

和推广项目

省部级科研鉴定成果

科研经费(万元)

2011

12

25

40

25

2200

2012

13

28

45

27

2500

2013

13

30

50

29

2900

2014

14

30

55

31

3450

2015

14

30

60

33

4150

 

 

5.“十二五”期间办学条件

年 度

图书馆藏书(万册)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2011

130

18500

2012

150

20000

2013

170

21000

2014

195

22000

2015

220

2300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