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轻院[2006]1号
关于印发《郑州轻工业学院2006-2010年
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2006-2010年建设与发展规划》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学院五届五次教(工)代会审议通过,现正式形成。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我校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是今后五年我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现将“十一五”规划印发至各单位,请各单位按照规划要求,结合实际,予以认真落实。
二OO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2006~2010年建设和发展规划
“十五”计划执行以来,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抓住发展这一办学兴校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党建思想工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郁,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校风学风、基本建设和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我校“十五”建设和发展计划的目标已经全面实现。“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办学层次的历史机遇期。为推进我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提高我校为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能力,依据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结合我校长期发展积淀的基础和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校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跟踪教育、科技发展趋势,以发展为主题,以教育创新、教育改革为动力,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强学科建设,主动适应国家和河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和现代教育观念的吸收,优化结构,充实内涵,突出特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十一五”期间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2006~2010年我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切实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推进各项改革,使各项事业的发展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把我校建成在省内同类高校位居前列,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达到相当规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明显,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实现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6~2010年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一)办学规模:各类在校生达到22000人,其中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000人,研究生1800人以上。
(二)学科、专业建设: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5-8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左右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左右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做好工程硕士、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工作,逐步开展MBA、艺术学硕士等专业学位授予工作。进一步拓宽培养高级人才的办学空间。
本科专业数增至50个左右,建设15个左右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专业,10个左右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名牌专业,2-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0门左右精品课程。建设一批起点高、信息量大、受益面宽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和有特色、高水平的教材,取得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成果。
(三)队伍建设:专任教师增至1200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8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20%;省级特聘教授13-15人;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创新人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达到150人左右。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优化管理队伍结构和人员素质,使服务于教学、科研以及教职工生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四)科研开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150项以上,完成横向开发和推广项目100项以上;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0%以上;通过省(部)级以上科技鉴定成果100项以上,新增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率达20%以上;争取在国家级科技奖励方面取得突破。
(五)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及应用研究型人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建立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网络化教学辅助系统;加大教学管理改革力度,实现教务教学管理规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推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相长,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性。
重视就业基地建设,拓展新的就业渠道,畅通就业出口,实现较高的就业率。
(六)信息化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参与新一代互联网建设,继续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大教育软件、教学课件等教育资源库的研发力度,建立网络学习与其他学习形式相互沟通的体制。发展远程教育,探索校园网络为社会公众学习知识服务的有效途径。
(七)办学条件:通过各种途径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使土地面积和教学科研用房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图书、网络、实验室、语音教室和多媒体教室达到较高水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亿元。建设好一批公共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数字化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完善全校设备资源共享运行机制,将我校实验室建设成为体制规范、管理科学、手段先进并具有明显特色优势的教学科研基地。
(八)国际交流:加大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力度,拓展文化交流和学术交流的渠道,继续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使我校的国际教育从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多样化等方面都有新的飞跃。创造条件,使留学生达到一定规模。
三、确保学校“十一五”规划完成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队伍的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建设一支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勤政廉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继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平安校园,形成充满时代气息、富有轻院特色的校园精神;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着力加强学科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1、按照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整合学科资源,构筑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重点学科体系。继续实施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着力加强内涵建设。2010年前建设15个左右的校级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至少建成5-8个省级重点学科。
2、根据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的规划,凝练学科方向,按照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合理配置和建设学术梯队。加大培养和引进学术带头人的力度。继续实施校级优秀学术群体的培养工作。2010年前遴选培养20个左右的优秀学术群体,使他们在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加快学位点建设的步伐,以研究生教育促学科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提高现有硕士点;做好新的学位点的申报和建设工作,按照申报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要求,重点建设电机与电器、食品科学、应用化学、材料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五个学科,为申报博士授予权单位奠定良好基础,争取2010年前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并申报成功2-3个博士点。
4、加强学科基地建设和条件建设。购置一批高水准的科研仪器设备,建立和改善相关的实验室条件,加强图书文献和文献数字资源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改善学科学术带头人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在“十一五”期间投入3000万元资金用于学科建设。
5、规范学科建设的管理。对重点学科和优秀学术群体采取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打破终身制,优胜劣汰。强化学科(或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使学科(或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享有相应的领导权和管理权。
(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构筑人才建设立体工程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每年引进和培养博士毕业生30人以上;改善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引进人才,坚持引才引智并举,坚持把人才引进与学科、专业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相结合。
2、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以每年20%的比率增加师资培训专项经费,重点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加快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及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开展“教学名师”的评比工作,培养和选拔一批“教学名师”,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3、稳定教师队伍。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稳步提高教职工待遇;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用好现有人才,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切实为青年教师学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做好服务。加大对成绩突出、贡献大的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加强契约化管理力度,建立更加有效的人才创新机制。
(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时调整电子信息类、机电工程类、经济管理类、化工材料类、食品生物类、艺术设计类等学科的专业结构,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学科优势集中、专业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新增14个左右的本科专业,扩大覆盖面。通过组织本科专业的动态评估和实施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促进特色专业和名牌专业建设,争取有5-10个专业进入全省名牌专业的行列。
2、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梳理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重点,建成一批有代表性的校级以上精品课程,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10门以上优质课程的教育;进一步加强专业课建设,大力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全校性选修课开设新模式,增加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教学环节,逐步实施公共课、基础课的分级教学等措施,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适时修订和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注重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有计划地开展选课选教师活动,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培养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逐步实行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双学位”制培养方案,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校级公共基础、院级专业基础、系级专业实验等校内实验三级平台;改革实验室的管理模式,逐步实行对学生全面开放;鼓励院(系)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验室;积极探索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建立稳定的中长期校外实践、实习基地。
5、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和完善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适时对各院(系)的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坚持校系两级督导制度,进一步落实领导听课制度;全面开展全员评教和网上评教;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建立毕业生质量档案库。
(五)明确科研方向,加强基地建设和科研队伍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推动科技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1、根据学科建设规划和省级、校级重点学科的学术方向,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按照学校重点学科的学术方向,大力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课题的研究。加强对承担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重大项目的投入,发挥校内科研基金和重大项目专项基金的预研、培育作用,逐年提高承担国家级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项目的数量。
2、整合学科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科研条件和研究开发的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对相近或相关学科的科研机构进行合并重组。依托科研和科技服务机构,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争取横向科研项目。重视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利用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鼓励师生到大学科技园创业。鼓励科研人员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逐年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形成和汇聚一批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研学术队伍。发挥校内学术交流基金的使用效益,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发挥博士、硕士专项科研基金的作用,调动博士、硕士科研的积极性。加大扶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力度,促进大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加快科技开发和产学研结合,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4、利用科技管理和科技激励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切实落实和完善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多的自主权利;加强对各类科研机构的管理和考核,对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指导、分层管理,实行主任负责及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形成“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六)加强校园建设和资源管理,拓展办学空间
1、加强校园建设,形成以新区为主体,新老校区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分期建设新校区。按照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园林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总体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大学校园。
2、科学规划新老校区的功能定位。树立经营理念,统筹资源配置,逐步制定办学资源调整、分配、使用的方案,充分发挥好土地、设备、房产等资源的使用效益。
3、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和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打破各部门之间形成的“篱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完善资产管理,建立严格的学校资产调拨、报废审批程序,保证资产物尽其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应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密切关注并及时吸收先进的教育成果,大力开展与国外的人员、学术交流和多边合作。增加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的招生数量,并使留学生达到一定规模。
5、创新办学形式,拓展办学空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不断提出的特殊要求,自觉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群体多方面的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创新办学形式。
(七)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社会资源,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
1、多渠道筹措经费。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获得政府、社会、银行等方面更多的支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
2、树立科学的“举债经营”发展观。增强财务风险意识和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评估、防范机制。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投资项目事前论证制度,增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完善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体制,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调动院(系)创收和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引导院(系)加大自筹资金对教学的投入,形成校、院(系)对教学投入的良性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体制。严格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加强对学校经济事项的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堵塞漏洞。
4、牢固树立勤俭办学的思想,倡导节俭。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教职工应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杜绝奢侈,减少浪费。合理节约地使用资金,精打细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八)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1、加强科学管理,坚持依法治校。更新管理观念,强化管理职能,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适应高校发展规律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尊重高层次人才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培育良好的管理文化和氛围,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依法治校的制度框架和良好环境。
2、完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管理重心下移,院系部实行实体化运作,责权利并重,使其成为充满活力的办学实体,充分调动院系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规范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
3、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聘用办法,规范聘用程序,强化目标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高教职工生活待遇。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分配政策向成绩突出、贡献大的各类优秀人才倾斜。以岗定薪,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对短期聘用的专家实行协议岗位津贴制度。
建立健全奖励制度,重点奖励那些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的优秀教师和学术团队,引导校属各院系部出台奖励政策,提高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4、进一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大后勤社会化程度,引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后勤资源,建立新型的后勤保障体系。
附:“十一五”期间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年度任务分解表1~6
附件 “十一五”期间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年度任务分解表1~6
“十一五”期间学校办学规模(表1)
年 度 | 在校本科生 | 本科招生规模 | 本科毕业规模 | 在校研究生 |
2006 | 15100 | 4200 | 3310 | 350 |
2007 | 15790 | 4400 | 3710 | 550 |
2008 | 16790 | 5000 | 4000 | 800 |
2009 | 18700 | 5500 | 3590 | 1200 |
2010 | 20000 | 5500 | 4200 | 1800人以上 |
“十一五”期间学科发展情况(表2)
年 度 | 博士点 | 硕士点 | 省级重 点学科 | 省级重点 实验室 | 省级工程 研究中心 |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2006 | | 1 | 24 | 4 | 1 | |
2007 | | | | 4 | | |
2008 | | 5 | 37 | 6 | 1-2 | 1-2 |
2009 | | | | 6 | | |
2010 | 2 | 10 | 50 | 6-8 | 2-3 | 2-3 |
“十一五”期间专业、课程建设发展情况(表3)
年 度 | 本科专业 | 名牌专业 | 精品课程 | 省级精品课程 |
2006 | 41 | 建设期 | 8 | 7 |
2007 | 44 | 3 | 16 | 9 |
2008 | 47 | 6 | 28 | 11 |
2009 | 50 | 8 | 40 | 13 |
2010 | 53 | 10 | 60 | 15 |
“十一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表4)
年 度 | 专任 教师数 | 硕士学位教师 所占比例 | 博士学位教师 所占比例 | 特聘 教授 | 优秀中青年 骨干教师 |
2006 | 880 | 50.5% | 8.0% | 6-7 | 55 |
2007 | 970 | 53.3% | 10.0% | 7-9 | 80 |
2008 | 1060 | 57.5% | 13.2% | 9-11 | 105 |
2009 | 1140 | 58.5% | 17.1% | 11-13 | 130 |
2010 | 1200 | 60.6% | 20.0% | 13-15 | 150 |
“十一五”期间科研开发(表5)(本表数据为累计数)
年 度 | 国家级 科研项目 | 省部级 科研项目 | 横向开发 和推广项目 | 省部级科研鉴定成果 | 科研经费(万元) |
2006 | 3 | 30 | 14 | 14 | 603 |
2007 | 7 | 60 | 30 | 30 | 1326 |
2008 | 11 | 90 | 49 | 49 | 2194 |
2009 | 15 | 120 | 72 | 72 | 3236 |
2010 | 20 | 150 | 100 | 100 | 4486 |
“十一五”期间办学条件(表6)
年 度 | 图书馆藏书(万册) |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
2006 | 101.1 | 1.2 |
2007 | 108.2 | 1.35 |
2008 | 115.3 | 1.6 |
2009 | 123.3 | 1.8 |
2010 | 132.0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