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深耕新工科人才培养特区

发布时间:2018-11-28作者:设置



   南通大学张謇学院今年9月迎来了首批新生,来自该校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5个工科学院、12个不同专业的30名学生,通过层层选拔,从243名新生中脱颖而出。这是该校面对新技术和产业革命,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一次大胆尝试。

 

    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是南通大学创始人。“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是张謇留下来的教育理念,也是南通大学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办学方针。新的时代,该校在办学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了张謇的教育思想,并融入新工科建设,探求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拔尖引领的同频共振。

 

    优化专业结构,学科发展锚定“新工科”

 

    新工科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地方高校,应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起支撑作用。近年来,南通大学积极调整专业结构,通过学科顶层设计锚定新工科发展前沿。

 

    2018年,学校通过对原有100个专业的调研,坚持“发展重点专业、扶持新兴专业、优化竞争专业”,继续加强品牌专业、重点专业的建设和办学不满6年的新兴专业建设,建立竞争发展专业评估机制,实施绩效考核和滚动式评估。

 

    “新工科教育不是培养年轻的‘机器人’,而是激发年轻人去创造。”该校电气工程学院一直秉承该办学理念。

 

    早从2008年起,电气工程学院就开始探索凝练出适应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理论知识—工程实践—集成创新”电气类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通识、基础、专业”课程群增设多元课程,把创新教育课程、电气类新技术专题、经济与管理、法律与职业伦理等引入课堂。电气研2017级的蒋凌为电气学院的保研生,他感慨道,“这些看似简单的课程实则一点儿也不简单,学院是要培养我们成为未来产业的核心,而不单单是企业的螺丝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生郭军亮现在是南通烟滤嘴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刚进公司时,他收到了一些“复合滤棒存在间隙产品质量缺陷”相关市场反馈和投诉。郭军亮用一年时间做成在线检测及剔除系统,解决了滤棒拼接间隙、错位、相位偏移等问题,他所承担的QC课题还连续三年获得江苏中烟优秀QC成果发布一等奖。

 

    “产品处理范围广,灵活性强,跟踪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经济性强……”企业在用户使用报告中高度评价道。“南通大学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入了新鲜血液。”南通烟滤嘴公司总经理陈海兵对通大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赞赏有加。

 

    正是得益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提前布局,该校电气学院学生在课外科技竞赛中参与率达100%;学生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达120余项;80%以上毕业生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上市公司技术管理骨干……该学院成为学校首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院。

 

    “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电气工程学院这种人人参与、教改与人才培养并行的课程资源建设在全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校党委书记浦玉忠对电气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肯定。

 

    对接地方需求,人才培养嵌入“产业链”

 

    不久前,南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许然与国内著名碳纤维生产企业苏州赛力菲陶纤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成为该公司首位非“211”“985”高校毕业的员工。

 

    “从研二上学期开始,学院安排我到苏州赛力菲公司新品研发部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之前研究的碳纤维材料早已跟不上行业形势,公司已经开始研发更加高级的碳化硅纤维。”于是,许然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学院导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设计出一种碳化硅纤维针刺毡,并以此获得两项发明专利。

 

    许然的成功是南通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改革和创新的一个缩影。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明确学术型与应用型并举的人才培养定位,实践采用校企联合,建立“嵌入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企业需求,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能够进行工程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不搞填鸭式的教育,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创造力激发出来。

 

    “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南通市当前正在建设轨道交通,急需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交通学院为此专门引进了该专业方向的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整合了计算机、机械、电子、通讯、管理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实验资源,组建了以智能交通工程为背景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团队。

 

    学校的智能交通综合训练中心,全尺寸交通沙盘仿真模型让人眼前一亮,交通检测器、信号灯、高清摄像机、信息发布屏、收费匝道等智能交通模拟设备应有尽有。交通设备与控制专业的学生们正在进行高速越野车转弯试验,这里成为学生们提升专业能力的演练地。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通过指导、查阅、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实训实践中扎实成长。”魏明老师说。

 

    在人才培育终端,学院改变以往的分散式实习模式,改为学院将学生安排到德邦物流、海康威视等行业龙头企业实习。通过带薪实习,企业以准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将企业育人与学校育人相结合,建立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机制。

 

    “现代高等教育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高质就业为根本。”校长施卫东对如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跨界整合资源,拔尖引领探索“新模式”

 

    创新教育不仅需要企业的全情投入,更需要有人才的鼎立支撑。在建好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的同时,学校依托重点学科,整合优质资源,建立跨学院和学科的专业机制。成立了张謇学院,这是南通大学校地合作的又一次创新。

 

    “作为地方高校,要将学科有效融合,要敢于运行创新模式,才能带来大学教育的改革创新。”张謇学院首任名誉院长景建平说。从业20年,景建平意识到年轻的优秀工程师对于企业发展很重要,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创业期间,他创立了株式会社KTI和成立苏州凯迪亚半导体制造设备有限公司,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积累了不少领导团队的经验。

 

    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特区,张謇学院依托学校重点学科,整合众多优秀工科学院、优质学科资源,以智能科学为引线,采用个性化培养方案,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工匠”为学生授课,并带领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智能制造领域复合创新应用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本科四年将分别围绕智能机电基础理论学科、专业基础科目、专业科目、产业应用进行系统学习。本科一、二年级以基础性教学为主,不同于普通本科教学,教学方式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三、四年级开始,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重点研究方向,并适当嵌入研究生课程,带领学生到企业开展大量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新成立的张謇学院瞄准国内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功经验,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遴选人才,选拔30名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在教学方面,吸纳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立足本科教学改革前沿,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课程教学实施计划,通过小班教学、名师授课,因材施教,注重创新,推进国际化教学。

 

    “因为我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有钻研精神,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个人未来的发展意向,此外,我也比较看重学院有出国的机会。”父母都是工程师的周昆阳,受家庭的影响,在得知学校成立该学院后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并以优异的成绩当选为班长。他希望在未来四年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在南通大学开创一条属于他的创新之路。

 

    “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要有优秀的学科和老师,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创新的思想和丰富的技能。”景建平坚信,在新工科领域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改革创新,坚持培养具有远见卓识、创新精神、责任担当的学术与应用并重型拔尖人才,未来,将会给南通大学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发展。(本报记者 徐倩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11.26)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