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

发布时间:2021-10-26作者:设置

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

《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2019—2022年)》的通知

 

各省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省委各部委,省直机关各单位,省管各企业和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

现将《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河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 共 河 南 省 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91227

 

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基础工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对建设教育强省、助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背景

(一)发展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全省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特别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教育系统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各级党组织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明显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向好。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广大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持续提升。举办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营造了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浓厚氛围。22个高校基层党组织被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党组织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教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8.13%94.62%91.2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计划,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由2013年的26.12%下降到2018年的15%85%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职教攻坚扎实推进,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职业教育总体规模和校均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形成长垣厨师”“林州建工等一批职教品牌。积极促进普通高校分类发展,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6%,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规划,实现了我省高等教育重大突破。

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出台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设立一市四县两校教育改革实验区,承担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一批引领性改革举措取得突破。办学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设立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吸引46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教育。教育领域放管服管办评分离改革深入实施,职称评审权全部下放到高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以绩效为导向的省属本科高校、职业院校财政经费核拨机制不断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教育合作交流持续加强,与教育部等共建高校达到11所,位居全国前列。

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率达到99%,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实现应助尽助,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加大招生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实施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

教育保障水平实现新突破。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加巩固,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各阶段教育生均拨款水平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扩大。

(二)发展环境

从国际国内形势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的深入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教育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更加凸显。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加速向创新型国家迈进,重大科技创新正在引领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

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看,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各项事业取得显著进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加快,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度不断提升,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不断发生变化,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口流动不断加快,教育资源空间布局面临深度调整;人口老龄化加速和生育政策放宽,学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结构不断变化,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就业观念和需求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

从教育发展趋势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更加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成为教育发展趋势。新兴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教育模式、形态、内容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深化,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坚持走以提升质量突出特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共识。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教育治理呈现出多方合作、广泛参与的特征。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面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面对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教育事业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完全确立,素质教育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教育现代化需要,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不足,相关人事政策有待改进,管理体制机制亟需理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存在差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不强,高水平大学不多,教学条件生均水平偏低,高校同质化现象突出,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不够,师范教育吸引力有所减弱,医学教育资源不足、质量不够高,与我省先进制造业对接的工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分类发展的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有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制度尚不健全,教育支撑引领创新发展和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大局的能力亟待提升;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投入教育的机制还不健全,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仍需提高。

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是全省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必须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高远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战略举措推动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支撑我省现代化建设,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足省情,优先发展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和治理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理念

注重以德为先。把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水平,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提高身心健康发展水平。

注重面向人人。坚持有教无类,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权利,努力提供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使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注重终身学习。将学有所教与终身受益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努力为每个人在人生不同时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开放优质的学习资源、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绿色友好的学习环境,让学习成为一种生存需要和生活方式。

注重融合发展。推动教育向社会开放、向产业开放,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军民融合,推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确保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坚持中国特色。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充分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道路。

坚持优先发展。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在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超前规划、优先发展教育。

坚持改革创新。将改革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着力推动教育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坚持依法治教。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加强教育法规体系建设,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大力推行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坚持统筹推进。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坚持以我为主,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

(四)战略目标

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和人才强省,成为中西部地区教育领先省份,进入全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上游行列。

1.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使适龄幼儿通过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快乐成长。

2.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及完成水平和学生学业质量达到国家要求。

3.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与完成水平达到国家要求,城乡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多路径发展需求,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4.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形成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5.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建成类别清晰、结构合理、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和高端智库,产生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和文化创新成果。

6.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统筹财政教育支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建立更加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儿童少年助学政策体系,让残疾学生接受适合自身特点、有利自身发展、有质量的教育。

7.形成共建共享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全省教育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有效,社会参与教育决策的机制更加完善,政府依法行政、引领教育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施政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共同推进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8.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沟通衔接,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终身教育体系。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预期指标

单位:%

指标

2017

2018

2020

2022

2035

河南

全国

河南

全国

河南

全国

河南

全国

河南

全国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86.5

79.6

88.1

82

90

85

91

95

95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4.3

93.8

94.6

94.2

96

95

96

97

97

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县

(市、区)的比例

64.6

(基本

均衡)

81

(基本

均衡)

84.8

(基本

均衡)

95

(基本

均衡)

95

(基本

均衡)

100

(基本

均衡)

95

(优质

均衡)

95

(优质均衡)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0.6

88.3

91.2

89.2

92

90

92

97

97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1.8

45.7

45.6

48.7

50

50

52

65

65

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

77.4

69.3

77.9

79

75

82

95

95

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59.3

66.1

62.7

65

75

70

95

95

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中及高等教育比例

85

88

87

90

93

95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5

10.5

10.6

10.8

10.8

10.8

12

12

 

三、战略任务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

1.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坚持以学习为先导,努力提升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能力。推动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教师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培训为抓手,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专题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分类分级原则,办好教育相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培训班、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等,建立多层次学习培训体系,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准确把握。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推进教育现代化紧密结合,与解决全省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用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对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入分析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提高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治教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为教育现代化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2.持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习近平教育重要论述研究等一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重大研究课题,加快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科建设。支持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一级学科中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方向和研究生培养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建设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的专家队伍,在相关高校学科领域设立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省特聘教授岗位,培养集聚一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端学术带头人。

重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果的传播。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开展高校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专家学者宣讲、大学生骨干宣讲等活动,向社会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不断深入人心。

3.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坚持从源头抓起,中小学统一使用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国家统编教材,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中小学教育。积极推动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修课和主题团课党课。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校、不同学习者特点,打造一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课堂,推出一批精品网络公开课,扩大受众覆盖面。

统筹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丰富中小学教学形式,依靠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强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省内专家学者参与国家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

在高校建设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大学生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公共选修课。优化课程设置,强化课程育人功能,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质量标准,抓住教育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努力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以及时代需要的人才。

1.大力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强化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水平。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人才培养体系。

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改革开放史等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促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国情、省情教育,充分发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大别山精神等红色资源优势,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道德品质。加强品德修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坚持不懈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培养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保持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增强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智育水平,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激励学生做终身学习者。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创能力。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文化承载功能,强化学校语言文字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发展艺术教育,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宪法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

优化育人网络系统,丰富和完善教育载体。突出齐抓共管,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紧密衔接的完整育人链条,营造立体的教育生态。加强全员育人责任体系构建,明确不同群体的育人责任和育人路径。强化课堂教学主阵地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注重第二课堂建设,拓宽育人渠道。加强育人环境管理,充分发挥优良育人环境的熏陶作用。

2.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标准建设

衔接国家相关标准,制定覆盖全学段、符合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特点的教育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完善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标准,不断优化幼儿园工作规程,科学保教,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进一步明确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儿童发展要求和幼儿园实施要求。制定完善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营造独立思考、互动交流、激励创新的教学环境。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行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制定紧跟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突出特色分类发展,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制定完善人才培养资源要素标准。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以师资配备、生均拨款、教学设施设备配备等资源要素为核心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办学条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修订办学条件标准。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创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3.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

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科学技术进展,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建设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门类齐全、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生发展加强核心素养培养,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合理设置基本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机衔接的原则,合理设计各学段、各学科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促进各学段教学内容纵向衔接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横向配合。促进学科间融合,探索开发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主题学习课程。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加大微课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讲座式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开发力度,推进课程多样化。推动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动高校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更新教学大纲,适时修订专业教材,构建更为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流专业点,引领支撑高水平本科教育。进一步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鼓励行业部门、第三方机构以及高校联盟探索制定专业、课程认证标准。切实发挥教材育人功能,用好国家统编教材。加强教材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材编审队伍。

4.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促进学生主动把学习、观察、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保障激励机制,落实社会企事业单位育人责任。探索建立发现与培养具有特殊才能和潜质学生的机制,实施特需课程和弹性化教学,为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在职业院校全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应当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积极推行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较为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全面推行科教融合、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实施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深化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改进培养方式,更加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和培养过程优化,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健全社会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运动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设施建设力度,免费向学生开放。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校内外结合的科技教育活动,鼓励中小学校与科技馆、高校、科研机构等协同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

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丰富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服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委员会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注重家风建设,推进家庭学校共同育人。积极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范有序的校外教育。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构建学校和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协同育人格局。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促进全社会担负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5.完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

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按照促进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有机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使考试招生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带动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完善初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严格规范培训行为,坚决纠正以分数为唯一指标的考核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断优化自主招生工作机制,强化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要求,严格录取标准。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深化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多元化招生选拔机制,推进分类考试,建立健全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招生选拔机制。

完善学校内部质量控制机制。推动学校以持续提高质量为目标,针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践、考试评价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制定指导性规范,建立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监控体系,推动学校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提高办学质量。建立学校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建立学术诚信机制,规范学术评价,遏制科研浮躁风气,打击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腐败,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更加完善的高等教育考试管理、学位论文抽检和学位授予制度,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和学位声誉。

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体系。坚持分类评估、动态监测原则,开展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跟踪监测。建立质量监测结果反馈改进机制,加强监测信息公开和结果反馈,健全质量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逐步健全监测结果与资源投入挂钩机制,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引导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组织与机构。重视评价结果运用,构建评价激励和导向机制,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办学,形成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新格局。

(三)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

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要重点关注农村地区,不断完善发展机制,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全面扩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

1.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

以农村为重点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政策保障体系,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健全学前教育发展机制。强化省、市级政府的统筹责任,落实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作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创新学前教育教师、保育员培养和补充机制,按标准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求。

努力让所有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根据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重点关注乡村幼儿园的布局和建设。健全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制度,满足城镇幼儿入园需求。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弱势群体儿童享受学前教育服务。完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

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县级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统筹管理。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健全并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基本规范,完善保教质量评估指导体系和教研指导网络,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建立完善的农村薄弱幼儿园帮扶指导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水平。

2.提升义务教育巩固水平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的原则,强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全面深入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有效保证学位供给。严格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学校制度,加强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保障学生就近接受优质教育,防止学生因就学不便而失学。

构建更加严密的控辍保学制度。坚持依法控辍,提高质量控辍,落实扶贫控辍,强化保障控辍。把农村、偏远、贫困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等地区作为重点监测地区,把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段,把流动、留守、残疾、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少年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作为重点监测群体,加强学生失学辍学情况监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关爱与精准帮扶责任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防止学生因经济困难、身体残疾、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辍学。健全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体系,落实政府、学校和监护人责任,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受教育权益。建立学习困难学生个性化帮扶机制,确保学生不因学习困难而辍学。

完善控辍保学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作为对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学籍系统和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比对核查机制,及时发现未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建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数据库,采用多种形式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防止空挂学籍或中途辍学。

3.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

形成高中阶段多样化办学格局。推动城乡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普及与完成水平达到国家要求。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互通机制,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增强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知识和能力储备。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扩大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

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地区普及攻坚的支持力度,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学生就学需求。统筹考虑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需求,拓宽高中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保障公办普通高中稳定健康发展。建立高中阶段教育学生辍学监测机制。探索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初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和从业人员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中等职业教育、各类形式的成人高中教育、半工半读教育等完成高中阶段教育。

整体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实施。通过示范引领,有效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建立课程实施监测制度,健全课程建设和管理反馈机制。开展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评估。改进学校教学组织管理,规范学校教学组织行为。主动适应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建立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开好生涯教育课程,实现生涯教育全覆盖。支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索,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导师制等教学制度改革。

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快省级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平台建设,切实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和内容,加强多元、多方位、多环节监督,确保评价内容公开、程序透明、结果可信。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养。

(四)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建立基于学生自身发展、价值增值的教育公平推进和保障机制,激发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努力让全省人民享有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

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落实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标准化配备和定期更新机制。健全年度督导评估机制,推进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普遍达标。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根据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产业布局、人口变化与流动等因素,科学编制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推动乡村学校建设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学校布局建设、师资配置、经费保障、督导评估等机制。建立健全城乡对口帮扶机制,合理确定并逐年提高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补助和农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标准,改善支教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保障支教教师合法权益。开展年度城镇教师支教督导问效评估,实施城镇教师支教定期报告和年度检查通报制度,确保支教实效。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县际间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

完善按城镇化总体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学校布局规划、建设学校的制度,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根据就近入学原则,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健全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完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高考政策和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加快流入地学校建设,积极稳妥解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增市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程序,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将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统一管理、统一编班、统一教学、统一安排活动,确保入学待遇同城化。定期开展随迁子女教育发展水平监测评估。

3.实现困难群体帮扶精准化

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改进资助方式,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把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全学段、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开发全省智能化精准帮扶信息平台,鼓励学校建设智能化精准帮扶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助工作精准度和工作效率。完善资助宣传、监管和资助育人长效工作机制,规范学生资助管理。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建强专职队伍,定期开展资助工作人员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计划,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加快三山一滩等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补齐教育短板,加大教育投入和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整体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对困难群体进行精准帮扶,重点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深入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逐步提高学校食堂供餐比例和学生膳食标准。

4.办好特殊教育

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实施差别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计划,为每个残疾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优先让残疾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对中重度和多重残疾学生通过就读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个性化帮扶等方式实施教育,努力使每个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通过教育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医教结合,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专业人员的配备和合作,提高残疾学生评估鉴定、入学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探索建立适合残疾幼儿康复和身心发展的学前教育模式。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提高残疾青少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励高校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并给予专项教育经费支持。支持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发挥融合教育资源中心、残疾人终身学习中心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服务。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监测和督导制度,落实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确保每个残疾人都能够接受公平教育,获得自我发展能力。开展贫困地区残疾学生免费接受高等教育试点并逐步向全省推广。

(五)构建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

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要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充分整合省内各种资源,建立各级各类教育互联互通的终身教育服务网络,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人才资源优势。

1.完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强化职业学校和高校的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职工继续教育。面向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转岗人员、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城乡待业人员、残疾人、农村实用人才等社会群体,提供多样化教育与培训服务。积极构建省级开放大学、市级社区大学、县级社区学院、乡镇(街道)社区学校、村(社区)居民学习点五级教育培训网络。完善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的系统推进机制与区域协调机制,促进各组织间的衔接、沟通与融合,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2.优化终身学习资源配置

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引导高校、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培育多元办学主体,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鼓励各地加强社区教育机构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的设施统筹、资源共享和服务联动。通过财政支持、社会资助等多种形式,扩大社区教育资源和学习场所,强化社区教育的普惠性,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创新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构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融合机制。在全省范围内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消除语言交流障碍。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创新老年教育的体制机制,创建一批市级老年大学、县级老年学院和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展面向三农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建立终身学习制度环境

完善招生入学、弹性学习及继续教育制度,使学习者都有机会通过直接入学、先就业再升学、边就业边学习等多种方式成长成才。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的转学转专业机制,允许学生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前提下灵活转换专业。建立学分银行,落实国家关于各类终身学习成果的学分认定标准、积累办法和转换途径的相关规定,为学习者提供能够记录、储存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户。深化高中后教育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学习者自主选课制度改革。推动各类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鼓励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程、职业课程,探索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加强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衔接,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普教融通。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各地出台终身学习激励政策。探索开展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全面学习需求与能力检测。制定和完善终身教育法规,切实保障公民终身学习权利。明确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地位、目标、责任及相互关系。完善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等办学机构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逐步将在职人员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纳入教育事业统计范围。建立健全终身学习的目标责任机制、部门协调机制、评估机制、总结通报机制和理论研究机制等,强化经费保障、场所保障及人员保障。

(六)强化一流人才培养和支撑创新发展能力

一流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能力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要面向富民强省需求,特别是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优化教育体系和学校布局结构,努力提升高校一流人才培养与服务创新发展水平。

1.分类建设一批一流高校

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瞄准世界一流,强化政策、资源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高级专门人才。把郑州大学建成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创新基地。河南大学生物学主要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学科水平,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一流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形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基础。支持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争取若干所大学具备国内一流大学竞争力,更多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分类推动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完善高校分类设置、评价、指导、评估、拨款制度,引导高校科学定位,在不同层次、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升特色骨干大学办学水平,着力建设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的大学,在行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取得突破。加强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应用能力建设,打造一批产业贡献力大、创新应用能力高、结构带动力强的应用技术类型高校。重点建设若干所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带动形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格局。鼓励支持高水平、有特色的民办高校培育优质学科、专业、课程和师资,整体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发展一批品牌化、连锁化和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若干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职业院校要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支撑乡村振兴。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形成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参与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3.构建适应区域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教育布局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新机制。围绕国家在我省实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眼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汇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区域性院校集群建设,提高教育对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加大与我省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国家战略紧密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构建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专业群。优先布局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迫切需要的高校与职业学校,重点发展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应用型高校和小规模特色学院。对标国家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目标,根据我省人口与教育发展现状,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增量供给。坚持新增资源向新的城镇化地区、产业集聚区、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大力支持城市与大学开展共建工作,形成以城育校、以校兴城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4.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综合运用招生计划、就业反馈、人才需求预警等方式,引导高校和职业学校及时调整与发展需求不适应的学科专业。适应我省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国内国际人才竞争的变化趋势,逐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比重,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我省教育系统产出人才的成长性和竞争力。扩大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招生规模,每万名人口中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人数力争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促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在关键领域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与科研项目和经费挂钩的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机制。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军地合力培养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急需的各类人才。

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基地和综合服务功能体系建设。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制度,继续开展高校毕业生离校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持续做好全省经济发展对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预测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5.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

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资源聚集能力。突出高精尖导向,依托高校重大科研项目,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和中国郑州航空港引智试验区等平台建设,着力发现、培养和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各种类型的创新型人才(团队)。结合国家支持重点和我省区域特点,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建成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加强学科交叉,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建立各类创新平台向人才培养开放的长效机制,完善产教、科教、企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培养链有机衔接。

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定不移地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聚焦创新理论、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目标任务,建设高水平科研队伍,立足我省文化优势,开展联合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标志性学术成果。加快发展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重视发展甲骨文等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构建具有中原风格的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加强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智库。

健全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体制。加大投入,建立高校科研稳定支持机制,积极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现代大学科研组织机制,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完善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提升评价和考核的科学性。推动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专门队伍,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登记、收益分配制度和服务保障体系。强化高校科技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产业创业园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为师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与服务。

(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兴豫必先兴教、兴教必先强师。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完善教师发展和管理机制,吸引和汇聚优秀人才从教,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更好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把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和管理工作,形成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教师凝聚在党的周围,更好担当起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着眼各层次教师群体特点,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新阵地,利用新载体,强化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世情、国情、省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师德建设机制。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教师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坚持严格制度规定和日常教育督导相结合。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逐步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构建师德状况定期调研和评议制度,完善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和重大问题报告、惩处机制。提炼和宣扬优秀教师为学为师的大爱师魂,塑造教师良好社会形象,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2.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振兴新时代教师教育。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努力培育建设若干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师范教育基地。以国家级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卓越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等为抓手,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强化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有机衔接。鼓励引导师范院校设立德育相关专业。建立初中毕业起点、贯通培养的学前教育教师和小学教师培养体系。完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教育体系。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教学,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高新教师教书育人实际能力。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进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不断加强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建设。建立培训机构开放竞争、参训教师自主选择的教师培训机制,积极引进更多优质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学分银行,使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健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机制,使专业教师普遍成为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完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研制度,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激励机制,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自主发展。

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积极落实学校内部推选、外部选派、公开选拔(聘)、择优上岗相结合的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明确校长职责,根据任期目标进行任期制管理与考核评价,定期对校长办学绩效进行评估,逐步完善优胜劣汰机制。以乡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为重点,构建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培训体系,增强校长培训的针对性,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鼓励校长和教师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教学特色与风格,营造豫派教育名家脱颖而出的环境。

加快培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师。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推动教师积极转变角色定位,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创新教师教育课程与培养机制,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推动教师培训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新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3.优化教师管理机制

创新教职工编制管理。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型城镇化、人口政策变化及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保障教育发展需要。创新编制管理,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人员紧缺学校倾斜,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乡村小规模学校编制。实行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编制。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补足配优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及特殊教育教师。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探索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加快推进员额制改革。

完善教师准入、评价与退出机制。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逐步将研修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逐步提升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标准。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对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进行双重考察。制定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对中小学教师的考评要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对双师型”“一体化教师要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对高校教师的考评要凸显能力贡献导向。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深入实施中原百人计划、中原千人计划、省特聘教授等重大人才项目,着力培养和引进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完善外籍教师和海外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制度,大力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优秀人才。

优化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机制。适当提高中小学(幼儿园)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各级各类教师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建立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职称评审要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向一线教师和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倾斜。深化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职称制度改革,由高校自主制定评价标准、自主组织评审、自主考核聘任,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正高级职称。学校可根据政策规定自主设岗和动态调岗,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有效衔接。加强中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聘后管理,完善职称评聘退出机制。推行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长聘相结合。

4.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等条件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工作量和工作绩效。鼓励和规范高校、职业院校教师通过技术创新、科技开发、成果转让和决策咨询等方式服务社会,获取合理报酬,增加合法收入。积极完善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

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加大教师表彰奖励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各类表彰奖励要向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倾斜。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建立专项基金,对长期在农村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专门奖励。开展尊师活动,弘扬重教风尚,不断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幸福感与获得感。

(八)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将通过推动教育环境与资源生态、教学结构与组织形式、教育管理与服务业态等方面的系统变革,带动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创新发展。

1.促进教育教学环境智能化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多媒体终端配备。推进数字校园、图书馆、实验(实训)室等学习场所的智能化升级与改造,引导开发智慧数字教育软件与资源,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教育教学环境。分步建设综合运用物联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智慧型教学、教研与管理综合服务平台,为实施智慧教育奠定基础。汇聚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学校资源(信息化)中心、社会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企业等优势力量,构建面向全省的大规模智慧型教与学平台,推动实现教育教学环境、管理与评价等全过程智能化。

2.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的新形态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层次融合和新型教学方式应用。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及创新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在跨界学习、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教育等领域中应用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建立适用于不同学科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专题案例资源库,推动一线教师有效应用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构建具有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等特征的新型学习形态。不断深化技术在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网络研修中的融合应用,发挥试点院校、示范共同体等优秀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

3.完善信息化时代的数字标准体系

针对不同时期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教育部门要协同学校、行业、企业,对标国家信息化标准,修订我省教育信息化标准与规范。完善数字校园建设与评估标准,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合理规划建设教与学环境。制定数字教育资源的技术与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软件、教育游戏、在线开放课程等数字教与学资源的审查与准入标准,确保数字教育资源健康发展。完善信息化时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及评估模型,推动师生信息素养从技术应用向信息思维和能力素质拓展。探索建立青少年数字学习产品专有评价与底线审查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与行业组织作用,加强对各种网络学习系统及学习资源的质量监管,构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4.创新互联网+教育平台服务业态

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数字公共资源与信息管理服务平台。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在线优质教育平台,精准推送定制化教育服务。健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公共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完善资源利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新型教育服务监管制度,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激发教育服务业态创新活力。建设具有河南特色的数字公共教育资源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共享。不断更新数字公共教育资源内容、丰富数字公共教育资源类型、优化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与功能,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优势,综合提升数字公共教育资源与服务质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教育综合管理与治理流程,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系统,推进教育综合管理与监测精准化和高效化。通过教育大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活动与教学行为等常态数据的伴随式精准采集、智能化有效分析、即时性督导评价,为政府、学校提供基于全数据的内外部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

(九)构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教育对外开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我省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要服务对外开放全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丰富开放内涵,持续提高开放水平和国内国际影响力。

1.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促进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完善学校、师生与国外双向交流合作机制,鼓励更多学校与海外优质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提高师生对外交流能力。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选用国际高水平理工类专业课程、教材。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培养一批非通用语种、涉外法律等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人才。加强与世界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交流。加强国际科研协同创新,多渠道吸引国外优秀教师、科研人员来豫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共同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打造中西部教育对外开放高地。

培养急需的国际化人才。坚持高端引领,完善体制机制,创新路径模式,吸引世界高水平大学来豫办学,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形成一批国际化优质教育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统筹规划,优化管理服务,扩大选派规模,拓宽选派渠道,提高选派质量,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做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和自费出国留学工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健全留学生归国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加强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和成果转化,吸引更多优秀留学生来豫工作。

2.提升我省教育国际影响力

打造留学河南品牌。持续实施留学河南计划,健全奖学金体系,改进资助方式和选拔办法,优化留学生就读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历生比重,建立完善来豫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留学质量,培养杰出来华留学人才。构建来豫留学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留学生勤工助学和优秀毕业生在豫工作制度,做好留学生校友工作,鼓励并支持来豫留学毕业生成立海外校友会。

开发国际一流教育资源。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引进、借鉴、吸收、融合、创新,形成具有河南特色、国际竞争优势的课程、教材、专业、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工具等,并对外推介。支持高校、职业学校与企业共同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在海外建设鲁班工坊等办学机构,参与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建设,积极探索境外办学模式,共建一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基地,打造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办学品牌,树立我省教育形象,提升我省教育知名度、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3.扩大与深化中外人文交流

完善中外人文交流布局。发挥我省区位、历史、资源等优势,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拓展领域途径,丰富内容形式,努力构建各层次、各领域对外开放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中外人文交流新格局。积极参与国家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和项目合作,引导和鼓励学生、教师参与各领域的中外人文交流,积极开展国际教育援助,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密切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关系,创新与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方式,推进与国际组织及专业机构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组织及其二级机构、区域中心落户我省。支持优秀青年师生参加国际志愿服务和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向国际组织推荐实习生,鼓励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在国际舞台发出河南声音,讲好河南故事,展示河南形象。

办好孔子学院(课堂)。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布局,拓展办学功能,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传播形式,促进孔子学院(课堂)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武术、中医药、汉字文化、农业、粮食研究等特色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汉语+”项目。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开发独具中原文化内核的教材和多媒体汉语国际推广资源,尝试中原故事世界演绎、河南元素国际表达,扩大中原文化全球影响力。

(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强化教育治理顶层设计,明确总体思路,把握关键环节,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提升监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建立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新机制,实现教育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

1.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

构建完善的教育法规、规章和制度保障体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和推动教育法规、规章建设,提高针对性、及时性、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协调衔接,构建覆盖重要教育领域和环节、系统科学的教育法规制度体系。健全学校办学的法规支持体系,完善师生权益保护及纠纷处理制度,畅通师生权利的救济渠道,建立健全复议、诉讼、仲裁、调解等教育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健全教育法律实施和监管机制。依法明确政府管理教育的权责范围,规范教育行政程序,推动教育行政权力合法有效行使。完善教育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教育决策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健全教育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机制,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依法查处扰乱教育秩序、侵害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权益等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司法机关对教育的司法监督,完善政府层级监督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对教育执法的监督作用。

2.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建立健全教育行政管理清单制度,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保障教育有序健康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专业化、标准化、便捷化。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信用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行政执法、督导、巡视、第三方评估等举措,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督导制度,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依法保障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建设专业化督学队伍,加强督导结果公开和使用,提高教育督导权威性和实效性。

推进政府科学决策。完善教育政策性文件制定程序,实行重大教育决策和政府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咨询、听证、公示制度,完善教育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科学性。加强教育政策研究,健全教育战略咨询机制,加强对重大教育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及政策储备。

3.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继续加强高校章程建设,创新章程实施保障机制,切实发挥章程在学校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坚持和完善公办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完善中小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探索完善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保障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推进民办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鼓励民办学校按照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组织属性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民办学校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依法保障校长行使管理权,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民办学校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会计制度,鼓励设立基金会依法举办民办学校,规范民办学校融资途径,保证学校办学安全。

4.完善社会参与教育治理机制

完善社会参与教育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开放的决策制度,拓展公众参与教育决策的广度和深度,健全社会参与教育评价与监管机制。开展教育舆情常态化监测,将公众热点问题及时纳入教育决策议程。培育社会性教育评估机构,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机构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提高教育评估专业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构建政府、用人单位、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育评估新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行业组织参与教育教学标准制定、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评价工作。

建立社会参与学校管理机制。鼓励学校开放办学,努力形成家长、社区、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格局。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社区建立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创新职业学校、高校与社会合作方式,在决策咨询、教学科研、安全管理、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更多引入社会资源,不断拓展社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切实构建党对教育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领导格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工作,统筹解决全省教育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跨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多部门着力、各方面配合、全方位推动的工作局面,有序推进教育现代化。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及时研究教育现代化相关工作,解决重大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创造性推进教育现代化。

2.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的分类指导,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创新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推动党的组织从有形覆盖有效覆盖,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组织引领,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干预教育教学活动。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统战工作。以基层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建设,坚持不懈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

3.深化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和党员干部遵规守纪的底线意识。深化巡视工作,把教育系统遵守政治纪律、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重大决策部署作为监督重点。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加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推进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和腐败案件,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

(二)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

1.推进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增加教育投入,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努力实现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只增不减,力争到2035年,各阶段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在全国位次明显提升。合理划分教育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全面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教育事业发展保障机制,优化支出责任分担方式,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加大财政教育投入。

2.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

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培养成本、学生资助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非义务教育学校学费标准。全面建立并落实各阶段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建立健全财政拨款标准、收费标准、资助标准三位一体联动调整机制。综合运用各类政策手段,改善环境、优化服务,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土地、金融、人才等优惠政策,鼓励出资、捐资办学,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监督和管理,依法落实民办学校举办者筹措办学经费的法律责任,健全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基金会作用,吸引社会捐赠。

3.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加大教育经费统筹力度,优化经费使用方向,推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重心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转移,从硬件设施建设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等转移,形成与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经费使用结构。以监审、监控、监督为着力点,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努力建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优化绩效目标设置,细化绩效管理办法,加强动态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完善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和财政教育经费预决算公开制度,强化信息化管理,保证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加大教育现代化推进力度

1.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教育现代化常态考核机制,按照依法依规、客观公正、注重实效原则,加强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常态监测。创新教育现代化考核内容,健全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方式,考核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2.强力推动政策落实

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将教育现代化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强化战略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改革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协同规划与协同实施。根据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滚动编制阶段性实施方案,研究出台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破解关键问题,补齐突出短板,确保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政策落到实处。

3.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社会机构、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区、家庭和社会公众多形式、多途径参与和支持教育现代化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报道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着力引导全社会理性看待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返回原图
/