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参考 2020年第1期 (总第99期)

发布时间:2020-10-05作者:设置

 

疫情后的教育发展及教育变革


编者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成为考验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的试金石。目前,在疫情已经基本被控制的情况下,全国大中小学校已逐渐恢复教学秩序。但疫情的影响还没有结束,它带给教育发展、教育治理、教育培养等方面的思索仍在继续。后疫情时期的高等教育发展有哪些地方需要关注,疫情促使高等教育发生哪些变革,如何使高等教育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继续发挥出培育人才、创新科技的引领作用,我们收集并整理了一些学者、专家的观点,编写了本专辑

 

科学推进高校“十四五”规划

中国教育新闻网

 

立德树人纵深推进。“十四五”期间,高校应继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推动立德树人向纵深发展。具体来看:一是要旗帜鲜明地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培养人才上的基础性指导地位,把培养空间拓展到鲜活的生产实践中,把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三是用迭代思维来重构培养体系,包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体现交叉融合趋势的课程内容、利用现代化手段的教育教学过程,特别是要让人才需求方(如企业)参与培养过程,这就需要战略性谋划和系统性实施。

贡献国家创新。一是不断强化基础研究能力,在前沿理论研究、工程基础研究上打造优势,依托重大科技设施推动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二是利用校内外各种力量提升技术攻关和工程化能力,把一体化协同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重大工程需求的基本依靠;三是改善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营造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优良学风,鼓励原始创新,尊重学科差异,破除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释放科研生产力。

关键环节改革破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按照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各高校结合实际分别制定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并加以实施。近年来,各领域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营造了深化综合改革的氛围,但进入深水区之后仍然有很多亟待破冰的关键难题。目前,继续深化改革的宏观环境不断向好,高校在经费使用、人事管理、学生培养等关键领域的自主权不断加强,这也为高校在深层次上逐步打消了以前因为改革方向反复带来的风险担忧。

全球视野开放办学。同化管理,推动中外学生培养过程一体化,消除校园生活“孤岛”,促进中外学生相知、相亲、相融;二是以全球化视野塑造办学范式,包括建设更多的国际化课程、应对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三是打造全景式的国际化办学特区,对接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办学资源,为改变总体办学面貌起到更好的示范效果。

 

教育要以实现全面现代化为发展方向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

 

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征途上,教育系统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构建政府治理新体系进程中的学校治理现代化若干重点:第一,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需要政府全面步入依法治教的轨道。第二,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需要着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第三,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需要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方面迈开新步。第四,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需要在加强监督和动员社会参与上下功夫。

通过数字政府及数字化学校建设,健全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着力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建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学校治理的制度规则,探索建立多元评价监测制度,形成社会参与学校治理常态化机制。

 

未来教育“规划定制智慧互联”

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书国

 

我们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不能完全依据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战略规划会出现从制定转向定制转变,展现“规划定制、智慧互联”。中国未来教育发展将呈现教育综合实力全球领先、教育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基础教育成为国际典范、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引领者、一流大学进入世界前列、现代化模式进入成熟阶段等趋势,未来教育规划更加关注制度建设、更加关注教育治理能力、更加关注优质均衡、更加关注家庭教育、教育竞争力和影响力培养、更加关注教师发展、更加关注人工智能、更加关注终身发展、更加关注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关注讲好中国故事。

 

编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

 

编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第一”:在历史方位上,是迈进新时代的第一个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在指导思想上,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个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在奋斗目标上,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在世界格局上,是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第一个教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

包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健全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和督导机制,提高教育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优化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健全教育法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抓好四个重点,练好办学治校基本功

华中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  查道林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这项基本功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证,也是统筹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重点抓好党的政治建设,着力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一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治功能是党的基层组织基本功能,政治功能强不强关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二是全面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在学校党委层面,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层层落实的政治责任链条,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工作机制,提升班子整体功能和议事决策水平。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重点抓好党的组织力提升,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建强党的组织阵地。一方面要探索“线上党建”模式,用新的传播方式和教育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另一方面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加强新时代高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每一个党支部打造成组织力提升的承接点、集合点、发力点,三是促进党建业务融合。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机融合,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业务工作“双融双促”。四是抓好党建示范创建。深入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持续开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继续打造党建工作“标杆分党委(党总支)”和“样板支部”。

(三)重点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力,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重点抓好党管人才工作,着力提升“双一流”建设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高校作为人才汇聚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党管人才应主要体现在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后疫情时代”高校各项改革发展,人才是关键要素。

 

深入推进学校“五育”建设工作,全面完善学校立德树人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双阶

 

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又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总书记回信勉励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毕业后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术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群众。

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调研时,勉励孩子们要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勉励广大师生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指出,希望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希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全面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着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专业有机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等方面的实践创新。

2.深入强化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建设更高素质教师队伍。尽力扩大专任教师规模,合理优化生师比。推动各类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探索学校“学者名师支持计划”教学岗位,进一步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大力开展教学成果奖、本科教学创新奖等评选,构建更为丰富的教师教学荣誉体系。

3.大力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打造高水平专业课程体系。加大跨学科交叉培养力度,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更多通道。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依据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招生计划动态分配与管理。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计划。

4.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支持并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专题竞赛,以赛促学,提升综合能力。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向学生充分开放。

5.进一步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期。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和运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推进学生教育大数据采集和共享工作,建设学生校园学习大数据库。

6.升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支持学院集中力量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合作伙伴开展学生交换交流、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学位互授联授。打造优秀本科生国际培养示范项目,选派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交流学习。

7.加强学校体美劳教育,全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更新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严格体育学习要求。整合学校美育课程资源,构建学校美育课程体系。推进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网格化管理,组织上好集中劳动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推动志愿者社会劳动。鼓励学生假期参与家庭劳动,推进责任、幸福和感恩教育。

 

巩固和加强国际教育合作提升教育服务的国际流动

 华中师范大学  余新国

 

为了将教育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优势,快速整合全球资源,采取了卓有成效的系列举措。这些举措包括:成立全球教育联盟、提供技术支持、提供资源支持、提供培训支持、建立全学习平台等。鉴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是推动疫情后技术变革教育的又一方向。

我国的教育技术已经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利用这样的优势技术和我国庞大且优秀的教师队伍可以为友好国家开展普惠性的教育服务,为这些国家的发展贡献出中国的力量。在引进教育方面,可以通过联合办学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资源,通过运用教育技术提升教育体验和教育效果。

疫情之后教育技术将迎来新一阶段的大发展,这一阶段将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主要主题,通过结合5G技术和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具有教育智能化特征的可以应用于课堂内外以及学校内外的教育平台和教学工具为主要任务。

20205月,华中师范大学决定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整合优质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育人和创新高地,开启了学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以教育创新彰显大学责任与担当的新篇章。

 

创新疫后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新思路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

 

疫情的暴发对既有的科研活动如田野调查、科学实验、学术交流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的突破,科研中的某些领域依然能够有序展开。网上各种会议系统的开发,使得学术交流打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学者们坐在家里就可以进入网上会议室自如地发表观点,开展研讨,不仅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节省了旅途时间,而且能够容纳更多的学者与会观摩,其效果不亚于现场会议。大数据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能够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大数据与科研的结合必然改变科研范式、方法,从而催生新的知识。因此,未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加大数据库的建设力度。其一,购买数据库服务。未来学校应将数据库服务的购买作为学科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的聚力点,让一线的科研人员足不出校可以查阅、利用本学科的重要数据库。其二,自主开发,汇集力量重点建设长期管用的数据库。在数据库的开发、利用方面,我校中国农村研究院集十余年之功建立起来的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系统、中国农村社会动态跟踪系统、中国农村村情观测系统、中国农村数据库、农村政策仿真预测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一项基础性建设,在科研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为政策咨询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当前,我校正在统筹力量,建设2019-COVID疫情大数据平台,相信随着该平台的建设成功,我校在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疫情防范、基层社会治理、公共舆情应对、瘟疫史等若干领域的研究中,取得更加扎实的成果,进而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未来,我们应该加强一线科研人员在数据采集、挖掘、利用方面的能力提升。数据库不应该只是单一的资料库,而是集数据分类、标引、检索、乃至于人工智能分析系统于一体的、多功能的数字化场景,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开展技术性的统计、分析,将大大提高科研质量和效率。

未来,我们应该秉持“大科研”理念,加强科研力量的整合与汇聚。“大科研”理念应该将面向学术前沿的基础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的应用研究、面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研究,视为同等重要的科研工作。

 

建立全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   岳伟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同时也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统筹规划。虽然我们国家已经通过出台《中小学生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及鼓励创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措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但长期以来,我国并未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因此,需要建立覆盖国民生活全区间、贯穿国民学习全过程的教育体系:一是建立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有机衔接的全学段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基本内容,将生态文明素养纳入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内容;二是建立覆盖全行业的生态文明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将生态文明素养融入各行各业职业操守与职业能力培训,引导从业人员自觉践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发展理念;三是建立覆盖全年龄的生态文明终身教育体系,依托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科普教育等渠道强化全体国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四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公共宣传教育体系,依托媒体宣传、公益文化活动、文明创建行动等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渗透,使生态文明成为全体国民对文明形态的共同追求。

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早已起步,并已经取得一些良好经验。但总体上看,目前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还处于局部校本化开发阶段,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理论还比较薄弱,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支撑全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还未形成。因此,必须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全面加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在学校教育课程、职业培训课程、开放教育课程等各类课程设置、课程标准修订和教材开发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明确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基本要求;二是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因地制宜、发掘资源,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国民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之中;三是推进生态文明校本课程开发,紧密结合不同受教育群体特点和教育实施机构的文化特色,开发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总之,要以国民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疫情期丰富了学校的形态和内涵

中国教育新闻网

 

要增强危机意识,做好战略储备。学校都要有“战备”思想,就如同每栋楼建造的时候就要配备好消防设施一样,用不上最好,但不能没有。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准备稳定可靠的线上教学平台和完整的课程,万一哪天学生无法正常上学,就可以从容地在家继续学习。我们还要从理论到方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真正提高教师的在线教学水平,如何在平时就培养好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这些都是学校教育要做好的战略储备。

加深对教育本质和学校内涵的理解,丰富学校的形态。这次疫情丰富了学校的形态,或者说丰富了我们对学校内涵的理解。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意识到,一个学校最关键的就是要有比较完整的秩序。学校不见得非要有围墙、有教室,也不见得非要以固定的组织形式来进行,但必须有学习任务和学习指导。在学习的组织上,要有序,要讲究教育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做计划、控制节奏、建立秩序,形成学校的“精气神”或学校的灵魂,保证培养人的核心任务不变。学校的形态在疫情中有形式上的变化,如育人的场所、育人的方式,包括在完成育人任务时每个人担当的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教育的核心任务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疫情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长期积累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在线学习资源具有丰富的选择性,我们一定要尊重互联网的这种特性。在未来的教育当中,我们不但要储备在线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学习,还要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驾驭这些资源的能力。我们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放手给学生自己做主的机会,让他们在新的教育形态、新的学习方式下自我适应、自我成长。


寻找指向未来的教育

中教投研


北京师范大学张志勇教授把此次居家学习称为一场重塑未来教育的伟大实验。这一判断的逻辑原点依然在于“人及人的成长”,在于这样一次变革真正意义上让我们开始关注“基于社会的开放性学习课程”“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基于课程的资源整合筛选能力”。这恰恰是传统学校教育容易忽视的。面对已经到来的教育4.0时代,让每一个学习的个体具备在社会真实场景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源的整合筛选能力,是有意义的教育应该指向的核心命题。

其次,指向未来的教育是基于工具革命的教育。日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对全省线上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在前期线上教学方式中采用最多的是纯直播教学,达到51.8%;同时,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基于资源包的学习方式,即由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如阅读资料、微视频、部分相关录课等),学生进行自学。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判断,工具的改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反而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束缚学生学习路径的多样选择,妨碍他们自主建构学习能力的形成呢?我们认为,真正的工具革命不是基于工具性的革命,而是基于工具意义和价值的革命,这才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可以依仗的思想利器。

最后,指向未来的教育是基于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时代的发展将根植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样的机遇之上。因此,基于时代发展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指向未来的教育是坚守“人不被异化”的教育。时代的发展将逐步解放人的手、脚,甚至脑,教育也必将更大程度地回归到人,回归到人的生活,让每一个人有创意地生活、有情感地生活、艺术地生活。

 

后疫情时代促使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  雷朝滋:疫情期间,这次超大规模在线教育,是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长周期、全学科、全方位的实践探索,对未来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后疫情及疫情后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推动新时代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大力推广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发展信息时代的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的教育治理新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职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  黄荣怀教授:在线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高校在在线教育能力建设中,要以流畅、便利、适切的平台资源、数字资源为支撑,展开灵活多样的组织学习方式,形成密切的政企校协同局面。要重新定义大学的形态,改变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整合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缩小学生群体的成就差距,通过新技术变革教学法。要形成以个性化、情景化、数据驱动、新教育生态为基本特征的智能技术变革教育。”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互联网技术为真正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网络教育实践甚至变成用大数据去监视学生打卡学习。”不能认为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在线教育技术就是教育的现代化,不能以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来评价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应是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生态的现代化。

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疫情之后,我们的教育面临一个基本主题,这就是我们需要联接未来教育,要超越应试教育和教育工厂的模式。21世纪进入第三个十年了,我们不能老是陷在应试教育陷阱中,必须利用各种可能的契机去突围和改变。”

北京南山区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根平:疫情之后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重启,而是重构:一是重新发现教育价值。“这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律、自主、理性、团结、勇敢等素质的重要性。培养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这是学校的任务,是教育的使命、也是关乎孩子自己、家庭乃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根本所在。”二是重新构建教育内容。三是重新认识技术的力量。四是重新思考教与学方式。刘根平认为,未来的教师要从“teacher”走向“leader,承担起课程开发者、学习指导者的角色;学生要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建构,组建学习共同体,适应“人机协同”新常态;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将会重构,将可能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自主学习与班级授课制相结合的新型教育生态,学习者中心地位将更加突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